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

| 泳潼

教师是一种理想,承载千百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对教育的渴望。 教师是一种力量,积蓄着一代代华夏儿女追逐理想实现价值的拼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精选5篇),以供大家参考!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篇1

戴着眼镜的安文军总是带着笑容,可说起话来语调铿锵,他对记者说:“我读书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给我这个山里娃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品格和勇气。”

安文军决心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当一名好老师。1993年,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安文军,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

那年8月,祁丰学校成了安文军教育生涯的第一个“根据地”。祁连山下,几排低矮的土坯瓦房在寒风中伫立,教室里光线昏暗,火光微弱的煤炉旁坐着几名搓着手、哈着气的学生……安文军永远记得第一次来到祁丰学校的情景。

“夏天,火一样的太阳从千疮百孔的窗户射进来,射在讲台那片区域。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得人如坐冰窖。”安文军说,即使条件再艰苦,只要看着眼神里充满纯真和渴望的牧区孩子,他便舍不得离开。

班里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这更让安文军很心酸,他暗下决心:“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把山里娃教好,才是真本事。”

1996年,他所执教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班会考平均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5年,辗转两所乡村学校的安文军来到了明花学校。

乡村学校时常断电。到了晚上,安文军有时只能点蜡烛备课、改作业。乡村学校缺教师,他一个人包揽了多门课程;一边照顾生病卧床的母亲,一边教学……即便再辛苦,安文军也总是笑盈盈地面对。

那段时间,每个学生家长都认识了安文军──这个瘦弱的老师在假期去遍了每个学生的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安文军记得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果有学生不来上课,他比家长还着急。乡亲们也从安文军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简明科学的书籍分类,精准定位的摆放位置,整齐划一的标签高度,在明花乡的牧童之家里,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严谨准确到让人惊叹。小小的牧童之家,在管理员黄艳宁的精心打理下,井井有条、充满生机。今年19岁的黄艳宁,出生于肃南县明花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因早产导致脑功能发育不全,并引起肢体残疾。

因为不便去学校,从黄艳宁上小学开始,安文军带领的明花学校送教团队每周都会准时来到黄艳宁家送教上门。下课了,黄艳宁会着急地询问下次送教的时间,等着安老师下次来上课。

2018年,经过安文军的积极协调及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黄艳宁被聘请为牧童之家的图书管理员,她每天都会准时去书屋学习、管理图书。每天黄艳宁都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收知识带给她的营养和快乐。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安文军对黄艳宁如此,对其他学生亦然。安文军主动担负起周末照护十几个住校生的饮食起居。孩子们生病了,他就第一时间带去看病就医;孩子们缺乏文具和生活用品,他主动帮他们去买;寒暑假放假那天,看着孩子们坐上回家的班车,安文军才能放心……

安文军非常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他将教学生活中的点滴都记录到小本子上,闲暇时与同事讨论,撰写教学随笔,进行自我反思。他订购教育教学书籍,潜心学习,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在培训中得到专家、名师的指点,助推自己的专业发展。

安文军语言幽默风趣,讲课犹如讲故事,学生总能被轻松代入课文无法“自拔”,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得又快又好,效率极高。现已在明花乡政府工作的学生郭冬芝回忆说:“听安老师讲课是享受,做安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乐趣,跟安老师聊天更是一种快乐。”

从教30年,安文军所教学生超过3000人。他们奔赴各行各业,遍布天南地北。“教书育人,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事实证明,知识能改变命运。我的学生做到了,我也做到了。”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回望从教的30年,安文军感慨万千。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篇2

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入选。

杨士莪院士扎根水声学科教育72年,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他带领团队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把水声学作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带领学生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

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202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宣传表彰的力度。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篇3

五年多的教学生涯,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马丹都带过,不管身处校园何处,她都能听到孩子们喊“格拉”,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正是这群可爱的孩子,让她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再苦再累,缺氧不能缺精神。”马丹说,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对学习的渴望,她就有了继续坚持下来的勇气。

次仁旺堆,是一位能歌善舞的阳光男孩,经常和马丹聊起自己家乡的放羊生活。2018年4月,马丹应次仁旺堆的邀请,来到他家里做客,并体验放羊。孩子们纯真笑脸的背后,是艰苦的生活。这次家访让马丹深感触动,她想尽自己所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得知部分学生有困难时,马丹主动捐出自己的工资帮助6名困难学生。多吉罗布、罗亚卓嘎两名学生在她的资助和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排名从年级一百多爬升到年级前十。

除此之外,马丹还义务帮助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辅导艺考。尼玛拉姆是一名孤儿,在马丹的细心教育下,她在西藏自治区2019年艺术高考中以高分通过考试。在学生眼中,马丹既是老师又是“妈妈”,是像超人一样的存在。

但是马丹自己知道,她的身体远没在学生面前表现得那么“强”,因高原缺氧,流鼻血、胸闷气短、心悸难受、夜间失眠等症状时常发生。

2018年3月,因为高原缺氧和过度劳累,马丹晕倒在宿舍里,家人把她接回武汉休养,可是没过没多久,她又主动申请归队。而那一年,也是她儿子备战高考的关键之年。“家人一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这些年我亏欠他们太多。但只要想到2000多公里外,还有一群学生在等着我,我就必须要回到我的工作岗位上去。”马丹含泪说道。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坚守。这或许是对马丹最完美的诠释。

“来藏教书育人,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我想当好民族团结的使者,把援藏的事情继续坚持下去,让更多的藏族农牧民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马丹心怀梦想,无比坚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篇4

“如果你不小心与清华北大擦肩而过,那么不要迷茫和失望,这里将是你梦想起航的地方。”李粉霞经常用这段话来激励刚刚入学的新生,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同时也是给自己肩上压担子,她心里知道,既然承诺了学生,就必须让学生在这里找到梦想和希望,那就是以技立身。于是,李粉霞带领团队对现有生源质量进行充分分析,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传、帮、带、练”“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传”就是社团传,充分发挥专业社团作用。一个良好的学风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新老学生一届带一届流传下来的,数控团队更是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传承。团队成立专业社团,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加入社团进行学习,为社团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定期组织授课。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全部面向学生开放,形成了一种老带新的良好学习氛围,并使学生提早了解专业知识。

“帮”就是导师帮,精准实施培优工程。在一年级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团队会根据学生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进行选拔,利用暑期,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强化培优,提前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带”就是师傅带,实践岗位提升技能。培优结束,团队会挑选优秀教师,师徒结队,一个教师带领一个小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帮带训练,并实行考核淘汰机制,为参加技能大赛等培养优秀选手。

“练”即大赛练,竞赛场上尽显风采。优秀选手经过分级培养,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第三年经过严格的备赛训练,从技能和个人心理素质上进行轮番训练,成为参加各级各类大赛的种子选手。

技能大赛成就职业梦想。从2004年起,李粉霞带着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全国个人前10名20人;毕业生中获全国技术能手27人,全国冠军1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人,10余人受到央视《焦点访谈》《中国大能手》等栏目报道。曹彦生、曹彦文两兄弟毕业后师承中国航天二院283厂马景来,矢志不渝,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青春,焦点访谈《师徒》栏目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冀晓渊,“中国大能手”亚军,央视二套报道了他的事迹;王伟、王慧两兄弟双双被四川工程物理研究所录用......

优秀的人才吸引了以中国航天一院、二院、三院、五院,中国工程核物理研究院等央企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实践教学就业基地的加入,巩固了与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清华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淮海集团、平阳重工等为代表的一批省内就业基地的合作;深化了与苏州勤美达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众捷零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省外就业基地的合作关系。

“一生择一事成一事”是李粉霞的信念,职教耕耘者是她无悔的追求。说起这些优秀的学生,她掩不住心里那股“高兴”劲儿,浑身充满了自豪。

成绩属于过去,不进则退,无功为过。未来,李粉霞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根职教!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篇5

驻守三尺讲台,浸润学子心田,源于康绍忠对教育事业的爱。他严于律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比起教授学生知识,他更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他以严谨再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风,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稿件都会逐字逐句耐心修改。学生时常感叹,“康老师改我们的一篇论文要比他自己写一篇更费神”。他悉心指导,因材施教,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品质都得以充分展现。

多年来,康绍忠一直值守在教学一线。为增强课程育人实效,激发同学们对水利类专业的兴趣,他积极参与本科教学改革,倾心打造出本科核心素质课《中国水问题与科学应对》,带领包括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国家奖获得者等在内的名师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反复论证,精雕细琢。他目前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水利181班班主任,多次带领班级组织各类交流活动,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在生活上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循循善诱,深受同学们的拥戴。

他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引导与鼓励。“我印象最深的,是康绍忠院士一直强调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有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心系农民的担当和志向。这样的‘三农情怀’深深吸引和鼓舞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立志像他一样为西北农村和农民做作出实际贡献,为山林水田湖草的系统治理,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康绍忠,这位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不断浇灌出绿色希望的农业水土工程学家,一路走来,感恩土地,感念农民,感激国家。他将引领着我国农业水土工程界的青年工作者,在科技强农强国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不断前行!

25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