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郡年记的读后感
沙郡年记的读后感范文
《沙郡年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阿尔多·李奥帕德的作品。书中讲述了在纷乱的尘世中,我们渴望寻得宁静,渴望倾听自然的声音,渴望给心灵找到安稳的归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沙郡年记的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沙郡年记的读后感1
看这本书多少有点应付差事的感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我也是免不了俗。
长话短说,我觉得最震撼的一句话便是那啥“寻找一朵白头翁花的权利与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一样,都是不可剥夺的”。这个学期“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一直沉浸在宏大的事业中;晚上夜聊,这也是个极好的话题。然而看到这话,高下立现。人类的社会与大自然相比,不过沧海一粟。
说起来我一直觉得,其实人本身也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不管做了什么,反正是脱离不了自然这个体系的。所以破坏大自然,我有时觉得也谈不上。破坏来破坏去不都是那一个吗?人类的行为未必不代表自然的意志。大概生态系统本身也脱离不了人类吧。
当然这样有点逃避责任的意味。其实也说不上,不管你把人类放在什么地位,该干什么还是得干什么。总之乱砍乱伐、随意杀戮以及无休止的浪费,都是不应该的。
恐怕问题还是我们太骄傲自大。有点智慧——这连智慧应该也算不上——就自以为是、目中无物。比方说保护环境这种话,想想,实际上也是把人放在了自然之上:它是一个我们应该保护的客体。所以保持谦虚,才应该是必需的。
最后来扯几句。利奥波德他们居然还可以打猎,挺不可思议的。不过他比今天的我们幸运多了。我所能接触到的植物,恐怕仅仅限于学校这几千亩的土地上了——况且还是在上海市区。
沙郡年记的读后感2
《沙郡年记》和《瓦尔登湖》是环境法学生的必读书目。
也许你会奇怪,《沙郡年记》和《瓦尔登湖》这样看似与法学没有任何明显关联的文学书籍,为什么会成为法学学生的必读书目。其实,只要你翻开这两本书籍,便会发现答案就蕴藏在文字背后。
这里,撇开《瓦尔登湖》不谈,《沙郡年记》是一本很宁静的书,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品尝。
在《沙郡年记》前半部分的记述中,作者以纯净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他的笔下,有橡树有兔子,有白头翁花有鹤。外界工业化自动化现代化经济大发展都与他的内在生活无关。他会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因为对他而言,看大雁比看电视更重要。他会从河流里收集木柴垛,因为这样,木柴垛便不仅仅是某个个人劳作的记录,还是上游农场和木场里的人们努力奋斗的史诗。
只是,人们对风和日丽的景致再热爱,对世外桃源的生活再向往,也终究敌不过对美好经济生活的追求,挡不住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沙郡年记》中提到了当时的“最新模式”的户外娱乐——依赖于各种机动车的现代旅游使得荒野逐渐萎缩。而且人们在大量追求“战利品”的过程中过度使用人工化手段,降低猎物和鱼等生物战利品的价值,同时对其他生态资源造成伤害,包括其他动物、天然植被和农作物。
遗憾的是,这种情形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善。我们热爱自然,我们热爱美景,却又用我们的“热爱”将自然的衡平之美生生摧毁。
而且,为了享受更好的经济生活,人们疯狂地向自然掠夺,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但是,生态环境并非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它懂得反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对环境破坏得有多严重,我们承受的恶果就会有多沉重。伦敦雾事件、pm2.5浓度高,这些都是自然环境给予人类的反击。
现在已经不是作者所说的“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可以规范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土地上动植物关系的伦理法则”的时代了,甚至10多年前美国学者贾丁斯便写过一本名为《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 An Invita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的著作。
今天的人们早已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沙郡年记》中的一些观点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见性,甚至在今天依然适用,譬如作者提出“自然资源保护的含义是人与土地的和谐共存。”
这个观点鲜明地道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和谐共存、相互依存的关系。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
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重读《沙郡年记》这本具有先觉环境伦理思想的著作,体会书中描述的那些曾经的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再反思自己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犯的错。哪怕为了人类自己,我们也应该好好地珍惜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沙郡年记的读后感3
瓦尔特·本雅明曾说,“必须想象自然事物的“灵光”。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美将拯救世界”。梭罗曾说,“只有荒野才是救世之主。”而奥尔多.利奥波德则说,“土地应该得到人们的爱与尊重”。
广西师大版的《沙郡年记》属“故藏”系列,沉稳的封面色彩,如大地般厚重。故藏取自“以故为新,因典入藏”之意,收录的也多是经过时间洗礼后的经典之作,像《禅定荒野》《中国现代小说史》《荣光之路》《美国地理史》等。
我读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最初是因为读过同系列的加里·斯奈德的《禅定荒野》,在他眼里,“荒野,是一个充满原始力量的地方,既给人启迪,又让人面临挑战。荒野就是万物一体。”他从禅味上解读荒野,非常新鲜。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也是关于荒野,但是他更是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他本人也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关系上思考与观察荒野。在1935自己在威斯康星河畔买下一座被废弃的农场之后,垦荒种地植树,多年后终于改善土地状况,让这个叫“沙郡”的地方成为“绿色”之地。奥尔多.利奥波德在这里,写下许多手记,将自己亲历的感悟分享出来,以大地的自然美感染读者,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沙郡年记,以十个月份的沙郡事件展现了自然的生态。这一部分文字非常优美,奥尔多.利奥波德笔下的一切动植物皆有性格,比如松树“喜欢谈天说地,或与邻居闲聊,留心倾听,我便能知道自己在城里这一周,这儿发生了什么”,甚至“每种松树都有自己的宪法”。人类眼里,植物静默不言,但他们自成世界,“他们逐年累积的智慧,让所有松林漫步者肃然歌曲默”。一物窥世界,荒野有智慧。在第二部分《随笔,地景特质》里,作者分享了各个州的生态,不知现在的情况如何,但在半个多世纪前, 这里的荒野在人为的破坏下勉力生存,于是作者反思“无所畏惧的生活,肯定是贪乏的生活”。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偶尔进行一次野地之旅,从而体会到这种特殊的自由的含义”。特珠的自由,意指新鲜,也是有犯错的自由。荒野求生的另一项自由,还在于远离文明的放纵与惩罚,也是纯粹自然的。《像山一样思考》一文中,展示了大山里的生物对狼群嗥叫声的回应:这声音本身“迸发出来的,是一种狂野不羁的忧伤和对世间所有逆境的藐视”,对鹿而言,是“众生的末路”;对松树而言,预言了“午夜的混战和雪地上的鲜血”;对牛仔而言,预视着“银行债务的逼近”;对猎人而言,这是獠牙对子弹的挑衅。只有沉默的大山才明白,“那隐藏在这些显而易见又近在咫尺的,希望和恐惧背后的深意。”自然的关联在每一物每一动静之间。
第三部分乡野情趣里,有着看似“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却孕育着富足的乡野”的悖论,这就像我们模棱两可的暧昧态度,“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时,稍加忏悔就足以让我们心安理得。等到这个物种最终绝迹之后,我们痛哭一场就又重蹈覆辙”。过去的意识形态里会提“人定胜天”,会为人征服土地而洋洋自得,但如今,在荒野,人不再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人在荒野面前渺小无力。此时的人不能不重新定义土地的伦理,这也是作者在第四部分中提倡的观点,“原始荒野才是赋予人类事业内涵和意义的源泉”。
作为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以自己的实践和工作手记,描绘了大自然生态,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妙场景。对土地的喜爱、尊敬,也让他重新定义土地的伦理。读这样的文字,是享受也是反思。
沙郡年记的读后感4
读《沙郡年记》时我突然想起,人生的价值标准在哪里,他这样的生活是否富有意义,是否不会轻易被死亡磨平?或许价值的衡量是生活在何种高度和境界中,而不是生活在对何等财富的简单占有上,后者只是前者的某一方面或可能的表现形式,实质上是你可以使用但不去使用的这种可能性。比如,我继续往下想,一个国王可以杀死奴隶,但没有去这样做,而是选择爱,这便是境界,不能杀而没有去做只是尊重现实,他生活在国王的境界里,追求体验而不是财富的占有,佛晓时分,你可以拥有一切,这便是一种价值的拥有。心生向往模仿之路,模仿美好的东西至少是一种美好的开始。而不是对抗与愤恨,嫉妒。
人在何种自我解放中度过生命,而不是自我束缚与折磨中,无论这种折磨以何种令人羡慕的名义,当你的内心在对抗某种力量时,你便在失败之中,你应该去除这种内心的对抗力,去正视这种力量,那便只是一种空间关系,一种神秘的智慧,而不是邪恶的企图。正因此,我们虽然同生活在某一时间地点,甚至擦身而过,但生活所持的空间却各不相同。
我愿是一只麝鼠仰头欣赏到秋天的大雁,我也愿意是利奥波塔欣赏这种自然的美,每个人都在同等程度上接受心情和它们所带来的东西。贫穷的人往往会像一个奴隶、佃户在清晨的地头,感受到自己的两手空空,而地主拥有了这些,这是人的贫穷导致的理想卑微、内心卑微和视野卑微,其实地主和你同样程度的富有和贫穷,你的手中也同样攥满了尘世的空气、阳光和时间。我骑着电瓶车在值班的路上,后胎有点慢跑气,审视我自己的生活,我所挂念的是等我开工资后给孩子去购买婴儿床。我觉得我卑微的,甚至觉得委屈,自己都有点瞧不起自己了,这阅读或者书评都不能安慰我,我两手空空,清晨时坐在椅子上书写,像一个黑瘦的佃农,连自己都属于别人。
沙郡年记的读后感5
《沙郡年记》有一种力量,令人祥和安静的力量。这样的书,适合在某个午后品一壶麦茶,沐浴着阳光,慢慢读来。因为,它的意境如此美好。
这本书是重新编撰后的新版本,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他在远离都市的乡野间的所见所闻,在那个恍如世外桃源的地方,他带着我们一起在时光中穿。一月去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二月去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三月去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四月在洪水后欣赏鸟儿的歌舞,五月期待高原的驾临......在这样一年四季的变幻中,大自然完成了它的使命,我们与自然也更加亲近了几分。然而,这一年四季的变幻都比不过一棵橡树的年轮所带来的震撼:一道闪电将橡木的前世今生交付给我们,随着锯木声的持续,我们阅读着这片原野的一次次轮回重生,1927年颁布的森林法及伐木法,1924年密西西比河上简历的大型保护区,1922年的大冰雹......应该说利奥波德不仅是一位穷其一生致力于自然保护研究的生态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力的成功作家,比如用年轮来展露数十年来关于这片原野的方式就是如此特别又自然而然。
第二部分作者讲述了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美洲大陆各地的地景特质,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发生了很多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发展结局,带动人们进一步持续思索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期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比如来自威斯康星洲沼泽的挽歌,世外桃源般的沼泽与鹤,因新农场主对于土地、植物、鸟类没有足够的接纳与尊重,过度地运用现代技术开垦这片土地,从而导致了土地的干涸与萎缩,最终酿成火灾,终至消亡。此类故事不胜枚举,也为人类敲醒了警钟,若不能接纳、尊重并试图和谐相处,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彼此的灾难。
第三部分更多的来自于另一本从未出版过的杂文和游记《环河》,在这一部分我们跟随作者的视线再一次展开人类与大自然博弈的辩论,过度的环境开发令“大雁的音乐”消失,对水患的控制让蜿蜒崎岖的小溪改道,河流的改道让柳树枯萎,同样失去的还有树上栖息的鸟儿、树下摇尾的老牛、树旁静默的沼泽......因噎废食,是这个急躁的时代所付出的代价,大自然对于我们的逆袭与报复从未停止。
在最后一个章节,利奥波德做出了一些结论式的表述。千百年来的历史让我们明白:大多数征服者最终都是被自己打败的,而当土地的所有者在为群体利益做无利可图的事时,他们往往会摊开双手耸耸肩,也许,“人”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人与自然的故事从未停止,人与自然的博弈也从未停息,在这个课题代代相传之时,大自然也正在日渐衰败消融,沙尘暴的肆虐、绿洲的消失、洪水的肆虐、动植物的灭绝、气候的极端化......在自然面前人们并非渺小无力,恰恰是过高地估计了人类的能力,才会在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中品尝自己的苦果。幸而有这样的作品存在,会让一代一代的人们了解曾经的故事,未来的未来,会不会有所好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