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传授人读后感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范文
《记忆传授人》是洛伊丝·劳里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乔纳思成为新任的“记忆传授人”后,想要改变他生活的社会的故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记忆传授人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1
《记忆传授人》是一部科幻小说。里面说着一个乌托邦的社区,在那里生活的人每天都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在那里,没有危险,没有与众不同,没有烦恼,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没有阳光,没有四季……乌托邦是希腊语,意思就是理想国。
这本书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在控制之中,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也没有战争或痛苦的感觉。大家所要做的事情早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好的统一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斯成为新任的“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陡然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不过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一切……
读了这一本书,我发现其实算世界并不是没有痛苦才叫完美。在乌托邦里,没有痛苦,但是他们也没有快乐。在我们的现实世界,虽然有了痛苦,我们的生老病死,造就了我们快乐和幸福。因为有了不快乐的感觉,我们才知道快乐是多么美好的事。在这本书所描述的乌托邦世界里,人们都没有爱,他们不懂什么是爱情,不用生小孩,他们的伴侣都是长老依据他们的性格、兴趣分配好的,连孩子也有孕母替他们生。在这里你看不到难产、看不到不肖子,因为他们把一切的老人都安排好,不会带给他们日常生活麻烦。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心如意。但是,没有爱的世界,会是个怎么样的世界。没有快乐,没有悲伤……
在乌托邦世界,没有颜色,因为颜色会让人产生区别,这样就会有不一样,不一样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所以他们都分不清颜色。我可以想象得到色盲已经是很痛苦的事,那分不清颜色,世界就只剩下黑与白,还有灰。这让我非常庆幸自己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虽然有时候颜色让人与人变得不一样,就像是肤色,瞳孔的颜色,还有头发的颜色,至少我们还活在有颜色的世界。还有,在那里也没有音乐,没有旋律。他们想象不到旋律在耳边响起,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多么美丽的声音。
四季在这个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在这里没有太阳,没有雪花,没有红色的枫叶,也没有雨天。虽然他们在这个世界不用挨饿,不用因为生活烦恼,但是如果这是条件,我宁可不要。我们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依然看得见颜色,看得见雪花,看得见太阳,听得见音乐。就算世界有战争,但是我们依然有爱。虽然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的不幸,但是我们有希望,有惊喜,有奇迹……
《记忆传授人》让我学会了珍惜、感恩。懂得了因为有不美好,所以才会有美好;因为有了背叛,才懂得真心的可贵;因为有了失败,才有了成功的骄傲……这真是一本值得永远珍藏的书!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2
我这学期在书店买了一本获得1994年纽伯瑞金奖的作品、美国洛伊丝·劳里的着作:《记忆传授人》早已跟大家讲过了,但是我想讲的是我的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这真是来之不易!我为了找这本书逛了好几家书店才找到的!它已经“濒临灭绝”了!世界上仅剩几万本了!
这本书是一部科幻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在操控之中,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也没有战争或痛苦的'感觉,大家所要做的事情都在一开始就被限定好了,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的统一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思成为新的“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陡然发现支撑这个社会不过是谎言,于是他决定改变一切,把改变的社会搞的井井有条,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能说谎,只有一个人能说谎,那就是“记忆传授人”,他就是这个国家的管理者、他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
他的工作是为将来的孩子分配工作,他能将世界上所有的感觉传授给别人。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懂事的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幸运人!因为上一界的记忆传授人老了,他正好赶上了这个机会,所以我才怎么说。这篇小说,他把主人公的人物特点刻画的非常细腻,还有几个家人反衬出他的善良、诚实。同时在他改变这个世界时,也反应出他勇敢、聪明的特征。
我读了以后,知道了人的一生要过的有意思!活就要活的神采飞扬、有兹有有味!就像主人公一样,他把整个社会都改变了!每个成功的人都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去追求!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3
一本给小孩看的书,让我发挥一下
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没有罪恶,犯罪和撒谎。只有一个人被选为这个世界的记忆传授者,他也得到了撒谎的权利,从此他也发现了真正的美丽与生活的精彩,但是作为代价,他也必须真正体验痛苦与折磨。人类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与折磨,创建了这个完美世界,但是代价就是对真正的美丽和快乐的体验,但是为了应对这个不确定世界,人类世界必须保留一个记忆传授者来传递这种记忆。
小说最后是以小主人公的逃离而结束,他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具有喜怒哀乐的世界。
这并不是一个童话,而是在我们每个人每天发生的事情,世界是高度不确定性,它的变化超出了人脑可以处理的能力,更为关键性的是人类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本能性的抵触和恐惧,因此,简化和期望成为人类获得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重新塑造了一个世界,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但是我们丧失了对于世界的真实体验。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越来越忽视的是真实体验。但我们发现越来越能的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一步步迈向死亡。
只有放弃对确定性的追求,面对不确定性,珍视那珍贵的真实体验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那样,才会像主人公一样来到那个真实的人类世界,那是才有真正的喜怒哀乐。
告诉你个秘密,其实你从未真正活过。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4
这是一本反乌托邦的儿童科幻小说,以我及其有限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简直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我从前读过的儿童文学,无论《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是《哈利波特》,都是典型的流行读物。想像力也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内里,无非是好人战胜坏人之类的简单价值观灌输。我从来没有想过像《1984》这样的书,居然也能来个少儿版。
这本书里描述的社区,基本上就是未来的斯巴达,孩子是由孕母所生(孕母社会地位不高),同年出生的孩子,不论几月出生,统一在十二月举行“命名仪式”,被分配到每家每户去抚养。孩子的童年期很短,八岁开始义工,十二岁开始进行工作训练。(这一点倒是颇符合《上学真的有用吗》的观点)
十二岁以后的成年人,年纪被忽略,每天按照固定的程式生活(一岁以后就开始的程式)。工作、娱乐、情绪(甚至梦境)的分享和安抚。长老们会根据每个人的资质、爱好给人们分配工作和配偶。一切都有规则,都是供给制的。
这样的生活,在儿童看来,应该也不差吧。但是作者逐渐开始让主人公乔纳思发现一些不满,这样的生活,似乎还是缺少点什么。由于是儿童文学,作者还提出了几点会让孩子们颇有感触的细节。乔纳思在接受十二岁晋升规则时特别注意到一条:可以说谎。这大概也是所有孩子都思考过的,是不是成为大人以后,就可以说谎?还有抑制激情的药丸,还有小主人公若隐若现的一点情愫,都是儿童文学的特点。
小说的结尾铺陈颇多,但最终还是有些乏力。但无论如何,小读者们读完之后应该都会想想乔纳思说的话,他从来没有选择过,现在他有了选择的权利,可能选对也可能选错,但是,到底什么才是错呢?
本书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儿时跟随父母旅居日本,却由于父母刻意保护,他的生活与在美国毫无二致,这样的经历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这样的无菌环境,中国也有颇多父母正在或已经给孩子创造,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保护和自由,犯错、痛苦是不是孩子的权利和必由之路?这也是每个父母都要思考和引起重视的问题。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5
让我们想象有一些人,他们从小就生活一个黑暗的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够转头看到洞外的光线,只能看到洞穴后壁上投射的影子。他们把这些影子给当成了真实的世界。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的声音,在墙壁上面引起回音,他们就会认为这个声音是墙上的影子发出的。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洞穴人特别可怜,但绝大多数的洞穴人却是幸福的。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差别,也没有太大的欲望,只要每人按照最高机关长老会的安排,做一点适合自己的小小工作,那就能够满足于简单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事实上,当年他们也有一段辉煌的科学技术,可科学技术带来的丰厚物质并没有带给他们幸福,后来他们就主动放弃了物质,甚至放弃了像颜色这样的诱惑性因素,消除了像“爱”这样复杂的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至于人类的一点小小的生理欲望,完全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压制。在这样的犬儒生活中,只要在身体上不受到直接伤害,他们就不会感到痛苦,还能够微笑着面对死亡,甚至把死亡称为“解放”。
然而,尽管出现的机会不多,洞穴人还是可能会遇到外部的骚扰,比如来了一只野兽或者还没有开化的土著人。此时,他们就需要有人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给他们提供实用性的操作方案,这样的人就被称为记忆传授人。对于这样的特殊个体,自然是越少越好,因为一般每个洞穴都只有一个记忆传授人,只有当他快要被解放的时候,才会由洞穴长老会选出下一届的记忆传授人,然后由现任的记忆传授人进行培养。
长老会自然明白,当一个人看到了洞穴外面的真实世界之后,已经很难再重新回到洞穴式的生活了,因此他们不得不与记忆传授人达成一个妥协方案。记忆传授人在洞穴人中处于非常尊贵的地位,可以自由阅读书籍,有自己不受监视的独立空间,可以不遵守他们的洞穴生活法则,不出席他们的“宗教”典礼,但却有一条绝对的禁令,就是不能洞外的情况告诉其他洞穴人,哪怕是自己亲友配偶也不行。说白了就是,我可以给你几乎是绝对的自由,但你不可以影响大多数人的愚昧或者说是幸福。可以想象,记忆传授人的精神是相当痛苦的,他了解了整个世界的秘密,却没有办法把它们都说出来。
洞穴人的这个制度却有一个漏洞,那就是不受控制的记忆传授人可能逃跑。也许他们觉得现在的人都穴居了,外面无人接应的话,就算是逃跑也很难一个人在野外生存,它们可能会饿死,可能会误食有毒的果子,还可能被野兽或者是土著人杀死甚至吃掉。尽管如此,年轻的记忆传授人还是有外逃的现象,此时长老会就会选出新的记忆传授人,但没有上一代的传授人指引,新传授人的诞生就可能会出现意外,比如被洞外忽如其来的强光刺瞎了眼睛,或者是由于太兴奋喊出了洞外的情况等等。说不定哪一天,当外逃的记忆传授人在野外孤独死去的时候,洞穴人却会因为某个意外重新走出自己的洞穴。
以上是罗伊斯·劳里的反乌托邦小说《记忆传授人》与柏拉图《理想国》里洞穴比喻的综合,它暗示着:乌托邦的理想国最容易导致的就是反乌托邦的社会形态。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