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
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5篇
组织部是协助校团委加强学院共青团员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共青团干部推优的重要部门。你有写过组织部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
一、体会和感受
一是平淡的工作。组织工作是平淡的,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党员信息的统计,文件的办理,通知的传达以及来客的接待等等都是极其繁杂、极其琐碎的。选择了组织工作,就意味着你的工作时间将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也意味着节假日可能不再属于你。“一个伟大的人,会用一些平凡的琐事积累成不平凡的生命。”所以,组工干部要有为党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准则,要在经常的加班加点中,把无数个平凡的琐事积累成不平凡的生命。
二是严谨的部门。在从事组织工作半年的时间中,“作风严谨”这是我听到的对组工干部最多的评价。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也自我标榜是一名工作严谨的教师,而到了组织部,才真正领悟到严谨的含义,小到一个标点的修改,一份文件的装订,大到一个活动、一次会议的组织,都严格要求,不偏不倚。我心里经常暗自感叹,只有组织部,才是最严谨的部门,也只有组工干部,才是最讲程序,最讲原则的干部。组工干部时刻想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都在以严格的标准要求着自己,以平凡的工作展示着组工群体“可亲、可敬、可信、可靠”的形象,从而做党员的表率、做干部的表率、做群众的表率。
三是重大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是我在接触了组织工作后才真正体会到的。别的部门做错了一件事可能只有一件事的影响,而组织工作是体现在人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组织工作做不好,用错了一名领导干部,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有问题,不仅影响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本身的发展,而且会给百姓的生活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人民群众都是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来评价党的形象、党的工作的。所以,对于我们“管干部的干部”来说,肩上的责任重大,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二、努力的方向
一是心态要淡然。组织部的干部无论是到各单位还是下到乡镇,都比较受尊敬,很容易让人滋生傲气;再者进入了组织部工作,期望值也随之增高,急着想要提拔,看到与自己资历相当的人提升了,心理不平衡,从而逐渐在思想上、工作上不同程度地滋生了浮躁的心态。要克服这种浮躁的心态,第一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多想一想当初进组织部是为了什么?今天从事组织工作应该干些什么?今后有朝一日如果离开了组织部门应该留下点什么?我想,如果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甘为人梯的思想境界,在名利面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工作之中日省日新,日勤日进,就能达到“进了组织部,天天有进步”了。第二要注重细节,注重小事。细节反映一个人的'积淀和修养,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败。作为组工干部特别是年轻的组工干部,应该在平时的言谈举止、落实工作、协调沟通中注意每一个细节,让他人从你对细节的把握中感受你的修养,欣赏你的能力。自觉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实,真正做到积小成大。如果把每一件简单的事都做好了,那就不简单了;如果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了,那也就不平凡了。
二是工作要吃苦。与知识的无限相比,个人的认知永远是有限的,具体到组织工作业务也是如此。要养成虚心的工作态度,真正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熟悉的工作业务,要虚心地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要沉下心来,刻苦钻研组工业务,做一个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在文字综合、文件起草、信息调研等方面,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工作,在八小时之外加班加点,通过自己的认真琢磨出一些“精品”;在领会领导意图,抓工作落实方面,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形成脚踏实地、勤于钻研的工作作风,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地攻坚克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项工作,使业务能力得到一点提高,工作作风得到一点转变,都会带来巨大的进步。
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精选篇2)
开学至今已有两个月左右了,感觉什么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比起大一,明显感觉忙碌了许多。少了一分稚嫩,多了一分责任。以前当干事的时候,总想着表现自己,让别人知道我,而现在却是想让干事表现,得到锻炼。
两个月来,第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当属招新。招新是在迎新之后的一周,下连队招人宣传、当评委提问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从台上到台下的转变还有些没适应,不过现在I’m ok。
团会,组织部历来的核心活动,没有之一。这次团会因为是我和张宵当上部长后组织的第一个活动,所以格外的小心,也准备了很久。就在昨晚,我们还就后续工作开了个会,讨论了很多。至少在我看来,这次团会还是不错的,甚至比去年还弄得好。从写策划到收策划,通知各班各部门准备到开动员大会,从统计分数到表彰大会前的各种准备,每一步一个脚印,部分上下团结合作,甚好!!
这次招来的六名干事还是挺满意的,他们能为略严肃的组织部带来活力,办事效率和能力也不错,我个人比较喜欢李聪,认真,谦虚。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收获最多的是一份责任,当干事时只需做好交待自己的事,而现在要分派任务给干事做,有时就怕没交待清楚,而对职位的转换,我想我已做好了准备。以后的每一次活动都会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各部门,和我的干事们共同成长。
每每看到干事们做事,听我们说话,我总能看到我自己去年的身影:认真的做事,谦虚礼貌的态度,做错事时的着急。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很欣慰,我经历了这些。
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次活动都当作一次挑战,认真应对,不抱怨,不消极,fighting!
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精选篇3)
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我挂点联系万安县宝山乡石龙村。三个月来,我三次深入村里蹲点调研,与干部群众谈心谈话,给产业发展把脉会诊,为村组干部出谋划策,石龙村目前出现一些可喜变化。在下基层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干部群众接触、交流,我感触颇多,对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如何深入基层调研、服务基层群众、创新基层党建、打造工作品牌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
把脉村情——思路决定出路
石龙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重点扶贫村,村委会距离宝山圩镇8公里,距离县城53公里。道路多是盘山公路,崎岖难行。4月22日,借着县里开展“三问四送”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送政策、科技、文化、温暖下乡)的机会,我领着部机关“三问四送”服务队,带着4吨农资、20床棉被和60件全新衣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第一次来到村里蹲点调研。
听了群众的发言,我感觉石龙村是一个“三多三少”的村:山多田少、人多钱少、资源多开发少,石龙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发展的问题是当务之急,群众意愿也很高,关键是路子要走对。于是,我决定住下来,利用3天时间串门入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4月25日,石龙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我提出了石龙村“发展畜牧业、调优林果业、延长产业链、推进加工业”的发展思路。向群众明确我这次下基层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发展油茶、畜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村“两委”新建办公楼,解决活动场所问题;帮助建好新农村点,组建“一组__”,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帮助实施饮水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帮助筹集资金,修通4、5、6村小组通村公路的沙石路,解决行路难问题。我的话语刚落,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我感到,这掌声既是干部群众的心愿,更是大家行动的号角。
面对大家的掌声,我不禁陷入沉思:经济发展,思路为先;思路对路,发展才有出路。基层干部群众不缺乏实干苦干精神,但由于他们素质不高,视野狭窄,结果导致他们缺少发展思路,产业发展老是走老路。因此,组织部长下基层,我觉得要注重“三送”:一是把脉村情送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送去既发挥资源优势,又能体现当地产业特色的发展思路。二是推进发展送项目。项目产生效益,要利用各种渠道,帮助引进一些促进产业发展、升级,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三是化解难题送温暖。下基层不能走形式,图虚名,要为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目前,部里协助村里搭建好了村委会新办公楼主体框架;已联系林业部门,为石龙村实施了油茶低改项目;投资40多万元新建饮水工程,村民喝上了放心水;筹集资金11万元,正在开工修建4、5、6村小组的通村公路。
倾心扶持——能人催生产业
5月26日,我第二次来到石龙村。来之前,我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石龙村一位叫许心忠的村民发来的,他告诉我他正在发展肉牛养殖,急需帮助和扶持,并邀请我实地察看和指导。
在返回的路上,我跟村主任许明峰探讨起“能人如何扶持、产业如何发展、专业合作社如何建立、党组织如何建设”的问题。我说,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做到“四个好”:一是扶持好,帮助能人解决资金、技术等各种难题,使肉牛养殖形成一定规模,产生一定效应,带富一方群众;二是培养好,做好能人的思想。
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精选篇4)
各种体会,各种经历,各种收获,都化成一朵朵花,绽放在每一个日夜,绽放在我与组织部的日子里。是的,尽心,尽力,尽责,就是我所做的,是我要做的,是我必须做到的。
就像师姐说的一样,感谢组织部让我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深深地对电脑和手机感到厌恶。我总会时不时地翻看手机里是不是有关于工作的短信,总是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将通知发给团支书或是相关负责人。现在的我,一看到有关组织部的短信或是电话依旧还是会心跳加速,呼吸不畅。
但是我知道,那些心跳和不畅,是我的资本,是我的骄傲。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刺激的感觉。
首先总结一下自己对于团的工作的认识。第一,团的工作很琐碎,有时工作量也很大。我们部门所要做的主要有团情统计、团费收缴、团员注册与发展、团员证的补办、团干培训、期末材料审核与上交、考评会的举办、五四评优等等。第二,工作中所接触的人际关系很多。每一次的活动与任务,都是整个学院在进行,我们会接触到师兄师姐,会接触到老师,还会接触到其他学院的同学。我们要通过沟通,让大家明确工作内容;还要通过沟通,得到他人的帮助;更要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和礼貌。第三,工作锻炼了我的忍耐力。我们不仅要忍受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忍受学习与工作的双重压力;还要忍受其他人对于我们部门的说辞与不满;还要忍受各种突如其来的通知。
第二总结一下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首先,有时候自己还是不够细心。比如在审核期末材料时,自己觉得怎么检查也没有问题了,但是师姐一看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或是在发邮件时,有时居然会连附件都忘记发过去。其次是,自己还是不够有耐心。工作量一大了,生活就会开始乱,自己心里面就会有小抱怨、小心烦,做事时的热情很容易被这些不愿意所浇灭。最后,自己有时太过于不依赖他人。比如一件事,自己宁愿自己花很多时间做好,也会很少让大家一起来帮助自己。以后很多事情还是得大家一起完成才是最好。
第三,总结自己认为值得自己坚持的地方。很简单,那就是尽心、尽力、尽责。这是我们所需要的,是组织部所教给我的,也是我所珍藏的宝贵财富。
冷暖自知,甘苦自尝。我们会尽自己所能,让组织部追求卓越!
大一对组织部的心得体会(精选篇5)
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我挂点联系万安县宝山乡石龙村。三个月来,我三次深入村里蹲点调研,与干部群众谈心谈话,给产业发展把脉会诊,为村组干部出谋划策,石龙村目前出现一些可喜变化。在下基层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干部群众接触、交流,我感触颇多,对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如何深入基层调研、服务基层群众、创新基层党建、打造工作品牌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
把脉村情——思路决定出路
石龙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重点扶贫村,村委会距离宝山圩镇8公里,距离县城53公里。道路多是盘山公路,崎岖难行。4月22日,借着县里开展“三问四送”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送政策、科技、文化、温暖下乡)的机会,我领着部机关“三问四送”服务队,带着4吨农资、20床棉被和60件全新衣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第一次来到村里蹲点调研。
听了群众的发言,我感觉石龙村是一个“三多三少”的村:山多田少、人多钱少、资源多开发少,石龙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发展的问题是当务之急,群众意愿也很高,关键是路子要走对。于是,我决定住下来,利用3天时间串门入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4月25日,石龙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我提出了石龙村“发展畜牧业、调优林果业、延长产业链、推进加工业”的发展思路。向群众明确我这次下基层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发展油茶、畜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村“两委”新建办公楼,解决活动场所问题;帮助建好新农村点,组建“一组__”,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帮助实施饮水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帮助筹集资金,修通4、5、6村小组通村公路的沙石路,解决行路难问题。我的话语刚落,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我感到,这掌声既是干部群众的心愿,更是大家行动的号角。
面对大家的掌声,我不禁陷入沉思:经济发展,思路为先;思路对路,发展才有出路。基层干部群众不缺乏实干苦干精神,但由于他们素质不高,视野狭窄,结果导致他们缺少发展思路,产业发展老是走老路。因此,组织部长下基层,我觉得要注重“三送”:一是把脉村情送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送去既发挥资源优势,又能体现当地产业特色的发展思路。二是推进发展送项目。项目产生效益,要利用各种渠道,帮助引进一些促进产业发展、升级,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三是化解难题送温暖。下基层不能走形式,图虚名,要为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目前,部里协助村里搭建好了村委会新办公楼主体框架;已联系林业部门,为石龙村实施了油茶低改项目;投资40多万元新建饮水工程,村民喝上了放心水;筹集资金11万元,正在开工修建4、5、6村小组的通村公路。
倾心扶持——能人催生产业
5月26日,我第二次来到石龙村。来之前,我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石龙村一位叫许心忠的村民发来的,他告诉我他正在发展肉牛养殖,急需帮助和扶持,并邀请我实地察看和指导。
在返回的路上,我跟村主任许明峰探讨起“能人如何扶持、产业如何发展、专业合作社如何建立、党组织如何建设”的问题。我说,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做到“四个好”:一是扶持好,帮助能人解决资金、技术等各种难题,使肉牛养殖形成一定规模,产生一定效应,带富一方群众;二是培养好,做好能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