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经典

| 小龙

摆渡人读后感经典(精选5篇)

通过描述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感受。关于摆渡人读后感经典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摆渡人读后感经典,希望大家喜欢!

摆渡人读后感经典精选篇1

可能期望太高了,很失望。整个故事有点虎头蛇尾,像套着心灵鸡汤的言情小说。

开始迪伦是为了见自己的父亲才坐火车的,对一个五岁之后再没见过,像陌生人一样的父亲,她期待,担心,害怕。然而,火车中途出了事故,迪伦也因此遇到了她的摆渡人。

如果说,这本书的主题是摆渡,摆渡自己,摆渡别人。我想亲人作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书的后半段完全被抛弃了。当迪伦成功穿过荒原之后,她最先想到的不是亲人,或者说根本没有想到亲人,而只是陪伴她短暂时间的摆渡人,之后只有对她和摆渡人的爱情描写,对父亲,母亲都没有再提,所以我并不为他们之间所谓的爱情感动,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书中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荒原,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沿途的所有鬼怪,从一个个安全屋到最后成功穿过荒原。荒原是心像的投射,摆渡人的相貌等也会随着变化。迪伦回去找崔斯坦的时候,他在摆渡另一个灵魂,但和摆渡迪伦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觉得有点前后矛盾。再加上中间迪伦都开始靠意念找船桨了,感觉马上就要出现都教授了,看的很出戏。

成为“畅销书”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封皮的这句话“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还不是作者的原话。总之,失望。

摆渡人读后感经典精选篇2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长河,谁会是你的摆渡人”因为这句话,我读完了整本书。一个青春懵懂的女孩儿因为一场火车事故,灵魂和肉生剥离,每一个刚死去的灵魂都由自己的摆渡人带领,穿过荒原,进入死后的天堂。荒原并不是坦途,很多恶魔觊觎着新来的灵魂,随时准备抓住灵魂美餐一顿。在摆渡人崔斯坦的指引下,迪伦在高山,泥潭,沼泽,深谷中前行,抵住恶魔的几次威胁。

十几天的生死与共让两个人深深地爱上了对方。然而崔斯坦和迪伦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迪伦注定将进入天堂,而崔斯坦要在这个大荒原完成摆渡人的使命。当他们来到了天堂和荒原的交界处,崔斯坦哄着迪伦会陪她一起渡过交界。当迪伦跨过界限时,却发现两人已经在不同的世界。迪伦找到回到荒原的方法,在没有摆渡人保护下与恶魔做生死搏斗独自前行。然而没有摆渡人的荒原,迪伦只能看到红色的天空和天空下蠕动的灵魂,摆渡人的形象只是每个灵魂前的一盏灯。迪伦在绝望中因为爱而坚持,终于在千千万万的灯中辨认出了崔斯坦。两个人再次相聚,放手一搏,决定同回人间。故事很圆满,但是我总感觉少了什么,摆渡人催斯坦违背了他作为摆渡人的游戏规则,结局并没有细说,就直接结束了。这个故事时常感觉到死寂的绝望。在荒原中,你不知道前路,不知道死生,不知道关于自己未来的一星半点,只能埋着头往前走,别无选择。如果是我,在这样的绝望中,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更加不可能独自一人回返,为看不到一丝希望的目标,坚持坚持再坚持,也许只有爱才能够让人在迷茫的一生中,有温暖有慰藉有前进的动力。

摆渡人读后感经典精选篇3

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过《摆渡人》这本书,因为好奇,就买来看了看,谁知,本书实在太吸引人了,让人放不下它,想要一口气读完。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迪伦的女孩,在去找亲生父亲的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她从火车残骸逃出时,世界变成了一片荒原,只有她孤身一人。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神秘男孩——崔斯坦。在摆渡人崔斯坦的引领下,他们穿过重重困难后,迪伦走出了荒原,重获新生。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迪伦渐渐喜欢上了崔斯坦,在她安全后,又冒着生命危险,二次进入了荒原,寻找崔斯坦,并带他来到了迪伦的世界,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情节惊险刺激,引入入胜,把读者的心抓地紧紧的,也让我们知道了爱情与信念的强大力量。

看完后,我开始深思,为什么要用“摆渡人”来做题目?崔斯坦作为迪伦的摆渡人,把她领过荒原。崔斯坦更是迪伦心灵上的摆渡人,把她带向成熟,使她更加勇敢、坚强。迪伦更是崔斯坦感情上的摆渡人,用她的真心,使他从冷漠与置之不理,变为了一个开朗的人。他们两人相互成长,相互成就。

在书的背面,有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迪伦选择了爱,为了崔斯坦,她甚至可以用生命去赌。崔斯坦也用生命去赌,去现实世界的机会。

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让我们懂得了真心与爱,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好书!

摆渡人读后感经典精选篇4

我的存在是因为有你,爱让我勇敢,让我不再胆怯——题记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前是,以后也是。但是,如何去爱?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读完《摆渡人》这本书,我颇有一丝感触。

一个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自己多年不见的父亲时,却不幸在事故中失去生命,遇见了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命运,从此,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改变。崔斯坦一路保护着迪伦,带她走向所谓的归宿,他早已冰封沉寂的心,被这个单纯的女孩融化了。但是,他不能陪她到最后,他骗了她,他看着她痛苦,他再一次封闭自己的内心——因为,他知道他和她不可能。她不信,她从所谓的归宿中逃出来,独自跋涉穿梭过危机重重的荒野,只为了在千万相同的光球中,找到那个他,再和他回到那个世界。这一次,他比她更害怕,因为他不属于那个世界,但是,为了她,他逼自己坚强,让自己相信那虚无缥缈的希望。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

一本书,想要让人产生感触,便需要爱,《摆渡人》是一个教人如何去爱的故事——他,关心她;她,同情他;他,小心翼翼地告诉她死亡的真相;她,地理解他过去的经历;他,让她勇敢;她,让他温暖。这,一切都是爱,也都是因为爱。一个是,不经人事的15岁女孩,一个是,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活了无数年,却,只为了那个所谓的使命的摆渡人。两个人本就像相交的直线,只有一个交点,但是,迪伦,因为爱崔斯坦,也相信崔斯坦爱她,勇敢的重回荒野,让两条直线从此重合。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或许,现在说这个话题,有点早,但是意义深刻。常说,爱,使人勇敢,但我说,唯有勇敢,才能爱。迪伦爱崔斯坦,但是,如果,她胆怯了,在那个所谓的归宿,默默等待她的亲人,两人将从此再无机会见面。崔斯坦爱迪伦,但是如果在最后,他没有鼓起勇气,坚持和迪伦走下去,他将一直轮回在摆渡他人的使命中,从此再无机会见面。

所以,勇敢是爱一个人的方式,也是爱一个人的基础,如果你连爱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说你不爱,或者,你不配爱。崔斯坦和迪伦,是很好的榜样,尽管他们直接是男女之爱,但,殊出同归,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都是需要勇气的。鼓起勇气,大胆去爱,你会发现,世界变得不一样。

摆渡人读后感经典精选篇5

看《摆渡人》的时候,特别有感触,所以总想写点什么,又觉得思绪繁多,不知从何处下笔较为有力,只得先想到什么写点什么。这本书久闻其名,但一直没有拿来看看。最近因缘际会从友人那里偷拿来看,便觉得清新爽口不已。

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叫迪伦的小女孩,她天性自然单纯,也有些十几岁小女孩特有的任性与不顾后果。男主人公就是女主人公死后护送其灵魂到达极乐之地的摆渡人(这职业有点像小清新版本的黑白无常呀),名为崔斯坦。两人在来回两趟的历险中逐渐了解到生命的真谛,并冲破既定的规则,无畏地为爱闯出一条独路。

如果说小说的前半段是历尽艰辛之后,萌生爱意的经典桥段,迪伦在荒原的尽头的另一个世界中作出的选择,则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也是人性最纯真的体现。迪伦在那个姑且唤作天堂的神秘国度中进行穿越,努力想为爱的重逢寻找答案的时候,我便已能感同身受。这是每个经历了爱情离别后的女孩都会努力去做的事。

迪伦面对的境遇是暴露在矛盾之下的。她和崔斯坦本就属于不同类别的人,既定的规则似乎就宣告了他们的爱情是无果的。可能一开始,迪伦也是处在这样的迷惘与矛盾中的。但她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去了解,去找出这件事的答案。

随着努力不放弃,答案似乎逐渐浮出水面了。这是一道无解的题,就连这个世界里最为年长的人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有的只是一些前人的传言。但这道无解的题却恰恰给了迪伦希望,既然没有否定的答案,那说明希望还是存在的。

回去的路竟是如此简单,随便跨过一扇门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回去的那个地方。但即便途径是如此简单,大部分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待在天堂的一个空间里,过着虚构出来的生活。文中老婆婆的一句话仍然记忆犹新,大概是说即便穿越回去如此简单,大多数灵魂还是不想去尝试的。这句好像只是摆事实的话,却让我受到了震撼。这句话不也正在描述我们现在的生活吗?我们大概程度多少都有一条自己想要去实现的路,但我们最终还是局促于平静祥和的日常现实生活中,没有去努力朝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前进,虽然途径只是如此简单,抛开现在的平静生活,朝着自己想要实现的道路走就够了。但如果自己的梦想没有强烈到一种类似爱情的程度,大多数人还是更乐意享受现在的样子,毕竟保持现状也是挺好的,而改变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不是吗?

看到这里真觉得爱情的伟大,它拥有一种鼓舞你前进,披荆斩棘到达心爱的人面前的力量。之前自己一直都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似乎能够安安心心过日子就好了,然后跟合适的受到父母肯定的对象在一起。但是当爱情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你只要等待就可以圆满的对象时,当两者的结合不是一道有解的题时,唯一的途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开辟出一条本没有的路,然后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最为幸运的应当就是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吧,通过主观能动性,任何觉得没有什么希望的事情,渐渐地都会有了成功的可能性。想起鲁迅先生很熟悉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不管什么事,都要给自己多一点的希望才是。只有这样,这张人类生活地图才会有那么多复杂的大路小路,每一条路不都是由每个时代所存在的人们开辟的吗?沉浸在现实生活中太久,有时候觉得这种想法挺可笑的,但随着困境的出现,生活的矛盾激化,逐渐觉得这样单纯莽撞的想法是弥足珍贵的。不要太过在乎目前这条路上的得失,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自己是否在朝自己所要创造的价值方向努力。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些事是否是值得的,是否是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是否是有利于祖国的富强的。

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过去两三年的所作所为,后悔的不是当初莽莽撞撞的自己,而是自以为找到捷径后实干品质的丢失。刚上大学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最主要的追求就是有个好成绩吧。一开始我也是认认真真听课做作业努力积累知识的好孩子,但因为种种因素考试结果与课程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对踏踏实实学习的态度产生了怀疑。后来仔细研究了一遍别人拿高分的特点,发现要想拿高分有很多旁门左道,比如论文注重表面功夫,大作业多跟老师或者助教交流下,考前两三天突击浅层次复习一下,于是自己并没有像一开始那样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却能够拿到很理想的成绩。在这种自欺欺人的状态下,课程内容没有深入学习,荒废光阴却觉得沾沾自喜。这种浮夸的状态逐渐让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有捷径可寻,踏踏实实做事情还不如走捷径来的快速,如果只是想要达到一个很现实的目标的话。

但人生的意义应该不止于此吧。之前听到一个企业家来学校做讲座的话,大致说的就是觉得有些人太聪明了,有时候反而是种阻碍。当时一直没明白过来,现在想想可能是这种小聪明阻挡了进一步的深入吧。我现在很想摒弃这种虚浮的态度,回归当初那个勤勉踏实的孩子,尽管在回去的路途中挺需要毅力的。

絮絮叨叨这么多,说明这本书真的有种让人初心复萌的力量,每个人读完应该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走的怎样的路。记得后来迪伦再次遇见崔斯坦的时候,她告诉他老婆婆的话。崔斯坦说,只是老婆婆的话正好符合迪伦当时的心意,迪伦才会如此坚信不疑。相对于迪伦大大咧咧无知无畏的态度,崔斯坦更多的是理智与悲观。我所看到的是,老婆婆的话是激励迪伦努力去找到一个能让两人在一起的解决方案的动力。对于我这样没有坚定意志力的人来说,别人的肯定很重要。但不知道对于小说中迪伦来说,婆婆的话会不会只是迪伦回去找寻崔斯坦的一部分锦上添花的动力罢了,不管怎样大的阻碍,爱的信念始终会催使她回去的。

37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