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文字介绍

| 启智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5篇

《爱的教育》它其实就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亚米契斯它在一八八六年所创作完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文字介绍,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精选篇1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将每张每节都把“爱”表现的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致国家,小至父母,师长,朋友的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它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从中使人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真谛。

整部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卖菜妇女、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尤其是那些讲述同龄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隆,他不仅品学兼优,而且乐于助人。当一个同学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站在大街上哭时,他就把自己的钱给了他。卡隆更是个同情弱小、能为朋友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斥骂甚至动手打那些欺负别人的人。他非常爱他的母亲,他会花几天时间给母亲写一封长达八页纸、四周还画上花边的信,作为生日礼物献给母亲。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心的,多么可敬的孩子啊!还有那个年仅11岁的爱国少年,为了祖国的尊严而拒绝施舍(尽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钱);还有为救最低班的小学生而被车压碎了脚骨头的洛贝谛;还有那个既热爱学习、又热爱劳动,把劳动当作娱乐,善于利用时间的可莱谛;铁匠的儿子——泼来可西,他虽然身体瘦弱,但学习十分用功。原来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通过努力获得过赏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还有……这些平凡而朴素的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充满爱,为他人奉献爱。正因为他们的爱,“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精选篇2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意大利亚米契斯着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

这是意大利的一名叫亚米契斯的作家在三年级写的共一个学期的日记,日记里写了每月故事中的人物和在学校的同学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尊重残疾人……的精神。例如,《一个不幸事件》中,罗贝蒂为了救一个快被车撞到的男孩,不幸被轧断了一条腿;《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中的朱里奥为了减轻爸爸写封套的劳累,他准时晚上12:00起来偷偷地写封套,却因白天劳累遭到父亲误解;《伦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弃儿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顾子弹袭击,爬上树侦查情况,不幸中弹身亡……而这些事的思想,都出自同一个思想,同一个信念,那就是“爱”。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去做,去发现。

我记得还在上幼儿园时,看见了一位残疾人,他走路手一拐一拐的,脚也跛了。当时我不懂什么,也学着他的样子走,觉得好玩,结果小伙伴们都笑掉大牙。现在,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没有尊重他,如果他知道,一定会让他心里永远留下这样一道伤口。

在我们生活中,爱是到处都有的。我们也应该学会并做到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尊重残疾人……这样才能做个好学生,还会得到同学、老师和父母的赞许和尊重,这就是爱的强大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爱,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做到。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工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精选篇3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的经典儿童读物)时说过的一段话。教育的爱,从广义上说,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爱事业。从狭义上说,就是爱自己、爱学生、爱老师、爱学校。这种具体到一点一线一面的教育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爱自己”,不论从谁的角度来说都是自尊自强,有向上之心的表现。“爱学生”,是每个老师教育之本,俗话说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孩子。这恰恰是师爱最有力的表达。“爱老师”,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他们不仅有得还得有施,这里的施是指对老师的尊敬与关爱。“爱学校”,学校是教育场所,保护学校的气韵不被污俗所侵,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手记,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他提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他还认为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教育电影,讲述了一个八岁小男孩伊桑富于幻想却伴有学习障碍,这不是成人所关注的成绩和排名。当他惹出无数个麻烦后,被送到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他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库巴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传统教学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尼库巴发现伊桑并不快乐并找到原因,他发现伊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库巴对伊桑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正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看过的人一定又觉得,似乎所表达的又不止这么多。

国内外对于以爱和教育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它们所想表达的内涵无非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作品背景下,教育存在各方面的缺失,家庭、学校、教育工作者等没有用爱来教育孩子,从而影响孩子成长。相反的,若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是物质还有心灵),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一样很优秀。

对于“爱”的剖析,我认为教师的爱是严格的爱,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光爱不严,师生之间打成一片,影响教师最基本的形象,学生会对老师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 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严是指 “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厉”意味着老师态度的强硬、 武断和偏执,会使孩子产生惧怕、 退缩等不良心理。严是指“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要有分寸。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 教师的爱是宽容的爱,理性与感性统一的爱。

“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三尺讲台不言累,一分一秒倾爱心。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让教育与爱同行,苦并快乐着!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精选篇4

《爱的教育》是一部充满智慧的教育类书籍,里面看似平淡无奇的教育故事却蕴含着很大的道理,让人叹服。它内藏着知错就改,内藏着顽皮无知,内藏着明智的爱,内藏着大方宽容……

一开始接触它,我想看看教育家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但我被教育家的智慧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含着智慧的话语在我耳边萦绕,久久不能散去。他们通过教育别人,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来教育我们,这些伟大的教育家是非常可敬的。

后来我发现了我爱上了这本书,并陶醉其中。里面的父母、老师、祖父母都会以道理启发、教育孩子,不怒,不急且不责,这正是我崇尚的教育方法——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

正所谓“每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打交道”,这点我是举非常赞同的。

读《爱的教育》就等于与一个资深的教育家打交道——“他”的每一句话,虽富含有哲理性,但却是人人易懂的俗语,奇妙又有条理,话语如叶脉一样清晰,而里面却暗有深意,令人难以琢磨。

推荐大家也适当看一看,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智慧所在,它就像一座无人问津的宝藏。只要你去挖掘,宝藏不费吹灰之力就呈现在你面前,请相信我。王乐娴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讲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父母、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里面一共有100篇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抄写员》,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又多,父亲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抄文件。小叙利奥眼看着爸爸早生白发,就想帮爸爸抄写文件,多赚点钱。可又因为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来偷偷的帮爸爸抄。就这样,家里的情况改善了许多,而小叙利奥却因为长时间缺乏睡眠而导致上课无法认真听讲,回家也无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气,还屡屡责骂他。小叙利奥虽然很委屈,但还是帮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这个秘密,才知道自己错怪儿子了,愧疚万分。这个故事告诉我我们要孝顺父母,主动分担家务活,让爸爸妈妈多一点休息的时间。

还有一个故事深深触及了我的心。安利柯的同学——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他的心情十分低落,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关心他,同情他,都用自己的行动去安慰他,希望他不要太伤心。小作者的母亲不让他扑进自己的怀抱,就是怕卡罗纳看见了别人都能投进妈妈温暖的怀抱,就想起自己的妈妈经去世而感到伤心难过。妈妈想得多周到呀!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去做,去发现。书里的每一个文字都触动着我的心,让我体会出语言的魅力。邢圣焯

最近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喜欢其中安利柯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安利柯升上四年级后,他被重新分到波尼老师的班里。刚来到这个班的时候,他很不适应,波尼老师的脸上没有一丝微笑,他非常怀念以前的老师和同学们,总觉得学校不如原来有趣和美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老师其实是个非常关心同学的老师,有的同学发烧,老师会摸摸他的头,有的同学犯错误了,老师会鼓励他改正错误,做个好孩子。就这样,安利柯的心渐渐地温暖了,他越来越喜欢这里的一切,特别是波尼老师。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的彭老师,彭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同学,善良的好老师。她很有责任心,我们班新分配了卫生区,老师为了让我们学会如何做值日,每天早晨比我们来的还早,和我们一起一点一点地做值日,老师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情,她总是先做到。班里有同学家里有困难了,老师也总是想办法去帮助他。老师对待班里的同学也总是一视同仁,这让我们感到心里很温暖。生活在这个集体中,我感到很幸福。

从书中,我读了许多个关于爱的小故事,在生活中我又从老师身上学会了什么是爱,我觉得爱就是理解,爱就是付出,爱就是宽容,爱就是鼓励,爱就是等待,我要做一个有爱的孩子,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爱的教育文字介绍精选篇5

童书是一面镜子

童书当属儿童文学范畴,即为了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一般来说具有趣味性、教育性、故事性、幻想性等特点。这本书里提到的20本童书大多数为绘本,多以故事性为主。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他们进入另一种生活情境,与故事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度过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而讲故事的大人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陪伴,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亲子沟通的过程。这可以“帮助大人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丰富彼此的自我认知,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世界”。

作者举了美国作家爱丽丝·奥兹玛《为爱朗读》的例子,3218天的共读之旅,9年多坚持的最终指向,不是考上心仪的大学或者成为作家,而是“在未来分离的日子永远铭记共读时光里彼此的付出”,那是他们一起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也是他们共同的美好记忆。

作为大人我们企图将故事融于教育当中,用故事去教育儿童,但实际上我们首要的是应该教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童书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照见了我们自己。徐莉老师试图向我们表明大人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时是危险的,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地引导儿童,“当大人与孩子的关系不好时,应由大人而不是孩子来承担全部责任。”“有过度操控心的大人,不适合做父母和教师”。作为大人,应该重新认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大人们必须意识到,‘好了还可以努力做到更好’是一种贪婪,大人们苛求完美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甚至侵犯,大人需要主动自觉地后退,然后等待!”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应该引发我们思考,“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也是沈丽新老师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很值得玩味。教育与医学有类似之处,我们常常起到的就是帮助、引导的作用,而真正决定孩子们成长的还是他们自己。

教育是一次奇遇

很喜欢日本绘本作家高畠那生的《一根香蕉掉下来》,故事大体讲了一个装满三车斗香蕉的赶路的小车,香蕉不断地掉到地上,猴子吃了一路香蕉,兔子总是踩到香蕉皮上跌了一路、鳄鱼不停地把香蕉皮放到背上,最后它们都回到了车上。在作者看来,这个故事其实与教育的目标有暗合之处,也的确是这样,教育的目标都是向着真善美的,无论我们碰到怎样的孩子,都是目标一致的,只要我们满怀期待,静静等待,孩子们一定也能像小车一样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教育的旅途中,可能会碰到兔子、猴子和鳄鱼那样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聪明乖巧的,但现实总是无法如我们所愿,有的孩子如猴子那般收获满满,有的孩子如摔跤的兔子总是跌倒,有的孩子得到了我们不曾给予的意料之外的领悟。

对于我们来说,不能简单地去评判,而应该去探索、去分析、去体会各种复杂情况下的要素,徐莉老师说:“你不要因为车斗里是空的就去心疼司机,其实,即便车子空了,任务已然偏离,你也可以像司机大哥一样,接受现实并继续向前走。谁知道后面还有怎样的奇遇呢?”说到底,教育还需要一种智慧和心态,以邂逅奇遇的美妙心态来看待教育、看待儿童,将是一种新奇的、渴盼的、和谐的美好体验,这样的教育就多了些许从容和阔大。所以“带领孩子的大人,必须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保持开放的心态”。

人生是一场关系

关系就是生产力,关系大于一切,关系先于教育。教育为人生服务,教育能助力和谐关系建设。作者通过14个怎么办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大人和孩子关系的具体办法,有助于大人明晰自身角色,树立儿童立场,与孩子建立起相互依恋的关系。

一是信任孩子。作者通过《尼尔森老师不见了!》提出,大人要为关系质量承担全部责任。生活中,我们看到大人有时缺少智慧,有时不负责任,有时过于情绪化,而大人始终以教育者自居,作者提醒我们:“只有被充分满足,孩子才容易学会信任大人,才愿意与大人合作,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同时学会自制和自律。只有安心依赖大人的孩子,才会很顺利地走向自立。”所以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前提。

作者指出,养育类型包括放任型、专制型、忽视型、民主型,我们倡导民主型的养育方式,这会有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而一些家长无法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甚至无意中鼓励了孩子的不当行为,不能给孩子情感支持,都会破坏儿童的内在力量,造成儿童的退缩、隐藏和对抗。她指出:“没有信任的依恋关系作为前提,大人当然无法赢得孩子的合作。”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尽早在自己的人生中拥有被别人全面接受的经历,有了这种认可,人才能够安心生活,采取自己的行动。而父母要做无条件接受孩子、给予孩子极大信任的人,并持续终生,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信任父母,信任父母之外的人,建立自我价值感,表现出自信和自律。”

二是理解孩子。应该说孩子在成长中是善恶并行的,在他们内心中充满了善的力量,也有恶的种子,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激发他们的善性,引导他们通往真善美的道路。而孩子的一切“恶”,诸如秘密、撒谎、偷窃、攻击、欺凌、谎言、性等是成长中的一部分,他们需要学会处理、学会经历。大人要摆脱世俗的善恶判断,要看到其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待恶行的态度是保有而不是掐灭,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内在的力量。面对孩子的情绪要理解、面对孩子的性格要理解、面对孩子的冲突要理解。

三是学会沟通。作者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我要大蜥蜴》中儿子和妈妈的沟通范例,两人围绕是否可以在家里养大蜥蜴进行了10多次深入的对话,这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平等的协商、平等的对话,比我们常见的一问一答好多了,更胜于强硬地拒绝,这样的沟通对于发展儿童理性和情感表达很有帮助。作者提出了5个赢得孩子合作的沟通技巧: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说出你的感受、给予孩子提示、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写便条。这些方法值得我们一用。

这本书是集理论与实践、童书与教育心理学著作、作者亲子教育心得与专业引领为一体的一本有趣有料的好书。童书带给我们认识教育的崭新视角,让我们作为大人不再焦虑、蛮横、伤心与绝望。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人。正如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所说的那样:“只读孩子们的书,只喜欢孩子们的念头;抛开那些成年人的重负,从深深的悲哀中出来。”

36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