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1
读罢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不去,心中难复平静。日记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先生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秋雨先生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秋雨先生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我就这样追随着秋雨先生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2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3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给读者本身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就其作品本身来讲,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更给这部美文以强烈的美感。下面就详细将讲这两方面的艺术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内容可谓古往今来,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这种文化见解包括了作者对历史现象的批评,赞扬等态度)。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可以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
其次,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4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都孑然趋行于人生这段亘古的旅程,在坎坷中涅槃,于荆棘中重生,轻重缓急,酸甜苦辣,在与孤独言和的过程中,所遇见的悲欢,始终无可提防。个体局限性的约束下,你我用尽了全力,只为平庸地度过一生。
虽然如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却莫过于“活出自我”。《月亮与六便士》如是提到,“我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可我更渴望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信仰,在人世的逼仄狭隘下,而依旧跅弢不羁;在社会的框条科律中,而依旧狷狂乖张。
余光中先生便是最好的例证。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先生曾以一怀乡愁穿越故国两万里,用一枚小小的船票,构建海峡两岸久违的团聚;他曾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也曾梦回东海,听听那冷雨;在月色与雪色之间,他曾体味天地第三种绝色,生命末了,他要葬在黄河之滨,终于能够皈依这片热土。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我,终究是要回到这片土地。驻足回首,无穷岁月,不过是洗净了我满身尘埃,还我一个干净轻盈的灵魂。
那积淀下来的,都是无数的人赠予我的慷慨。那筛选出局的,都是每个时代的慎之又慎。
我庆幸啊,中国,我于这片神圣的土地孕育而出。时间果腹,也曾见识过无数荒诞可笑,也曾被滚烫的点点泪水灼烧,也曾被声声质疑包围,也曾被生硬改变过,但是无数无数的过往,终成了成长的步步台阶。
离家的我,是唐朝的出走文化,归来的我,是闪耀的中国文化。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是文化,中国文化!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信仰。以梦为马,去亲吻柔和的岁月,去体察温润时间,去慢慢接近,天地间最本真的美好。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时光中千万尘埃,都会伴随着风远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独的背影。
时光荏苒,即使是有再多的不情愿,但,青春与梦想,都会被时间吞噬,一去不复返。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最终留下的,就只能是满目沧桑,和时光留在脸上的印迹。悲伤,痛苦,在我眼前都化为乌有。我能做的,就只有躺在草地上,望着白云,远去~远去~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5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看到黄州突围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时的心情说给你听,说给大家听。
余秋雨曾经这样写到: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去找他的麻烦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距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在起哄式的贬损,这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当把苏东坡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而又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
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从“乌台诗案”来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压在被告台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中国的独特国情千年以来难道就这样一直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问,又有多少人借着正义和爱国的幌子去指责、污蔑、谩骂、诅咒那些我们中国人本应该尊重并感激的可爱的人。千年过去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些丑陋的东西难道还没有去掉吗?
我想应该可以的……
乌台诗案后,他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端急的溪流汇成了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