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范文 >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

| 小龙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精选5篇)

文学作品的传播是从传播学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出版、译介、改编、阅读和教育等,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传播,文学经典的产生尤其如此。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边城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篇1】

《边城》是沈从文的巅峰之作,被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坛具有重要的地位。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小镇茶峒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美好善良的人性与纯净澄澈的心灵。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包括小溪、河水、雨水等一系列水的意象,以及黄昏、月亮等,一方面很好地串通了全文,使故事成为一个在各方面都极为连贯的整体,另一方面则传达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预示着人物的命运,也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使故事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和美学色彩。

一 “水”的意象全篇经络

“水”是《边城》的中心意象,贯穿着整部作品的始终,在构成故事的经络之余,还渗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使小说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部写“水”的小说,使故事也成为了一个“水边”的故事。

作品开篇就对小溪、河水展开了描述,并将其作为线索引出故事的地点和主角,让水与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和命运融为一体:“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做成的……贯穿着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般在水……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些与水有关的描述展现了湘西特有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突出了作品浓厚的乡土气息,奠定了作品的基调,同时也为“水”这一意象在故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埋下了伏笔。随着情节的起伏,“水”越来越成为了变化发生的标志。翠翠的爱情之路便是在水花跳跃的端午节开始的。在第一年观看龙舟赛时,翠翠与船总的二儿子傩送相遇并心生爱意,那时“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晴朗”,与这片清澈明朗的河水一样,翠翠心中荡漾着对遇见爱情的无限快乐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傩送对翠翠的感觉也是如此。第二年的端午节,翠翠在看龙船时“忽然落了行雨”,而这场大雨把则翠翠送到了船总大儿子天佑的面前,让天佑爱上了翠翠,也使翠翠的爱情之路出现了转折。第三年的端午节,“雨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傩送和天佑对表示了各自对翠翠的爱慕之情,而此时翠翠的心中也如喝水般混乱不已、朦胧不清,不知如何选择。最后翠翠决定心随傩送。天佑心灰意冷,便坐船外出做生意,不料却船毁人亡。傩送因自责也独自出走下桃源去了,留下翠翠孤身一人。河水的千变万化,翠翠的爱情终于也在万般磨难中以失败和悲剧而收场。作品最后仍然是由“水”来决定人物命运、渲染悲剧氛围的。一天,祖孙二人看到低飞的蜻蜓,预见到一场可怕雷雨的降临。第二天一早,“门前已成为一个水沟,一股水便从塔后哗哗的流来……溪中也涨了打水,已漫过了码头……缆绳,也杯水淹没了,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见了”。当翠翠要把这种恐怖的状况以及挺过这场灾难的喜悦告诉给爷爷时,却发现他已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永远地离开了。由此可见,在《边城》这部小说中,“水”这一意象成功地连结了各个分散的情节,使故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它又被赋予了神性,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成为人们命运的支配力量,使人们在水中快乐,在水中感伤,在水中诞生,在水中灭亡。

另外,除了担当情节发展的线索之外,“水”这一意象在小说中还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一种象征符号。一方面,它象征着和谐与生机。小说中有很多对平静、清澈的河水的描述,也有许多对河边人们安宁生活的刻绘,人们在水乡中安居乐业,有些人还以渡船为生,这些片段都展示了“水”对人们的恩泽与庇佑。翠翠在以水为特点的端午节龙舟赛上遇到心爱之人,这也是“水”的象征意义中积极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它则象征着混乱与毁灭。翠翠的母亲因为在河边喝了很多冷水而丧命,翠翠的爱情则在几次与水的接触中越来越曲折,老大天佑因在河水中出了事故而丧生,翠翠的祖父也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离开了人世。这些片段则展示了“水”对人们生活的威胁与摧残。可见,在《边城》这部小说中,“水”具有生命之源和生命终结的双重象征意义。

二 “黄昏”意象――生命终结的象征

在《边城》这部小说中,“黄昏”这一意象也多次出现。但小说中的“黄昏”所要传达的不再是日天相接、晚霞辉映的美好景象,而是作者对人生苦短、随时将逝的悲叹,它的出现将预示着一种毁灭、一种消失,突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黄昏”意象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年端午节龙舟赛上,她刚刚遇到傩送,其爱情找到归属,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再加上龙舟赛在一片火热中进行着,可以说当时的氛围是愉悦的、欢快的。然而此时,“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与爷爷走散的翠翠看到此景,忽然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假若爷爷死了?”虽然这个想法只是一瞬,但也足以给这欢快的情境增添不少忧愁。“黄昏”对于翠翠而言,似乎成为了某种终结的预言者。在故事发展的高潮部分,翠翠听到心仪之人为她唱歌以博取她的芳心,她为爱情即将到来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欣喜。然而,“黄昏”的降临让她又一次想到了与祖父的生离死别,这种念头驱散了翠翠心中所有喜悦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伤感和悲哀。翠翠倍感凄凉,极力想改变这个即将到来的局面却又不知如何去做,便无助地哭了起来。无疑,“黄昏”的再次出现带给了翠翠无尽的惆怅。她坐在屋后的白塔下,看着天空中被夕阳映成了红色的美丽云彩,却无心去欣赏这番景致。她只是觉得自己“好像少了什么”。这说明翠翠此时已经意识到失去爷爷终将成为必然的事实,她也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明白了在命运的面前,所有试图扭转局势的努力终将是微弱和徒劳的。“黄昏”最后一次出现预示了老船夫的去世。雷雨将至,翠翠感到十分惊恐,爷爷坦然地告诉她“该来的总会来”,并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就在这天晚上,他饱含着抑郁和苦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翠翠。 透过“黄昏”这个意象,作者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即人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命运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无尽慨叹,以及对生命的那种深深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三 “月亮”意象――纯洁爱情的象征

月亮是美好的、柔和的、温婉的,在《边城》中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在小说中,当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佑和傩送都表示了对翠翠的心意时,他们决定用男女对歌的方式来一定输赢。对歌的日子选在了农历的

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都是一个月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日子。“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个时候若有人隔着小溪对唱情歌,其意境之美、情意之浓完全可以想见。在纯净皎洁的月亮之下唱歌以表达爱意,足以见得唱歌之人用情之真、用意之切,这爱情必然也是纯洁无暇的。小说中还有另外一处描写“月亮”。“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草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在月光清朗的夜晚,爷爷对翠翠讲起了她的爸爸和妈妈的故事。在月光的烘托下,翠翠仿佛看到了爸爸妈妈之间那种真挚的感情、那种纯真的爱情,心中便产生了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但与此同时,月亮是高高地悬在天上的,人们只能远远欣赏和遐想却无法用手去触碰,因而它对人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月光柔和淡雅,却有一种寒凉之感,所以月亮有时也给人们带去一种悲凉的情怀。同样地,由月亮象征的纯洁爱情对翠翠而言也是遥不可及的,她的爱情也是由悲凉贯穿始终的。她的爱情之路曲曲折折,兄弟二人最终都离她而去,她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她也终究没能得到理想中的纯洁爱情。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篇2】

一、生命本色的美

在谈到《边城》创作动机时,沈从文曾说:“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他在许多文章中,都表现出对生命力的肯定和无意义生命过程的批判。他不断探索他的信仰和挚爱的生命,他发现只有湘西人的生命,才是活得胆大包天和痛快淋漓的,绝对没有拖泥带水的僵态。这里的生命不知道死,死即生,生即死,生生死死。这正是作者在《边城》中所追寻人生理想的终极指向,这一切都是通过描写湘西人的鲜活形象得以彰显的。

《边城》以湘西边境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写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围绕这个故事,对边城富有特色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作了诗情画意的描述,展现了边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和人们美好心景,讴歌了边城百姓淳朴的人性美。

《边城》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古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居乐业。”边城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有老船夫、翠翠、船总顺顺、天保、傩送、过渡的客商、吊脚楼上的妓女等人物。他们都真真实实、活活泼泼地生活着,构成了近似完整理想社会。在这里存在贫富之差,却人人享受着平等待遇。他们依靠着劳动过活,与人为善,以诚相待,没有都市文明的虚伪、污浊、狡诈、自私,只有充溢着原始本性的天性和淳朴品性。

老船夫管理着碧溪咀的渡船,活了70年,从20岁起便守在这溪边,50年来不知来去渡了多少人。他爱这里青山绿水,爱渡船,爱过渡的人们。几十年来,无论晴雨,必守船头。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善良、质朴、忠实,遇到过渡人要付钱时,他便俨然吵嘴似的申明:“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给了钱,老人便用这钱买了茶叶和草烟,草烟慷慨送给会吸烟的过渡客,在六月里,将茶叶用开水泡在大缸里,供过路人饮用。

他宽厚热情,慷慨大度,有时他进城买酒,遇到熟人必请人喝酒。他和外孙女却过着相依为命的清苦日子。却安然自得,其乐融融。在渡船老人身上,体现了美好淳朴的人性美德,这是生命原生态透溢出的生命存在形式之美,也是生命存在形式的本真。他曾告诉翠翠:“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要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佩活在这块土地上!”正是他在自然界中磨炼出来的山水硬朗性格深深地影响着翠翠,使得她面临大老的死,祖父的长逝,二老的不理解和不辞而别等等遭遇,她都能坚强地活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的爱人,也许明天回来的爱人。”可见翠翠是一位天真、活泼、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之女。她对傩送的爱情纯洁自然,丝毫没有受到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而是出自自然的人性,天真的爱,就像山野间盛开的山花,散发着大自然赋于的芬芳,自然真切而又震撼人心,天保和傩送既是兄弟又是情敌,他们俩为爱一个女人却没有忌恨,而是表现出诚挚的仁爱之心,公平竞争,互相谦让的高风亮节。这些人物的仁爱之心,高贵品质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就是作者所要歌颂劳动人民的人性美,生命美的具体表现。

二、爱情本色的美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大部分作家写男女婚姻爱情故事,都遵循男女个性解放,妇女如何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恋爱的原则。而沈从文描写青年男女爱情不落俗套,标新立异地以人本能欲望为前题,自然而然地产生淳朴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性爱,人本能的爱。

翠翠对傩送的爱是忠诚的,坚真不渝的,没有因人事的周折而改变最初的选择。她拒绝大老天保的托媒说情,心始终放在傩送身上,致使大老因情场失意溺死茨傩,二老因对她和祖父产生误会,一气之下驾船下了桃源。她却仍然坚守对傩送的爱。祖父去逝后。她独守渡船等待着那个没有归期的爱人,“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翠翠以一颗金子般纯洁、淳朴少女之心,谱写着人性美的爱情颂歌。

傩送也是一位出色的小伙子,眼眉秀拨山群,为人聪明而富有感情,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矫情,不仗势凌人。他第一次见到翠翠就倾心翠翠,借给老船夫送酒机会,去看翠翠并邀请翠翠,为了他们甜蜜的爱情,半夜里,他遵照当地习惯,很诚实与坦白地为一个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当他面临渡船和碾房做出选择时,他舍弃碾房,愿为爱情守一辈子渡船。他对父亲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许我命里只许我撑个渡船。”话语委婉体现出他爱的分明、爱的忠真、爱的自然。这是边城人民爱情与美的化身。这样的爱才显得人高大,令人向往,让世界为人类所拥有,这正是作者对爱情的彰显,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在旧的封建婚姻习俗束缚下,翠翠和傩送爱情终成悲剧,但是作者一生都在用笔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表达着自己的抗争。他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彻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这种自然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篇3】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创作成熟期完成的一部颇具诗意的作品,结构玲珑剔透,首尾一致完整,情节跌宕有致,人物心理刻画入微。从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生形态及其与生死的交结,可窥见作者的生命观:老船夫的自然老死、翠翠父母双双殉情,以及自然威力之下天保的意外溺亡,这些不同的人生结局以其各异的姿态呈现于小说中,透露出作者回归道家顺应自然的原始主张,揭示了作者视闪耀着人类纯良天性之光的自由与爱情为至高追求,并要敬畏自然的生命观。

小说中渡船老人的一生过得平实素静,就连他的老死也是在雷雨夜中自然而临,在他身上的一切可谓近乎顺应天道。然而,他对于死亡的淡然态度背后那微微的隐忧却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对于老人而言,生命是天赐的,于是,死亡的降临也将会是上天的一种赏赐。他性格温和,随顺天命,生活得踏实坦然,“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①。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之于他,不需要过多地去追溯和探寻,人各有命定,即便是撑一辈子船而依旧生活贫苦,“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②,因为在他看来,能够安分地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赠予,对于如此厚重的馈赠,唯有报之以忠实和坦诚,举重若轻,越是淡然则越是珍重。

然而,在自然里活过七十年的他终究是没能摆脱人事的桎梏,孙女翠翠的人生去向牵动着他的心。老船夫意识深处的随顺天命的人生处世之道,表现在其对女儿未婚先孕而后殉情之事的处理上,他认为“谁也无罪过,只应‘天’去负责”③,故而“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④。他随顺天命,将这种观念奉行了一生,却猛地在生命的终结之前觉察到它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合理,他一贯地“不怨天,不尤人”⑤,但“心中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⑥。正是这种意识上的自我否定与更新,让他最终决定用行动来“对抗”天命,开始主动为翠翠找寻可靠的人生归宿。而实际上,因为后来事情的曲曲折折,老船夫到死也没能如愿,他终究是含着对“人事”的无措而去的。此处,再次揭示了作者回归道家顺应自然的天命观。

自然老死作为生命终结状态令人多了几分接受的坦然,而人自主地走向死亡则又潜隐着另一种人生信念――观照自我,爱惜生命,但也将名誉、爱情、自由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翠翠的父亲作为一个屯防军人,本性中的刚勇使他在“结婚不成”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约翠翠的母亲一同逃去,后来则在维护名誉与坚守爱情的两难境地中,以年轻的生命为代价求得两全,服毒自尽。翠翠的母亲在殉情前起了怜悯之心,忍受着世俗眼光及规矩束缚带来的羞愧,产下腹中的小孩后才步了那军人的后尘。这种将纯洁爱情置于生命之上的态度,全然是人作为有灵性的个体对内在情感需求的观照,大胆真实而毫无作态。越是远离物质与喧嚣浸染,人们越能够自发地观照内心,回归本真自我。正如小说中所描述,即便是被视为特殊群体的妓女们在对待情郎水手们的背弃时,也会“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⑦,甚至于“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⑧,尽管这种方式在理性思维的审视下颇显糊涂,但在作者看来,却认为“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⑨罢了。作者再一次礼赞了人类纯良天性中的本真,每一个生命主体都浸润于宇宙大道之中,心灵是与其最为直接的感应所,顺应内心即是对天命的另一种顺承与通达。

主动的选择与取舍是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和对生命追求的笃定,同时更宣示着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人类生命的脆弱,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珍视生命。大老天保的死,在其父亲船长顺顺及二老傩送的主观意识中无疑是被掺进了人为因素,认为渡船老人对天保说媒之事的模棱态度及拖延是肇因,而实际上,即便是由于说媒未成才使天保决然做出乘船下行的决定,但在河中的浪起船翻也并非能为人左右,自然的力量及其神秘是不可测度的。尽管大自然有时带来的是灾难,如春水高涨冲走民居,雷雨击倒白塔,等等,但在作者的意识深处,对于这种自然力是持有敬畏之情的,对于原始的超验性的东西仍持有内心的虔诚,由“天保”与“傩送”名字中所寄予的含义便可略见一二,一个是为天所保佑着,一个是傩神送来之子,因此,作者在小说中赋予二人美好的体魄及人格品质:“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⑩当地人对于天神的重视本身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但作者也并非完全将人至于这种超验之下,他一面感恩天神,一面也赞美生命个体的顽强,对于出身贫苦的翠翠的成长,倾注了欣喜之心:“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11},在讶异于冥冥奇迹的无限力量之余,更多的是对个体存在的体认与凸显,这表面上看似乎是天意与人心之间存在着某种错位与缺隙,但这也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作者对于生活与生命状态的剖析并反思,一方面经由对死亡的抒写来获得,另一方面则直接体现在对茶峒山城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中。相比于有着曲折故事性的死亡抒写带来的沉重感,后者尤其显得琐碎及闲散平淡,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完整形态。这座小城,沈从文置于其中而同时又抽身立于其边上,将其视为一个生命观照点。

城中人的生活常态是静寂单纯的:“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一分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12},就连戍兵营里也静得只剩下号角声。安分守己的每一天里,淳朴的人们唯一能够将生活往外延伸的,便是把思绪寄托在对已知人事的思索和对未知人事的企盼上。人事仿佛成了这被命定的每一分生活里的调味剂。

作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城外河街则是另一番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客店、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船具锅罐铺、水手职业介绍户等应有尽有。各行各业的运营为小城的一角增添了一分别样的喧嚣,然而,就连这些店家都是鳞次栉比且“莫不各有一种地位”{13},在喧闹之中又是各司其职,忙而不乱,甚至在人际往来之中彰显着其有序的功能地位,使得小城的生活又添置了一分每个人均可得到的安定感。即便是作为特殊行业而面向商人及水手的妓女们也是切切实实地尽着职业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14}。在这边城的商业地带里,凝聚的并非铜臭味,上演的也并非行业间的相互倾轧,而是源自安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

小城日复一日安静地承载着淳朴人们的简单生活,一切如其所是,人事的纷争与爱憎也未曾被放大,只是隐隐地如同云雾般缭绕在人们的每一个日子里,轻轻飘来而终将散去,而留下的永远是那青山绿水间的淳良之风。

死亡作为生命的断裂点带来的反思是沉重的,但作者轻轻透过人们的日常平凡生活也能够窥到人世百态。寂静中隐含着喧嚣,安定中也潜藏着不安分,但这一切都为这个带有梦幻色彩的、包裹着道衣的边城小镇所含融着。作者在人生百态中有所取舍地建构着心中的小庙,也阐发着最合乎其理想的生命观。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篇4】

沈从文的《边城》的确写得很漂亮,把小说当散文来写,意境非常美。

看过《边城》的一些介绍,其中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把整个时代都写出来。但作为一般的读者,我承认自己没有办法看得太透。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大学生边城读书心得【篇5】

《边城》表现了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它展现出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对于《边城》中人性美的赏析,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获得文学美的享受。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沈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爱。”施蛰存如是说。《边城》描绘了一幅作者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生活无形中就构成了一幅图画,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作为图景,有永不褪色的鉴赏价值,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一种悲凉,无奈。这画是优美的、精致的、绚丽的,它蕴含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中就有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一个近乎“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他笔下的湘西是这样的: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倾吐爱意;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活动,“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在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边城的人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淳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在《边城》里,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的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此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轻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而更让人称奇的是那只黄狗也格外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初读“湘西系列”的读者可能对主人公翠翠父母殉情颇感费解,可是在湘西“情爱的表现往往是强烈而悲剧性的,偷情就偷情了,被人杀掉也就杀掉了,感情至上,视生命为粪土,这种情况较多”。翠翠父母的殉情并非由哪个人或哪种权势所逼迫。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善良人们的悲剧性格――因善而犹豫不决,因善而有所顾及,因善而伤害自己。刘西渭说:“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善良,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边城》开篇,作者就将这因善而引起的悲剧徐徐拉开了帷幕。在这远离文明的封闭小城,一群自然率性的人们因善良而丢失了自己。

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雨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爷爷逝世,她悲痛但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爱人的归来。这展现出她性格中坚强的柔美,柔美中的坚强,她怀着希望与命运抗争。外公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唯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既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这些人物无不充分地展现了世间的真善美。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是奸邪之徒所致。

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

《边城》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32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