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非遗作文

| 启智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其实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中国非遗作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篇1)

三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才算认识了鼓词。

那天,我隔着老远便听见一阵敲敲打打的声音和一个温州腔调的女音。怪难听的。但外公却闭着眼,轻摇着头,做陶醉状,忘乎所以。我有疑惑,便问外公这是什么,外公一睁眼,似乎来了劲头,开始侃侃而谈。

外公现在听的,是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啊,本是盲人表演的,历史有很久了。”我聚精会神,深入的了解了它。这些盲艺人中流传着祖师爷的说法,他从小就是个“文艺青年”,眼睛瞎了后,便教盲人鼓词。渐渐的,我对这温州鼓词也有了敬意,这些盲人的痛苦,无处可说,只能靠鼓词一舒忧闷,以美好坚强的心灵迎接这个世界。

我转而看向外公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个着红衣的短发女人正对着四五个乐器敲敲打打。

“在中央的这个乐器是牛筋琴。”

牛筋琴,顾名思义,所用的弦是牛筋做的.。短发女人此时正挥动着双臂,敲、弹、拉、捺、划。我一个外行人,是看的眼花缭乱。但仔细听,似乎只有那么五个音。大概是宫、商、角、徵、羽。

“怎么样,好听吧。你用心听,就会有一种韵味的。”外公那张黄褐色的老脸上顿时浮现出骄傲的神态。

确实如此,这五音组合起来,本就是挺好的曲子,再加上牛筋琴的作用,乐音变化无穷,节奏感强。起初是浑厚,大江东去,势不可挡。突然,那音便没了声势,凄凄艾艾,低回婉转,似琵琶女哭诉哀思。但这曲子大体上还是粗犷的。这位短发女人也能把持得住,能张能收,妙哉!不仅是如此,那地道的温州话,吐词圆润清楚,模仿出各种声音,仿佛让人亲临故事现场,给人以亲切感。

“她在唱什么曲子呀?”“《陈十四收妖》。”

外公闭上眼不再说话。我继续听,便知道这个故事是讲陈十四历尽千辛万苦,最终降妖。这故事虽然老套,但却有着我们中华民族淳朴的善恶信念,有一种精神文化内涵,再加上这鼓词的美感,自然也就听得津津有味。

而后,我又了解了许多。牛筋琴,纯手工制作,造型、音质与功能皆得到曲艺专家的肯定和赞赏。但这般好的乐器,也因文化冲击而渐渐没落。工匠流失,传承乏人,这一切都让我有些心痛。

“我年轻时候,有个朋友便是这行的。他练的是平词,很苦,时常端坐椅上,左手拿着筷子,敲奏琴、鼓、梆、锣,增加表演的气氛。他一个人得表演五六个角色哩!”吐字要清楚,神色也要符合角色,人物刻画得相当逼真,这确实难!

“那人呢?”

“走了......”一种莫大的悲哀从我心中升起。这些老艺人们,从小开始走,走着走着就散了,温州鼓词,若没有后人传承,一夜之间,便会化为灰烬。

着实,接触温州鼓词的人少之又少,就连我一个本地人,也是刚听说。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犹如一只即将离开的蝴蝶,需要我们伸开双手,将它留住,别让它非得太远,没入茫茫夜色之中。

耳边,鼓词铮铮,一首挽歌。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篇2)

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报告厅里进行了社会实践拓展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校长讲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并安排了具体的程序。我们班安排到的是去乐清青少年宫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我们准时坐上大巴车,说说笑笑中,很快就到达目的地,我们直奔三楼的乐清市非物质遗产馆,刚一踏进门里,就看到墙上龙飞凤舞地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大字,可真气派啊!

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漂亮的土黄色工艺品。与我们一起走的解说员姐姐介绍道:这是黄杨木雕,是著名的浙江三雕之一,被誉为华东一枝花,许多雕刻家都想求而难得,是珍宝中的珍宝。大家再看看,里面还有用榆木做的呢!我心生疑惑,为什么呢?姐姐看出我的疑惑,就解释说,因为黄杨木太珍贵了,目前只用于小物件的雕刻,大物件会用榆木或樟树木。原来如此!

我们继续向前前,看到了一只超大型的龙首饰龙,龙身上还有五层楼阁,上面有70多个亭台,300多个人物造型。龙身还有木制齿轮的转动装置。所有的人物栩栩如生:艄公摇橹、农妇织布组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风土画卷。我和同学一起转动齿轮装置,只见上面所有的小人都转了起来。亭台里面还有一个舞台,舞台打开时,四壁上都是些细纹刻纸的作品,这也是我们乐清特有的文化遗产呢!里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有趣极了!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些金漆圆木作品,它们集镂、刻、镌、漆于一身,做工精细,色彩丰富,看得我眼花缭乱。旁边还有两个微刻,就是在一个蚂蚁大小的玉石上面刻上各种图案,我们观赏时,还要用上放大镜呢!咦,那不是我们二年级做过的扎染吗?看到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再对比我做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智慧的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因此而骄傲、自豪!我们更要保护好这些智慧结晶,并发扬光大!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利津,利津最著名的广场是凤凰广场。一提起凤凰广场,许多人都会连连赞叹起来。

凤凰广场的最南端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嘴里衔着一颗金光闪闪的宝珠,象征着利津的经济发展飞速提高,那鲜红的颜色,代表着利津人民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再往北走,喷泉池展现在你的眼前。四边的四个大球,是四个映光灯,每当星期六的晚上,喷泉的底部会喷出一束束水流,大池子下面的彩灯映着泉水,泉水立刻变成彩色的,那彩灯就像一个魔术师,一会儿把泉水变成红色,一会儿变成绿色……为凤凰广场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往西走,一根根霓虹灯矗立在两边,夜幕降临的时候,霓虹灯变化着多种颜色,五彩缤纷,令人刮目相看。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八块雄伟的大幕碑,上面雕刻着凤凰广场的历史,利津黄河尾宫,渤海之滨的神来之笔,一点也不夸张。

使劲往东走,你会看见一排健身器材竖立在这里,每当夜幕来临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这里休闲、锻炼身体。健身器材的东边是一座座彩虹桥,夜晚,彩虹桥上的一排排彩虹灯就会放出绚丽夺目的光芒,把原本普普通通的小桥装扮的漂漂亮亮。不愧是有个彩虹桥的昵称呀!桥的下方是条小河,初夏时机,荷叶就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凤凰广场是利津的心脏,它是利津县城的标志和象征。我爱家乡的凤凰广场,你永远是我们利津人的骄傲!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篇4)

美不美,家乡的水;亲不亲,家乡的人。是家乡的山水,滋养了我们,是家乡的亲人哺育了我们,更是家乡的文化熏陶了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它濒临黄河,背依太行,这里没有桂林甲天下的山水,也没有北京多不胜数的文化古迹,但这个城市却孕育出了她独有的文化。她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司马懿的故里、四大怀药的产地——河南温县。

一提起温县,大家首先会想起太极拳吧!因为太极拳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大多数人都认为太极拳很简单,只要记住招式就可以了,但我却想说:“不完全是这样的!”。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看见街上每天三五成堆的人在练太极拳,便非常好奇,一时兴起,便让爸爸教我打。刚开始还兴趣盎然,但到了一星期之后,我便觉得非常苦,非常乏味,便不想继续练下去了。爸爸见我这个样子,便生气地说:“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与顽强的信念,不只是打太极拳,做其他事也是这样。”我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太极拳教了我做人的精神。

在我们温县也有许多的名人,司马懿就是其中人尽皆知的一位,他是三国时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他成功的两次率军对抗诸葛亮北。

伐和远征平定辽东。至今,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尤其是他留传给我们的司马得胜鼓,每当逢年过节时,街头巷尾的鼓声总是震天的响,把农民们丰收的喜悦挥洒的淋漓尽致。

温县还有远近闻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我国最早的药物经典《神农本草经》中把四大怀药都列为“华药瑰宝”呢!它们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我们的铁棍山药更是现代家庭保健营养的佳品,有着“补肾之王”的美誉!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温县,了解温县文化。我作为家乡的儿女,我爱我的家乡,我更期待着家乡的文化能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最美中国非遗作文(篇5)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被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被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了。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在世间消失。因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做的。

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在特定场合不应目中无人地放肆,要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生活的常态。如果在公开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

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

315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