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作文
2023兔年春节作文6篇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兔年春节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兔年春节作文1
【此心安处是吾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至春节情更浓。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国人对春节的情怀始终不会改变,这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情感。此时,在外之人对家的思念会愈发强烈,每年春节在华夏大地上演“回家过年图”让人感动,所有你能想到的出行方式都会成为回家途径,千万里不管路途劳累,只为团团圆圆,和家人共同吃上一顿年夜饭。
但是,今年,这内心的归属却被无情的新冠疫情打破。河北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地也出现疫情多点散发现象。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先后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贵州等。
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有效途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地过年”从小了说是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健康,往大了说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明白,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武警战士和无数志愿者等人员也放弃了回家,第一时间冲向防疫一线。此时,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把“小我”融入“大我”的时刻。“就地过年”就是不给国家添乱,就是对家人健康的负责。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倡议“就地过年”难免会让在外人员感到一丝失落,毕竟在外一年就等春节回乡与家人团聚。当地政府和家乡地政府不能发了倡议了事,还要制定出人性化、可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要做好无法返乡人员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保证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能过一个祥和的春节,让在外人员安心。用工企业要做到全方位关爱,可采取停工不停薪、提供春节必须物品、年后带薪休假等多种方式“留人”,同时对有工人宿舍的要做好消毒防护。人不回家,一样过年。可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向亲朋好友送上祝福,表达感情。
此心安处是吾乡。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你都是英雄,党和政府不会让一个人孤独在外,只要全社会共同携手,做好自我防护,少流动、少聚集,同样可以暖心、开心过好春节。
兔年春节作文2
一提起春节,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便浮现在眼前……
“嘭——嘭——”响亮的炮声和孩童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炮声响彻云霄,笑声不绝于缕,成了除夕夜一抹别样的风景。看,孩童们有的捂着耳朵,怯怯地站在远处观看;有的则撸起袖子,小心翼翼地点火;有的抡起手臂,甩着烟花;有的左躲右闪,伶俐地穿梭在烟花爆竹中……一阵鞭炮声过,蓝白色的烟气袅袅腾空,继而渐渐消失在藏蓝色的幕布中。
我摸出竹炮,瞬间点燃,朝哥哥的方向扔去,刚好落在哥哥的脚边,猝不及防的一下,哥哥吓得后退两步,我则躲在黑暗的角落一阵匿笑。哥哥也不甘示弱,拿出一颗“雷王”点燃引线,朝我扔了过来,我则一溜烟儿闪没影了,空留哥哥一阵呼喊。疯玩之后,口袋里的竹炮早已空空,心中却异常满足。
“吃饭啦!”母亲从厨房窗户里探出头来,喊了一嗓子。我们像机器人接到指令一样,一起往家冲。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打开房门的一刹那,菜香弥散开来,直探鼻孔,冲击着味蕾。我顾不得许多,迫不及待地洗手净面坐在餐桌上。
餐桌旁,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早已经坐好,我们这群疯小子疯丫头的到来让餐厅更加热闹了,大家挪着凳子,互相让了让,围桌凑在一起,气氛更加温馨。餐桌上的菜肴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都是全家人各自大显身手,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一边品评大家的拿手菜,一边家长里短的随意聊着天,屋子里弥漫着欢喜的空气。
年夜饭吃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磕头。兄弟姐妹们三三两两地在长辈面前跪下磕头,并送上几句精心准备的祝福语。长辈们则笑逐颜开的示意我们起来,并给每人发一个大红包。我们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贼溜溜地窜到一旁打开红包,难以掩饰内心的快乐。数着手中的红票,内心则盘算着何时去买那些心仪已久的物什。
一兜竹炮,一顿年夜饭,一份红包,成为春节的代名词。年年岁岁节相似,相同的是我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氛围,不同的是祖辈父辈日渐老去的身影和我们难以磨灭的成长印痕……
兔年春节作文3
@所有人 春运今始 防疫须知get到了吗?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春运开启第一天,返乡大军渐成洪流涌入陆海空各大交通枢纽,各地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在此提醒大家务必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做好个人防疫,平平安安回家、高高兴兴过年。
回家的路上做好防疫,平平安安归来。国家卫健委明确,从1月28日春运开始至3月8日春运结束共40天,三类人群(省外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设区市返乡人员及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需要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同时,国务院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对需要返乡的人员实行乡采样、县检测,检测机构要在收到样本后的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拿到检测结果为核酸阴性的人员方能返乡,返乡后要接受当地政府网格化管理。“回家道路千万条,安全防疫第一条”,在回家路上一定要全程佩戴合格的口罩,有条件的可随身携带速干手部消毒剂。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与他人面对面相对;使用或接触公用物品后,立即洗手。做好回家路上的防疫是你自身安全的保障,你的安全归来则是全家人的安全保障。
走亲访友中做好防疫,高高兴兴团聚。对于低风险地区,走亲访友也要做好个人防疫,要做到“三不三要”:不握手、不近谈、不聚餐,要戴口罩、要一米距、要速消毒。疫情之下,没有人会说你“矫情”,也不会因之而冲淡了友谊,反而会觉得你是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任的,是值得信赖和靠谱的朋友。中高风险地区则不要走亲访友了,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千万不要让走访给予病毒可乘之机,那样会使访友变成“害友”,使好友成了“损友”。各地政府也在提倡春节尽量别聚会,少一次亲友团聚,就少一点疫情感染的风险;多聚一次餐,就徒增一次风险。各地政府也有结合地方实际提出的具体要求,大家务必遵守。农村地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公共场所落实好不聚集、戴口罩、勤消毒等防疫相关规定和要求,乘坐交通工具要配合体温检测、扫码查验、对号入座、佩戴口罩,等等。春节拜年,不就是祝福亲朋挚友健康幸福吗?只要心意到了,不上门又有何妨?“少吃一顿饭情谊不会断”,保护好彼此,就是互送最好的“福”。
过年是全国人民普遍的节日福利,让我们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做好返乡和走访关键环节防疫,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合家团聚吧!
兔年春节作文4
记得小时候春节是一年来心里最盼着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有很多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和邻居家的小孩到处去玩、可以去走亲串友。春节也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时候,我的家乡----被誉为“鼓子秧歌”之乡。
腊月29下午7点左右是驱赶“年兽”的时候,那时候的春节最愿意干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传“年兽”当年就是被“福寿禄”三星用“炮竹”吓跑的,所以每当过年都会有放“炮竹”这个风俗。
每次过年赶“花花集”(腊月25)都要跟爷爷要一堆鞭炮,买回家之后不等正点,我们那些小子就开始放响了,村里鞭炮一响浓浓的年味就有了,比谁家买的鞭炮多,谁家买的鞭炮响,那时候虽然害怕鞭炮,但是还是愿意玩。
腊月25,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买菜、买响、买对联、买
年画、买灯笼、买新衣服之类的东西,还要扫屋子。新年新气象
要除旧迎新,把屋子里的灰尘都打扫干净,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样,看着就舒服。
腊月27、28,也是我们村里这些小子最喜欢的时候,这两天家里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点心之类的,准备过几天伺候亲戚,这一天还要把对联贴上,大门和屋门都要贴上,买的漂亮的年画也都糊上,漂亮大红灯笼也都挂在大门外。这两天也得理个发,然后去澡堂子搓个澡,除旧迎新除掉过去一年身上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腊月29晚上就热闹了,这天晚上要“摆贡”每户家里都端几样好菜来上贡,摆贡要摆三天,贡位写着玉帝、灶王爷、财神爷啊,再点上香,然后全家人全了烧纸、磕头,这样贡位就摆好了。上完贡就是自由时间了,叫上自己一个院里的兄弟姐妹凑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喝着酒,外面有放烟花和鞭炮的,浓浓的过年气氛这时候是最浓的时候,当“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敲跨年钟的时候,这时候改下饺子吃水饺了,这时候通常每家每户都会放烟花。
初一是挨家挨户在村里拜年的时候,那时候记得跟着大人去挨家挨户的转,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别多,老姨们都凑到一块去拜年---热闹。
在我们家乡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宵节”这一天的表演节目,但是大家都会之前准备准备演练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亲戚就可以训练鼓子秧歌了,同一个镇上的每个村子都会出一支秧歌队伍到镇上比试一下,然后到县上和市里去表演,表演节目有打鼓、打锣、打叉子、踩高跷、顶伞、挑货郎、扮小丑、猪八戒背媳妇、耍伞、炮手、举旗等,众多闹元宵节目。那时候卖小吃的都会跟着秧歌队伍走,卖甘蔗的,糖葫芦的,卖酸楂的等,这时候是我们这些小孩最高兴的时候。
记忆中的春节都是浓浓的过年气氛,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的搬上了楼房,想做的这些事情也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变,“花花集”也慢慢的变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饭从家里也搬到了饭店,大鼓、叉子也换成了音响,孩时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现成的了。。。。。。。。。
兔年春节作文5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我是生长在苏北农村的一名85后,这首童谣里描述的春节是我从小经历到大的。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春节总是令我向往的、怀念的,是深藏在记忆深处抹不掉的。回忆起小时候的春节,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写春联、蒸馒头和守岁了。
太爷爷生前任过私塾先生,喜欢写毛笔字,方方正正的正楷字远近闻名。时至今日,老家的房子上还留存着太爷爷写的“自力更生”四个大字。小时候一到春节,家里就十分热闹,十里八村的庄邻提着红纸登门排队找太爷爷写“门对子”,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联。这个时候的我总是最开心的,因为来的人都会带上瓜子、花生、糖,我的口袋总是装得满满的,这样自豪且快乐的春节氛围一直延续到我小学毕业。后来,随着春联的商业化、多样化,很多人把写春联变成了买春联,在我记忆中春节的年味也逐渐冲淡了不少。
除了写春联,过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蒸馒头。我们家在村里是个大户人家,全家老老小小加起来有十来口人,过年蒸馒头在我们家算得上是一件体力活,需要全员上阵。作为家里的孩子,我们的任务就是玩面团,太爷爷会拿出他的看家本领帮我们捏面人。太爷爷捏的面人惟妙惟肖,成了我们家孩子到外面炫耀的资本。奶奶的手非常巧,蒸出来的馒头既有外貌更具内涵,软糯香甜的红豆馒头是奶奶的拿手活。记得小时候,我们家总是村里第一个蒸好馒头的人家,奶奶也总是把蒸好的红豆馒头送给邻居品尝,然后带着大家的一致认可高兴地回家。
守岁,顾名思义就是“熬年夜”。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通宵守夜,边包饺子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记得当时看的还是熊猫牌黑白电视机,通过电视,我们获取了很多童年的快乐。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并没有因为黑白色彩而削弱记忆,反而对倪萍、赵忠祥的主持,对赵丽蓉的小品更加记忆深刻。小时候觉得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每一个节目都很好看,聚精会神的我甚至可以把小品里的每一句台词都背下来。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母亲会洗上几枚硬币,有1毛的也有5毛的,随机包到饺子里。在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时候,冲着硬币,我们吃饭的速度会比平时快好几倍,因为儿时的我们相信:吃到硬币可以幸运一整年。
小时候的春节年味很浓,仪式感也很强。从腊八开始,每家每户都会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过年任务。贴春联、放鞭炮、发压岁钱都十分讲究。整个春节的战线会拉得很长,七大姑八大姨似乎要家家走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因为过年这一特殊的节日而得到进一步升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是那些富含美好寓意的祝福会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
兔年春节作文6
【在年味里守望乡愁】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过年又好耍,瓢羹(勺子)舀汤汤,筷子拈戛戛(肉)……”前几日,我与住在乡下的母亲通电话,临结束的时候,侄女在电话那头给我朗诵过年儿歌。甜甜的童声带着浓重的乡音很动听,恰到好处地将我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情发酵,我忍不住泪水涟涟,不禁回忆起前几年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学校一放假,我就购了车票,急切地往老家赶。
我的老家在渡槽村魏家湾,它位于四川省遂宁市的桂花镇。那里有我的童年和少年。
忆儿时 年味趣事多
20世纪70年代末,家乡还很穷很落后,每一个人都在为温饱而努力。
记忆里,吃一次腊肉,添一件新衣,成了我们一年里最美好的期盼。过年的时候,腊肉成了最显眼的美食。经过柏树枝的熏制,一片片腊肉晶莹剔透,夹一片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香香的、脆脆的,十分过瘾。
那时候,庙会很热闹,扭秧歌、踩高跷……四面八方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我个矮看不到台上表演,就爬上树,骑在树桠间与大家一起呐喊。
而正月初一,是我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早上,大家都要吃汤圆,还有一枚鸡蛋,小孩子可以得到几分到几毛不等的压岁钱。在傍晚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晚饭都没吃,就邀约小伙伴一起,翻山越岭到离家二十里外的村子看电影。电影散场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我们又冷又饿,翻山越岭往家赶。途中,总有一些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冬水田里,但大家谁也顾不了谁,拼命地往前赶路。落水的孩子只好自己爬起来,边哭边追赶。
回故乡 一家团圆话发展
故乡很美,蓝蓝的天空盛开着朵朵白云。村口的黄桷树仍然枝繁叶茂,在轻风中舞动着。一条明如玻璃带子的小河倒映着山脚下一座座农家小院,比画里的景色还漂亮。
走在故乡任何一条小路,我都有一种亲切感。如瀑的阳光,婀娜的山湾,潺潺流淌的小溪,它们时时调动我的情绪,我整颗心都愉悦了起来。
母亲知道我们要回家,早早地站在院前那棵山楂树下守望着。她已近九十高龄,很庆幸她身体还健康。
母亲知道我喜欢吃水饺,一刻也不肯停歇,理菜、剁馅、调料,她亲力亲为,连大嫂帮忙也不肯。看着忙碌的母亲,我的鼻子有些酸酸的,终究没有忍住,泪水涌了出来。
团圆饭很热闹,亲戚好友坐满了屋子。虽在乡村,食材却很丰盛,家里养的鸡鸭,自家地里种的蔬菜,还有塘里养的鱼,经过家人精心烹饪,味道极佳。
餐桌上,大家的话题聊到了发展,谈到了老百姓的好日子。最激动的要数二哥了,他一脸自豪地说:“我们乡里头的人原来走的是烂泥路,吃水靠肩挑,煮饭烧柴火。不过现在好了,你们看看嘛,咱们农村的面貌变好了,一拧水龙头就流出干净的自来水,一扭灶上开关就燃起蓝色的天然气火焰,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交车还开进了村里。”大哥接着说:“是呀,是呀,国家政策好哦!还有医疗保险,让我们的健康也有了保障。前些年我得了矽肺病,开始的时候很气馁,觉得生活无望,后来我们家被确定为扶贫对象,我不但治好了病,还脱了贫。现在,我们家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一年有好几十万的收入,生活好着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满心都是喜悦,满脸都是幸福。“对啊,现在的中国确实让我们骄傲!高铁让我们回家的路不再遥远,嫦娥四号让中国人的嫦娥奔月故事更加美丽……”我补充道:“所以呀,只有国家富强了,社会和谐了,才有咱们老百姓今天的好生活。来来来,端起酒杯,我们一起祝福国家越来越好,一起祝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干杯!”
正月初三,魏家湾举办了庆新春坝坝宴。这一天,魏家湾的男男女女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
湾里一派喜气洋洋,树上挂着大红灯笼,老年秧歌队在池塘边的广场上表演节目,年轻的姑娘跳起了时尚的拉丁舞,吸引了许多人围观。
十二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家纷纷入席。席间,大家彼此都很热情,握手再握手,问候再问候。他们中有的是我的长辈,有的是我儿时一起游戏的伙伴。在祝福声中,我喝下了家乡的亲情,体味到了家乡的甜蜜。
春节习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