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读后感感受11篇

| 云霞

著名诗人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认为只有这三到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个“手到”,做到“四到”才能读懂书。下面小编带来的初中生读后感感受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1

每次都听到同学说《猫王》特别好看,我就去书店买了一本回家看看,封面是一只黑黑的猫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远方,给人一种敬畏感。我一看封面,心中不禁想封面都这么可怕,内容肯定不好看,于是随手翻了几页,没想到,它竟如吸铁石般深深的吸引着我往下看。 图米国是一个猫的国度。老猫王有两个儿子,但是他对大儿子白布拉特别偏爱。这在小儿子黑布拉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嫉妒的种子。谁知,长大后的兄弟俩同时爱上了猫美人巴奇拉,而巴奇拉最终选择了哥哥白布拉,这让弟弟黑布拉产生了报复心理。巴奇拉为白布拉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左黄拉和右黄拉,这更加激起了黑布拉的嫉妒之心,于是他和野猫国的国王康基杜勾结起来,成功篡夺王位。就在这危急关头,巴奇拉的好朋友奇果拉把自己的儿子乔装成左黄拉的模样,将其救出。但黑布拉马上看出了破绽,于是带上兵马一路追杀左黄拉,左黄拉如有神助,逃跑的路上霎时间土地翻转,助他逃出了黑布拉的魔掌。不可思议的是,猫鼠可以轮回,左黄拉偶然来到了鼠界,并幸运地结识了一只名叫“贼”的小老鼠。善良、勇敢的左黄拉和他的朋友们在猫鼠两界叙写了一段恢弘的成长史诗……

猫王新的写作手法会让你看得耳目一新,因为融合了古典神话和欧美经典童话的元素,但细读,又似乎找到了一些中国古典小说的技巧,但最吸引人的是故事里诠释着经典儿童文学“成长”的主题,两个猫儿子,一个自然顺利地成长,并轻易地获得幸福;另一个却剑走偏锋,在幸福快乐的反面费尽心机,这是常用的对比手法,但作家赋予了这部长篇幻想童话以成长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新选择。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2

记得去年的暑假里,我读了这样一本书,名字是《断剑》。还记得其中一句让我们很受益的话: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当不成将军。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对父子一同去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是马前卒。一阵号角声响起,父亲交给儿子一个箭袋,里面插着一支箭。父亲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大无穷,但千万不可取出。”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无比,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强烈的欲望驱使他拔出箭,他惊呆了。一支断箭出现在他眼前。带着一支断箭作战,支撑他的意志如失去支柱的房屋轰然坍塌。最终他惨死与乱军之中。

有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不相信自己,让别人决定自己。有人说:“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于是闭目塞听,在错误的泥潭种越陷越深。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看似是不可统一的矛盾双方,但二者却有统一的一面,他们正如我们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他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带别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是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别人,更要相信自己。这些种种都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在迷茫的时候,也要学会相信别人,只有懂得相信,懂得自信,你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3

逆境中的人,若不言败,则能胜天;若放弃,则无出头之日。

———题记

有一篇名为《命运》的文章,令我受益匪浅。这篇文章中的两个人物:成功的企业家和乞讨者都是盲人,都是在同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眼。只是因为两人不同的信念,令他们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截然不同。

是啊,很多人认为,命运就像一个齿轮,它不停地运作着,操纵着人的一生。其实不然,中国有个成语:人定胜天。其意就是人的智慧和力量,一定可以征服自然,可以征服命运。在我眼中,只要在逆境中永不言败,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贝多芬,一个著名的钢琴家。在他事业有成之时双耳失聪了。这对于一位钢琴家来说,可谓是天大的打击了。可他并没有退缩。他谱写的乐章至今仍被人们所传诵,他那“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仍回荡在人们的心中。诺贝尔,举世闻名的化学家。他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社会的前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研究与发明的过程中,一次爆炸炸残了他的父亲,炸死了他的弟弟。可他并不放弃,忘我的研究、工作着,才有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还有无数像贝多芬、诺贝尔这样的人。他们遇到困难永不言败,像旗舰去长风破浪,像利剑把困难斩断!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有的时候知难而退也不是过错。是的,这确实不是什么过错,但是祖国、世界的发展需要那些知难而进的人,需要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希望,我们应该培养着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应该知道只有靠自己努力奋斗才会有好结果,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携手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吧!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4

宽容,是在别人冒犯了你时,你释然的原谅,每一声“没关系”都蕴含着理解的温暖……

宽容似金,一语暖人心;

宽容如药,帮人将错误洗清。

涅莫夫的宽容,在我们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值得称道。

连续的腾空抓杠,高难度的完美表现,仅仅是落地时的一个小错误,竟只得到了9.725分。涅莫夫似乎有足够充足的理由义愤填膺地呼吁观众为他讨回一个公道,讨回一个令他满意的分数……可他并没有这么做。9.762分迫于压力,裁判重新打了分。可0.037分的微小分差怎能使观众满意?于是场下的嘘声更响了……

面对观众一次比一次响的嘘声,涅莫夫完全可以利用观众,使自己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可他并没有那么做。换了别人,大概会越发不可收拾了——这样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记住,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不饶人,不是含着什么多好的意思在里面的,而人类有时就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为什么要那么得寸进尺呢?为什么非要一直做到令人厌恶才肯罢休呢?一切忍一忍就可以过去,笑一笑就能够化解。

一笑泯千仇。

不是要你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是要让你学会谅解别人的错误,不要要求别人什么都完美。忍,是要让你对所有一切都有一颗平和、尊重、理解的心,这样的忍就是宽容。宽容似金,可以为你留下一个良好的口碑和令人称赞的人品。宽容如药,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以及卑鄙的芥蒂。

为什么要拒绝宽容呢?白岩松说: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宽容会使你变得随和,让你把一些别人看的很重的东西看的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

选择宽容吧!一旦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快乐!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5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讲述了贝多芬生活上的种种困苦——贫穷,爱情的幻灭,及对音乐家而言致命的耳聋,也讲述了贝多芬对革命的热情,对美好的坚定不移的追求以及坚韧不屈的乐观。但这次,我想说说贝多芬激烈的情感,黑白分明的性格。

作为令人敬佩的艺术家,贝多芬激情澎湃,至情至性,令人尊敬。正如他的作品笔记和书信中表现的那样。因为艺术家本身就需要倾注于大量的情感到作品上,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算得上是优秀的甚至是伟大的,所以便也造就了情感色彩非常浓烈的贝多芬。我很欣赏这样的激情澎湃,正因他的激情,世界才会被绘出如此绚丽的颜色。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率真的人生态度。但他的至情至性、和暴躁,使得与他不相熟的人皆以为他是孤傲、粗鲁、阴郁。当他的保护人和朋友们死的死,被捕的被捕时,他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了。因此他的晚景凄凉是必然的。

贝多芬的至情至性让我想起一部小说里和他截然不同的一位男主角。这个男主角他一生中没几句话是由心而发的。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官场老油条,玩诡计时毫不避忌阴狠的手段。但是他死死地维护住了家庭的富贵平静和温馨。

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至情至性的;而另一种是违心的,为家庭利益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贝多芬愚蠢,也不能说那位男主角虚伪。因为他们只是坚持的东西不同,利益的出发点不同罢了。像贝多芬他喜欢热爱音乐性格坚韧,所以哪怕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在他看来只要能与音乐相伴,与命运做了抗争,他就是幸福的。而在那位男主角看来,只要能看着自己的家庭温馨快乐和睦就是幸福,因此他不在乎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守护它。所谓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便也如此。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6

今天我把《红岩》这本小说读完了。这是一部反映革命历史的极具教育意义的红书。

江姐和许云峰等等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回想他们在狱中坚贞不屈地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每一个故事,无不使我震撼心弦,心情许久都不能平复下来。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觉得在小说所写的多位英雄中,江姐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描写她在狱中与反动派斗智斗勇的故事最为精彩,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她在狱中面对残暴的敌人仍然坚持真理,不屈不挠,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压倒敌人。她不怕困难,关心战友,想方设法保护同志。终于,她在解放前夕在狱中惨遭敌人杀害。她忠于党,忠于人民,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当我读完《红岩》小说之后,我深感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我生长在红旗下,喝甜水长大。在现实中,我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是对照先烈们的革命情操和优秀品质,我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在组织纪律方面,未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不敢迎难而上。在生活中自理能力较差,依赖别人照顾较多。在作风上不够硬朗,平时对一些不良的风气不敢抵制。所以今后我要以江姐为榜样,关心国家大事,加强政治学习,刻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努力认真读书,希望在前进的道路上争取更大的成绩。

自从读了《红岩》一书之后,使我为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我对他们更加肃然起敬,我把他们的豪言壮语永远铭刻心中。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7

书中有的片段让我高兴地唱起了儿歌,如:一天雷锋和他的朋友一起去公园,一个小朋友来找雷锋玩,雷锋很爽快地就答应了,雷锋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又是玩拍手,又是跳舞,还和他们唱起了歌,还教他们做纸飞机。在一起又唱又跳,多快活。我如同也到了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玩。

有的让我泪如雨下。如:一天,外面下了大雨,水已经到人的小腿了。去看病的雷锋,在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孙子,要到医院反方向的

里外的儿子家里去,雷锋见了忙说自己顺路。帮他们赶路,路上有许多土堆,下了大雨,土堆十分难爬,雷锋双手抓着地,背着小朋友,推着老奶奶,上了一个又一个土堆,后来连水也没有喝就离开了老奶奶的儿子家。我看到这十分感动,我就好像老奶奶一样,热泪盈盈。

有的让我笑掉了大门牙。比如:雷锋在节假日去工地参加劳动,为了借车,把衣服拿来做抵压,结果他的精神带动了所有的工人,在一天内完成了三天的任务。为此,工地的人很感谢他,看车的大爷在雷锋的衣服里看到了雷锋衣服里替同事接的信,把雷锋同事的单位名字写了下来,给工人们看。结果,工地的人张锣打鼓地把感谢信给了雷锋的同事,别人看了都笑了,那个同事,脸红得像个红苹果。不好意思地跑回了房子里。工人们也糊涂了。

让我最吃惊的是那么年轻的雷锋因为出了车祸牺牲了。雷锋是个多么好的人呀,怎么就这么……唉。

我要学习雷锋,讲文明,懂礼貌,一心为国,乐于助人,节约、大方的好品质,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8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

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让我想到当时社会的恶劣。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的性格。多次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小孩子们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总的来说,孔乙己在我心中是一个光明正大,心直口快的人,他不会被当时社会而弄巧成拙,反而更讨厌封建文化,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优秀人物。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9

这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虽短小精悍,却令人回味深长。

它主要讲了数十年前此文作者刘墉在与文学大师梁实秋共同用餐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梁先生没碰任何有糖或淀粉的菜,却偏偏要了又有糖又有饭的“八宝饭”。原来他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计划着把“配额”留给最爱。

不仅吃如此,玩也一样。

“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该不该玩?玩什么?怎样玩?但人们通常会忽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有资格玩吗?梁实秋就是先保留资格,到了能玩得最好的时候再尽情享乐。如果他一开始就吃些有糖的菜,最后还能享用多少“八宝饭”呢?

英雄所见略同 ,关于学习的名言“我们不是要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要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虽未提及玩,但大意也是说要在学习时尽量留出“配额”,然后再好好地玩。

但一部分同学还不太明白这种观念,在上课时不专心、回家不认真做作业,被老师在课间、放学后留下并重做作业。回家呢?家长布置的作业和需要自理的生活将剩下的那点少得可怜的时间挤得密不透风,更别说玩了。即使侥幸没被发现,取得的玩的资格也是不正当的,甚至还会失去成功的资格。如果这样,被作业、批评和生活三座大山压得难以喘息的你即使原本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也难以遇到唐僧,更不可能回花果山逍遥了。

若你已通过努力获得了玩的资格,甚至悟出了玩的真谛,那么祝你成为了“玩中之仙”。不过,在酣畅淋漓地享受玩的乐趣前,别忘了扪心自问:“你有资格玩吗?”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10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面对死亡,他视而不见,面对战友,他奋不顾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继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初中生读后感感受篇11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助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军的伤员躲在他们家里养伤,时间长了,张嘎也喜欢上了八路军,常常和奶奶一起照顾八路军。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把枪,也想早日能当上八路军战士。

有一天,一位在他们家养伤的名叫钟亮的八路军做了一把木头枪,并且说要送给一位抗日小英雄。这下嘎子要当八路军的决心就更强烈了。后来张奶奶被一个叫肥田的日本鬼子杀害了,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他怀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抱着为奶奶和钟叔报仇的决心,通过种种考验,加入了八路军。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并通过“挑帘战”缴了一只伪军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张嘎化装成村民,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把日本鬼子引入了埋伏区,自己还顺利的脱了身。随着“轰”的一声雷响,敌人的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鬼子给打败了。

《小兵张嘎》的故事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个故事还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从嘎子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敢机智和坚强,我要向嘎子那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7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