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精选范文参考5篇
推荐文章
优秀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精选范文参考5篇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是个令人深思的好电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1
《十二公民》主要内容是一个富二代被指控在出租屋杀死了赌博酗酒抛弃自己的亲生父亲。围绕这个案件,十二个陌生人要组成陪审团,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内,达成一致意见:有罪或无罪。根据法庭和新闻提供的信息,十二个陪审员出现了11:1的有罪判定。然后故事自此开始转折,一个人说服十一个人,最后完成了12:0的大逆转。
电影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是一部十分经典的影片,因为其神一般的故事这个电影被先后翻拍过好几次。回顾这部影片,黑白的画面,那个年代特有的打扮以及谈话内容,无一不表现出浓浓的时代气息。影片一开始出现的法院的镜头把观众直接带入故事中。接下来在空间不大的讨论室内,每个人都在和身边人浅浅地搭话,聊着一些无关的事情,语气里带着那个年代的美国人特有的骄傲。随后工作人员将门锁上,在封闭的空间和炎热阴暗的天气中,讨论开始。一桩看似证据确凿的杀人案件,投票表决为11:1的紧张情况,由一个搅局者所发起的合理怀疑。其他人从最开始的反对到渐渐被说服,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奇迹地变成了12:0。每个人的“怒”充斥着讨论的整个过程,剧情紧张,跌宕起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推理元素让人看后大呼过瘾。
在看《十二公民》之前,我已经先后看过日本翻拍的《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和俄罗斯翻拍的《十二怒汉:大审判》。几部影片都是根据原作进行的改编,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版的《十二公民》忠于原作,剧情几乎一致。老片新拍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无味,但是《十二怒汉》却是一个特例,因为这部影片的剧本翻拍了这么多次,还会是会吸引你乖乖地去看。
神剧本不怕翻拍,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故事吸引人,我觉得比起故事本身,整个剧本就像一个框架,只要稍做改动就能将其搬到另一个国家的大屏幕上去。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背景很容易让观众有一种代入感。原作本来就是由一个话剧改编而来,所以背景对于故事来说十分重要。1957年的《十二怒汉》中被指控的是一个来自贫民窟的孩子,那个年代人们对于贫民窟出身的人有很大偏见,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而这部电影一出就狠狠打了那些偏见党的脸,这也是电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1991年日本翻拍的《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被指控的是一个女人,有人指控她杀了自己的丈夫。电影就像其名字一样,因为温柔,所以一开始有十一个人投无罪,然后搅局者试图引导大家投有罪,结果最后的判决还是无罪。日本的翻拍很有意思,陪审团里出现了女性,而且被指控的也是一个女性。整部片子都在表现对女性权利的保护,同时日本女权也是一个社会的敏感话题,容易引起关注。此外,整个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温柔与压抑也让人印象深刻。再来说俄罗斯翻拍的《十二怒汉:大审判》,这部影片长达150多分钟,故事讲得极其详细。被指控的对象是一个车臣的孩子,这也成功制造了一个敏感话题。而陪审团的十二个人,电影名字中的“怒汉”只表现了“汉”字(十二个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叔)。影片的亮点在于最后并没有单纯达成“无罪”这一共识,有人考虑到了那个孩子被判无罪后出去会被真凶追杀。我觉得这一点补充得很好,让影片更加丰满的同时,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得以体现。
最后来说一说我们拍的《十二公民》,这一部或许是所有翻拍里和原作最相像的了,很多情节都照搬了原作,如眼镜,匕首之类的线索,但这些都不影响电影本身的表现力。首先说说演员,电影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何冰、韩童生、高冬平、李光复等,都是在话剧界被视作国宝级演员的人,有他们参与演出,演技自不用说,观众看起来也会更有兴趣。其次电影中被指控的是一个富二代,本身就是容易引起话题的角色。此外是故事的发展,原本觉得在中国要翻拍这个是不大现实的,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陪审团制度。没想到竟然用大学补考给开了一个虚拟法庭,还请来了家长做陪审团。说实话我现在还是觉得这个故事设定太虚幻了,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强行的设定让故事发展下去了,所以我还是挺佩服导演的想法的,脑洞简直连黑洞了。整个电影中充斥着“中国特色”,每一个人的形象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何冰所演的角色竟然是一个检察官,影片的这个设定让我觉得有些缺陷,本来是由十二个普通人展开的讨论,其中一人说服十一个人这一点也一直是我最为欣赏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才显得那个人更有魅力,可这里的竟然是一个专业人员。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普通玩家遇上了人民币玩家一样,把我的感动还回来。不过检察官给你科普带你飞,完成了一次与民同乐的普法教育,听起来也还不错。虽然满满的都是CCTV12 的即视感,但观赏性还是很高的。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开创了戏剧电影的新类型,这样一来国产电影又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2
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西方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好在8号陪审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经过多方长时间角逐,最终十二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认定该富二代无罪。
影片虽短,但发人深思。我国虽没有像英美法国家那样的陪审团制度,但剧中陪审团的整个讨论过程还是能够给予我很大启发,特别是作为将来可能成为决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一、对待证据要有吹毛求疵的态度。任何证据都要经过详实的推敲论证,形成证据链,案中关键证人有被害者楼下的老人以及窗户对面的女子。一个凭借“听觉”,一个凭借“视觉”让众人都坚信是富二代杀死了其父亲,但通过8号陪审员的推敲发现,其实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楼上经常有父子争吵声)断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杀,窗户对面的女子也是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只是根据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断定是富二代所为。他们在作证时也许并未想到,这种“言之凿凿”的证据如果被法官采信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告诫法官,在审查证据的时候,要多考虑证据可能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二、要用理性的思维对待案件。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评价就会存在差别。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凭借事实与法律判案,不受个人情感左右。剧中十二个人,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刚开始之所以有11个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证人的话毫无怀疑。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富二代就是不学无术,特别是在一个父亲坐过牢,继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是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撇开证据不谈,他们内心就已经预存了偏见。作为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如果不能坚持理性判断,那么又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
三、任何一件错案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应避免冤假错案。剧中给我震撼最深的莫过于五号陪审员的一句话:“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一个错案对他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会同样会遭到异样的眼光,也会严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同时也要担起普法的重担,加大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律素养,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得以实现。
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3
在知乎上看到,说《十二公民》是一部很好的普法电影,又说是国外的翻拍版,这2个原因成了我观看的动力。
整个故事更可以看作是话剧版的电影。
在一个固定的空间,由对这个案子的讨论贯穿始终,外衍出这十二个人各自的身份背景及遭遇,最后大家相互理解,变和谐社会。
一开始看,是有点闷的,十二个完全不想干的人在一起讨论一个案件。而且这个案子有显而易见的证据、证人,按照常规的流程,可以直接进入定案阶段了的。
十一个人,投了有罪。只有一个人,投了无罪。
大家的矛头都指向这个人,觉得他是在浪费大家时间,因为这十二个人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离开,矛盾也就就此开始。
在逐层深剖质疑案情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得以曝光,是在拨开迷雾,也是在展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引发对人性的深层次的思考。
电影开始变得好玩起来,大大丰富了剧情的内容,不再像之前单调,干巴巴。
最后当然是圆满的结局。
大家最后对案情分析的认真,让人感动:认真的对待每个生命,不轻言放弃,尽到每个人的本分责任,美好的结局是可期的。
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4
真理与偏见,微观其实就是宏观的缩影。
——题记
一桩证据确凿的血案,一个法院存疑停审的决定,却正提供了一份机缘让十二个素不相识且身份各异的人共聚一堂,开展了一次关于凶手的讨论。
楼下老大爷的证词,街对面女人的目击,与被害者的复杂关系,蹩脚的不在场证明,一切似乎都将凶手指向了富二代,然而,真相真的是这样?
举手表决“富二代是否有罪”,十一个人赞成“有罪”,一人投”无罪“,到底是一个人的错误,还是十一个人的偏见?
答案总是毋庸置疑,真相却常常出人意料。
这世上有人风光无限,挥金如土,却也有人从来无人关怀与在意,还穿着胳肢窝处开线的衣服。所以当他第一次可以上电视时,一直夹着自己的手臂,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窘迫;第一次受人瞩目时,一直努力地使自己瘸了的腿显得不那么瘸,而别扭地走路;第一次自己的话受人重视,甚至要被人印到报纸上时,不自觉地便歪曲了本不是如此的事实,而坑害了一个无辜的孩子。
这世上的人们,同样的两只胳膊两条腿,同样的血肉,同样的灵魂,却似乎从来不存在平等之说,凭什么是河南人就天生狡诈多计,凭什么富人违法背德而不能勤劳致富,凭什么从牢狱中出来的人就都是罪大恶极而不可能是被冤入狱,在阴冷潮湿的狱中煎心日日复夜夜后终于得以释放,可迎来的却只有数不尽的白眼和唾骂,就好像一颗心被千刀万剐后还要扔进冰窟。
是这世上的人们都太忙太忙,A有他的店铺要开,B有他的房租要收,哪来的时间讨论什么真凶是谁呢?你看网上人人都那么说,你看证据证人都那样摆在那里了,你看那凶手是个富二代肯定从小就骄奢蛮横,这便是真相有什么好怀疑的呢?但世上根本不会有百分之百的事,而是人们理所当然地四舍五入,可真相往往在那些细枝末节中,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啊!劳碌而冷漠的人们怎会懂一个人在狱中用指甲盖划墙数着过日子,整整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地煎熬后被告知自己是被冤枉时那种世界崩塌的感受,怎会懂一个人无辜被安上一个滔天罪名,万人唾骂,人人指责的绝望?几年前聂树斌案,呼格案血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即使最后终于真相大白,但终究人死不能复生啊!
所幸正义总是存在,在八号先生的引导下,人们终于渐渐认识到此案的疑点重重,渐渐摒弃了个人偏见和彼此矛盾,团结在一起共同揭开了层层迷雾,最终以十二比零一致通过”富二代无罪“。法院最终也还了富二代一个清白。其实在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温暖,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陡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爱的心。也像中那位可敬可爱的姑娘安慰老大爷所说,忍忍吧,会过去的,终究能迎来柳暗花明。
最后,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谬误难免,只希望人类可以用爱与希望融化冰雪,使得一切,为时不晚。
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5
中秋节了,坐火车回家,由于时间有点长,就想着去网上找个比较新的电影,翻过来倒过去的,就看见了这部《十二公民》,光看名字,我完全不知所云,于是就下载下来,躺在列车上看了一边,感慨颇多,如下:
1、我们所有人的弱点:以自我为中心。在电影中,当何冰饰演的角色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其他十一个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去听反对的原因。这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很多,很多人就是不去考虑别人为什么有不同观点,而是一味的去向别人诉说,就像影片中的那位老大爷,是,这样的人在遇到立场不坚定或是容易考虑别人想法的人面前是很容易获胜,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之前我认为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想法同样如此,当你喋喋不休的将你的想法说完了,你就很可能失去了弥补你的思维盲区的机会。所以还是多做一个倾听者,当有质疑的时候,还是应该先让质疑者说说的。
2、鼓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不是赞美吃螃蟹最多的人。当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经过邓小平老人的宣传之后,我们赋予其无限光辉,也就直接导致了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当然我们想要发展、想要富强、想要复兴,没有效率、没有竞争、没有奋斗,上边的三个想要就都成了扯犊子,但是凡事都需要有个度,就像孔圣人的中庸之道,我认为这就是用来提醒我们要找到每件事情中我们要把握的那个度。当绝大多数的大中小学教育全部都为了毕业挣钱的时候,当绝大多数有科学、人文知识的人们用尽自己每一秒钟去赚钱的时候,当绝大多数人的眼光只盯在财富、金钱上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不正常了。还记得《三体》作者刘慈欣先生说过句话,大概意思是希望我们能在推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能够抬起头,看一看那片闪着星星的夜空。我感觉这个愿望很奢侈,所以我不奢求所有人,我只希望在象牙塔里的本该继承五四精神的同学们,每天能少睡一个小时,用这一个小时看看这个社会、想想这个国家、思考思考这个人生。千万不要说社会已经这样了,只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改变这个现状,因为我们的前辈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可以是星星之火燎遍原野!
3、我们的生活已经只剩直接了。当问何冰为什么说无罪时,何冰的回答——没什么理由,只是感觉百分之百就不对(原话已经忘记),当时看到这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老哥之前对我说:你能想问题,这很好,但是不要只是抛问题,你需要想好解决方案,否则对团队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当时感觉是,我只是抛出问题,就会让所有人去思考解决方案,的确会浪费不少时间。但今天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推演,如果何冰没有抛出这个异议,那肯定得不到二号陪审员的关于列车通过窗口的时间,也肯定得不到五号陪审员关于刀捅入人体角度的经验,更不会去想楼下老人的从起床到门口用时不可能是十五秒的结论,这三个关键点都有可能得不到,那其结果就完全相反了。所以,我想在此再抛出一个问题,当我们限制问题抛出时,真的能达到节约时间的效果吗?还是我们不限制问题的抛出,而是对要讨论的问题筛选,会更好一点呢?
4、有关教育。影片中比较集中体现教育问题的是三部分,第一,关于本次模拟庭审中学生的成绩,第二,关于三号陪审员孩子的教育,第三,关于十号陪审员孩子考上大学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当前大中小学的问题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当所有人都认为学生的一切都只能按照分数来展示的时候,这就不再能称的上教育了,只能称为机械工种灌输流水线了。没有了向往科学、人文知识海洋的欲望,有的只是对分数的渴望和对需要机械练习才能航行的科学、人文知识海洋的厌恶。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能够将道德、素养、体质、思维、心理、背诵和实践等能够整合成一整套非单一分数的评价体系。第二个问题,则是目前很多年轻人的受教育问题,就像本人小时候在家里稍有不顺就赌气,挨了不少打,但依然没有改变,直到初中时期,做教师的姑姑对我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你现在在家里,你爸你妈都宠着你,你受不了丁点的委屈。但是当你步入社会呢?可能有人会在你耍脾气的时候,对你说尽好话吗?也就从那时起,开始去让你自己努力的承受委屈,这是我认为的一个孩子向成人转变所必须经历的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如果有父母说你家孩子如何如何的容易生气,那一定是你这父母做的失败。第三个问题,这是我个人认为现行高考制度最大的败笔,也是最大的不公平。曾几何时,我们说高考公平,曾几何时,我们说外国的教育是对穷人的向上攀登的限制。而我们的高考录取制度的不合理,又何尝不是导致不公平、限制穷人翻身的枷锁呢?原因一方面是目前高校目标不明确,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为什么说目标不明确呢?一个社会的进步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两块,一块是基础学科(暂定为不是目前社会所能直接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另一块为技术学科(即直接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学科,如:计算机、会计),在这两块的基础之上应该是两套教育模式,即:高中之后,分为基础学科教育(精英模式)、技术学科教育(大众模式),在这两套模式中,都有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因为不管是基础学科或是技术学科,都需要有人在这个领域或是这几个领域精耕细种,基础学科就不用说了,单独举个技术学科的例子:全球最精细的相机摄像头,为什么中国不能生产?很多人都说中国工人素质低下如何如何的,那为何低下呀?就是因为中国只重视基础学科的提升,而极大的忽视了技术学科水平的提升。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把基础学科真正办成引领社会发展的燃料,而把技术学科办成工艺极致的发动机。另一方面是招生政策的扭曲。高校建立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说白了是为国家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在说到接近地平线一点,是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以后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而做的努力。但现在呢?如果没有对贫困地区的倾斜性招生,那就真的成了社会中上层的未来接班人培训基地了。为了能真正的培养出人才来,那就需要把所有学生放进一个笼子里去战斗,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保证这个笼子里是同一个级别的,也要先确定战斗的强度等级。再一方面是需要曾经的夜校性质的学校回来,可以是夜校,也可以是周末学校。不管是哪个,我们需要的是有一个成人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找到一个地方去系统的充电、提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前二十年的事,所以人生不单单需要的是初期教育,也不单单需要依靠自觉的终身学习,同样需要的是终身教育,一种能在你离开校门到踏入坟墓这中间几十年中一直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可能真的能够实现一切皆有可能……
得睡会了,就不唠叨了。不求各位看官赞同,只求我的这块砖能引出更多的玉,那样我就真的夫复何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