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
《看见》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真实记录了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在21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1
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那种好,很少能找见她用什么特别出挑或艰涩的词句;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我喜欢读她的文章,跟我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是一个道理——写得踏实,文字里没有戾气。
什么是戾气?就是不平、不满、疾呼、暴跳如雷,攻击式的抗争。
我不是做新闻的,那些记者的道德操守我关心,可说实话也不是特别关心,尤其中国记者,央视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道,还能离咋地。可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却深深吸引了我,不,应该说,是打动了我。她的字是煽情,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起码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何况她对自己也够不客气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就是开篇先给自己一当头棒喝,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我觉得她不容易,做这些事写这些字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呢?如果仅仅是成功,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那我没兴趣。打倒我心坎上的,是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致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在这一章里,柴静原文引用了她博客上一名读者最尖锐的批评: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准确是这一工种(记者)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归根结底,她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去掉装饰,关注细节,看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那个看不见的纽带。
当然,她依然不完美。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中,她写卢安克在采访之后的故事,他离开了板烈,去了杭州工厂,辞职,又流落越南。文字支吾,没能真正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许卢安克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作为旁观者的柴静也只交代了粗略的事实,没继续追问。我喜欢她写卢安克的困惑那一节,那个困惑,让他从“神”还原为了一个“人”;我不喜欢她推回采访的结尾,非要去点那个教育的题。但文章中又有一句话狠狠撞击了我的心:柴静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回答:“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这个女记者,她还这么年轻,怎么就能一点戾气都没有呢?她当了十年记者,在这个魔幻现实的国度里遇见了那么多丑陋与不平,怎么能还那么从容、文艺,那么“理想主义”?
用柴静引用同事王开岭的话来回答:“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回答,“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她写的都是别人的事,可这书就是怪,读完会忍不住想要扯到自己身上来,起码我就特别想也像个记者那样也问问我自己干吗哭。浅显点,柴静写得煽情,那些故事那些细节不是特感人就是特悲恸,读来动容是人之常情。但我哭得最厉害的又不是那些事本身,是她在第十一章《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讲给一个爱折磨动物的小男孩的话。小男孩问她什么是“洁白”,柴静这样回答:“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呼,这话真煽情。但这话其实又多么朴素啊,除了“真正的”这个在上下文中必要的定语,连个形容词都没有。能说出这话的人,心里是踏实的。能这么说话的人,心底是坦然的。纯净。
柴静这本书让我想跟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并排到一块儿,放在书架显眼的地方,有空就摸摸,翻翻。高老您当年兰州告别演讲上说的那些话有人听见了,有人在还原“人”,有人在踏踏实实地认识“人”,不急躁,不灰心,像任性却温柔的水流。这土地的精神血脉没断,我们都看见了。
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2
上学期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初看,作者柴静,知道这个人,央视名记,但是,她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在记者这门行业上做的有声有色,却一无所知,就这样,怀着一颗奇的心,我打开了《看见》,走进了柴静的那几年。
书中以陈虻电话起笔,又以陈虻去世收笔,以时间为主线,洋洋洒洒的讲述了柴静从刚来到央视的愣头青到成为知名记者的成长历程,无论是饱受争议的双城的创伤,还是非典时期的艰难时光,亦或是药家鑫之死……书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女孩由感性到理性逐渐成熟的过程。
书中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的痕迹,亦未表现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她只是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她与这些人相遇,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因。我们得以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走进中国社会中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地方。纵观书中所描述的这些事实,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真实,生命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无论是虐猫事件还是药家鑫之死,她以客观陈述的方式,告诉我们不仅仅是事件的事实,更是人性的善恶,我们常常说眼见为实,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好并非真的是好,我们看到的恶也未必就真的恶,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柴静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药家鑫的父亲说。柴静给了他说出这句话的机会,也给了我们观看与思考这种救赎的机会。感谢柴静,给了我们一个看见我们所不熟悉的那个世界的视角。感谢这个世界,一直让我们有所期待。
陈虻对柴静说: “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读完这本书,我更想说,走,用你的眼睛看见世界。
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3
冒出读这本书的念头,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想要了解“非典”,得知柴静是当年冒死深入非典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所以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记叙了柴静在央视的十年经历,个人的成长之路与那几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既可以算上柴静的个人告白书,亦可看作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
柴静在这本书中,语言朴实、平淡、娓娓道来,似乎感叹号都用得很少,让人觉得真实、准确且充满理性。她于岁月的沉淀中,在与自我的对话中磨去了棱角,变得温顺、柔和、善良,但并不意味着她软弱和胆小。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有刚性,决定守护着_决不退缩让步。
她相信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黑白强弱,如果按这样两个世界就像一个立方体推倒它,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就如“药家鑫”事件中,药家鑫将张妙撞倒不及时救助,反而因为担心受害人找麻烦用刀去刺她,从这一面看,药家鑫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但药家鑫的童年乃至青少年是较压抑的,他的残酷举动仅仅是出于对父亲的惧怕,从某中意义上说,他其实也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受害者。
柴静似乎总是这样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带领着我们走向善恶背后的世界。
她是极大胆且勇敢的,采访的对象不分阶层、立场、社会地位,甚至是性取向,各式各样的人都采访,无论是_女、吸毒者,亦或是当时被视作“性心理障碍”的_者,她尊重每一个采访者,认真地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尽管社会上的许多人,甚至是他们的家人都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对他们充满鄙视。
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4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_、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看见》是柴静讲述当记者的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因为它记录了她十年内采访的点点滴滴。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5
其实并不简单是读后感,更多的是最近的一些自我感受,在读这本书时就特别想写出来。
我觉得一本好书是可以牵动人的感情乃至情绪的,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不是刻意的,是不自主的被他的文字带动着。
往回看看,不多说,一年前的我,就足以被现在的我形容为简单中带着些许的幼稚。感觉这一年,我就变的微成熟,但也夹杂着微复杂。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以前别人发表什么样的言论,我就只顾着钦佩和信服,书上写的就是对的。而现在,我会琢磨,去分析。什么是我觉得对的,什么是作者觉得对但是是我不理解的。简单说,会用脑袋思考了,而不是人云亦云了。而这个“习惯”不仅局限于对文字的分析,更是延伸到了具体的人和事。曾经我喜欢去评价他人,是好或是不好。且不说这事是对错,就说我用简单的好与不好去评价他人就是幼稚的。因为慢慢的我发现,我根本没有人家的经历,没处在人家的环境,我又凭什么去判定人家所做的事情是好是坏。我只是站在了我个人的角度,以我能看到的一面去看我所看的人,根本看不到全部的!所以任何结论都是“我以为的、我认为的”。
看见里有两个例子让我感受颇深。一个是看守所里的女服刑人员,大部分的杀夫入狱的。另一个就是药家鑫事件。之前的我也会觉得,他们是不可理喻的,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应当千刀万剐、处以死刑的。但我这么说,太片面了。真的是太片面了。我忘了凡是都是有因果的。其实他们是可怜的。要知道,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生活中被身边的人呵护关爱的人是不会做出这种偏激的事情的。他们的心里是扭曲的,是他们的生活造成的,是被他身边的人活生生的给扯得、拧的。他们是痛苦的。一直强忍着、直到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迸发了。就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力度是强大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然后事情发生后,就会被外界媒体扩大,更加丑化他们。但是,如果去问问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也许我们的谩骂就不会这么猖狂,也许就会帮助下一个可能要做出此事的人有一个改变。如果告诉你,那些杀死丈夫的女人,被她的丈夫活活折磨了十几年乃至数十年,吊起来抽打,睡觉的时候突然被丈夫用刀架到脖子上,从不敢穿短袖因为身上都是伤痕,还扬言不只她要死,她的所有家人都要死的情况下,这个女人因为反抗过激导致丈夫死亡,大家还会像之前那样评价他吗?如果知道药家鑫从小被父亲严格管理,不管谁的错他都要受到惩罚,做任何事情都被反对,心里话无从发泄,_只是怕这个人如果活着会告诉他的父亲,会很难缠。大家还会觉得他那么可恨吗?
事出有因,凡事都有他的道理。
可以就事有个人见解,但我更希望我可以去理解人,包容人。旧能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至于个人,我希望我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去生活,“我开心就好”简直是真理。至于是又幼稚好还是成熟好,单纯好还是复杂好,可能真的没有界限。
看见第11章读书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