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1
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万历十五年》,还给我们讲过许多首辅张居正的故事,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来品读一番,实在是可惜,终于借此机会我能好好的来体会一下其中的韵味,并荣幸的发表一下我对它的感想。
首先,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不禁让我感到一丝疑惑,“无关紧要的一年”?那又为什么还要写它呢?带着这丝疑惑,我情不自禁的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这才让我意识到万历十五年并不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年,用文中的话来说是“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里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可能是带着对高中语文老师所说的故事的好奇,再加上有好多人对我推荐过这本“好书”,导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我读起这本书来味同嚼蜡,好不容易硬着头皮读完了,却不以为然,对网络上对这本书清一色的好评也无法苟同,相反我十分赞成金庸先生对《万历十五年》的评价,认为这本书其实并没有世人所认为的那样好。
《万历十五年》,它选择万历十五年来代表中国制度上落后于欧洲,说主因是中国不以数字来管理国家。但其实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还不过五年,张居正的善政还没有遭到败坏,以万历十五年的中国来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远远的走在前面。至少,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大城市远比伦敦、巴黎要更加卫生、干净和先进。
中国当时的主要缺点不是不用数字来管理国家,而是明朝中央集权、君主权威至上的中国政治(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绝对专制),张居正重视“制度”、“法治”、“公平”,即使在封建统治下,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国这样的大国。他注重“循名责实”,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大致上便是“实事求是”。《张居正》虽是小说,但在我看来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之论,则隐隐包含着“历史命定”、“必然趋势”的意味。如此一来,历史上的所有罪恶,人民遭受的一切苦难,似乎都可以淹没在这个“合理性”中,忽略不计。读了整本书,我的唯一感受:全中国就那2万多官员和皇帝是活物,他们按照先哲的指示,决定着国家乃至民族的未来,其他的行尸走肉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主意识和现实影响力了——这绝不是象我这样一个接受马列毛史观的人说能接受的。而且他以西方和现代的双重中心论评判古代中国,认为古代史既已先验地指向近代中国的失败结局,所以凡事无不荒谬;但是他又以历史目的论和历史意志论观察现代中国,相信现代史最终必将指向未来“数目字管理”的理想制度,所以凡事无不合理。前一种思路认为历史无处不错,后一种思路又认为历史处处不错,前后相互矛盾,按照后一种思路,凡是发生过的历史都是合理的,那古代中国的制度为什么就不合理呢?一种延续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天下又哪有合理的制度?更何况近代西方文明也不过才崛起数百年,而且黄先生一再强调从技术而非道德角度看历史,但我觉得他的错误其实不在于不讲道德,而在于不懂得讲技术,看上去解释了一切,实则说了等于没说。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台湾学者江政宽所说的“他以叙事史学的手法,在学院的历史书写主流之外,为我们铺陈了一条探究历史的可能道路,而这也是当前中文历史书写里最为欠缺的。”总而言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2
提笔即是练字时,写下即永恒!
看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后,让我又重新认识了历史。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大历史观,即宏观的、系统的历史,也即“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的中,作者认识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历史的关节点。
推荐大家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3
教师节这天,(3)班的同学送了这本《万历十五年》给我。在表示感谢之余,也不禁哑然失笑。看来《明朝那些事》不仅影响了我,还影响了他们。
《明朝那些事》用七本书完整记录了整个明朝历史,而《万历十五年》只是选择了历年十五年,即1587年,帝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如张居正的死亡,戚继光被贬等,这些事情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帝国未来的走势。当然这些史实,在《明朝那些事》中均有记载,而且“当年明月”更是将其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因此,《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基本上都是上厕所的时候断断续续看完的。
抛开人物、故事不谈,只谈一些对于明朝的文官集团的认识。关于这一点,在我以前的博文《明朝那些事》也有涉及到,不过当时只是简单地表达而己。因此,我准备在这篇读后感中,尽可能地展开关于这一点的讨论。
万历多年不理朝政,与只关注练丹的嘉靖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极少数的大事,比如战争,除了极少数的人,比如当时的首辅申行时,能够见到皇帝本人之外,其他的时间,那个龙椅是看不到人的。。他己经很早就废除了早朝,大的奏章也常常是有去无回,甚至大臣的请辞也是杳无音讯。因此,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正是因为万历骄奢淫侈才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这种解读非常符合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理解。但是如果究其原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出现跟我们正史所歌颂的文官集团有着莫大的关联。
万历刚上任时,还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有为青年。比如,定期出席各种名目众多的繁文缛节的礼仪活动,甚至从皇宫步行至天坛求雨等。总的来说,前一阶段的万历还是非常符合圣明君主的要求的。那么,是什么让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青年变成了不理朝政的人呢?
答案就是当时的文官集团。
当时的帝国己经形成了成熟稳固的文官集团,如果说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那么,文官集团就是实际的权力操控者。这些文官深受“圣人”教导,并对这些信念坚定不移,希望以此来影响皇帝、改造社会。因此,纵观明朝整个历史,无论是精力充沛的朱元璋,还是有为的朱棣,或是碌碌无为的,让我记不住名字的皇帝,都是在与文官集团的搏弈中度过一生的。换而言之,文官集团决不是对皇帝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无用之辈,即使在很多情况下,皇帝可以动用最高权力,对违背他的意志的文官进行惩罚,但是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皇帝很多时候却是感觉无能为力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立太子一事。万历本想立郑贵妃之子为太子,但这一决定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自古以来,太子都是立长不立幼。于是,围绕立太子一事,万历跟文官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谁也不肯让步。
这让万历非常恼火。他自小即位,接受张居正的辅佐,绝大多数时候,他扮演的并不是皇帝的角色,而是学生的角色。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切由张居正来决定。比如,有一年他想跟母亲重修宫殿,以表孝心,但张居正以“己经很豪华”、“圣上应体恤民心”为由拒绝;再比如,皇帝练字练得很好,就在他洋洋得意之时,张居正说,“圣上的字己经练得很好的,从今以后,应该做些国事”,一句话,皇帝的这点爱好被剥夺了。
好不容易,张居正死了。万历长大了,也真正地掌握了最高权力,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突然发现,他依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文官集团总是要求他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成君成圣,而不是听从他的命令来做事。换而言之,万历想做一个有实权的君主,但是文官集团却只需要一个象征性地君主。万历曾抗争过,先是软的,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但是他发现,他可以很轻易地干掉一个人,但是却干不掉这个集团。
以言官为例。在明朝,言官的地位是很高的,也是很有力量的,这些言官,轻则弹劾同为人臣的官僚,重则斥责皇帝。比如,万历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早朝时,就有言官上疏,说“皇帝身体不适,但是后宫却夜夜笙歌”,直指皇帝生活不检点。万历一怒之下,当然重责了该言官,但是该言官却因此获得了“因直获罪”的美名,以至于后来很多言官纷纷效仿,即使被罢、被贬,甚至被杀,却依然阻挡不了指责皇帝的浪潮。
到最后,万历累了、厌倦了。他既然无力战胜文官集团,就干脆放弃吧。于是,他开始拒绝早朝,拒绝出席各项重大的礼仪活动,拒绝接见大臣。皇帝的这一做法,当然引起了文官们的集体反弹,他们纷纷上书,直指皇帝懒散,甚至说,如果这样下去,将会国之不国,君之不君。但是大臣的奏折即使讲得字字见血,堆得比天还高,这个时候的万历己经懒得批一个字了,也懒得反驳,也懒得打回,任由大臣去骂去折腾,他祭出了“无为而治”的大旗!
事情就这么耗着,帝国也依然有条不紊地转着。只是1578这一年,张居正死了,社会改革嗄然而止;申行时回老家了,内阁里缺乏了一位主持大局的人;戚继光被罢免了,东南的倭寇又开始猖狂了。这一切,预示着大明帝国己经出现了覆灭的迹象。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4
《万历十五年》共分为7个章节,除了第一章外,后六个章节每一章都讲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通过他们自身遇到的问题来反映当时的国家的状态。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一个王朝的政治能够适应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创建辉煌时代,反之则逐步走向没落。比如唐朝出现过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征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讲的就是王朝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的问题,魏征说的是两个极端。在百姓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物产丰富劳动量大的时候,劳动被积累起来,形成国力。而百姓不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尖锐的时候,也就会出现种种问题,直到统治阶级被推翻。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政治,军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现的现象。不同的历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阶层的矛盾。在具体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决,则说明统治阶级是被认可的,进而可以得出结论王朝的统治是适应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可是书中讲的矛盾中,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矛盾了。对于当时的历史走向,可能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时候了,体制不能改变了,改变就会出现自杀的悲剧,同时这个体制能保护既得利益者,但是这个体制是要触礁的。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历史趋势了。可能王朝的统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马上就要触礁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而对于道德的亵渎就更加证明了历史的发展已经不能再容忍了。
当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个人英雄,是不能改变体制的,因为不能保护阶级的利益。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书中通过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关系已经到了最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了,王朝是穷途末路了,是夕阳时代了。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5
《万历十五年》是即我在床头读完《明朝那些事》之后又一本关于中国阶段历史的描述,由于习惯性失眠,书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为深夜的躁动而随风去了,但也却有一部分随着可吸入颗粒物一齐沉淀到了我的血液里。
我惊诧,此书中许多人物身上,竟都有当今现实社会的影子。
若将万历儿时看做我们的当代,他原本聪明敏感、乐于上进,也以往励精图治、喜欢读书,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为臣僚的教师或家长,从不曾将他当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确切的说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同样也像像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多时候被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原本活泼好动、乐于思考,最终却极度厌学。诸如参加完升学考,要将书本剪碎或早上依旧习惯的坐在写字台前却不明白该干什么。所以,万历皇帝作为学生,臣僚做为教师,最大的失败之处,是大臣们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应有的个性、思想和活力。
张居正不让他练习书法,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所有人都不让他立三皇子为太子,甚至与他生前形影不离的爱妃都不能与自我埋在一个坟墓里。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么趣味?但他毕竟是皇上,依然拥有无尽的奢华和整个国家,而当今社会我们的悲哀何至于此。
张居正作为首辅原先言行不一,到我们看见了太多人士的虚伪。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黑二代。这个社会原先已经并正在真正属于这些有钱有势有权和不要命的,“学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现象难免出现。
我一向感觉,张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期望明朝国富民强的,他仅仅是一个有缺点的聪明的刚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难养”的岂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触久了,都难免“不逊”起来,皇帝如此,张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难免如此。事实摆在眼前,改变虽不及万难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种善的种子,也时刻提醒自我,只要是人都会产生某些偏见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学习如何体谅并选择,哪些是我们应当学习的,那些是“见不善而内自省”的,现实无奈与社会种种幽暗的侧面,但却必须允许这些幽暗的存在,因为他毕竟是“丰富多彩”这个词的重要部分。
应对如次、遇到问题、唯有进取想办法,努力让自我多一些才能,开阔些眼界,理清些思绪。而决不能消极怠工,心灰意冷。充满期望才能使我们欢乐生活。
——我们无奈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6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这些人物包括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以及李贽。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在黄仁宇先生的笔下,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本书中提到了历史的惯性。在我看来,万历年间的各种事务都可以用它来解释。从明朝建立起到万历年间,它已经经历了二百多年以四书中的道德作为最高意识形态的日子。换句话说,是明太祖所建立的以封建道德为最高指导的思想绑架了明朝。及至万历年间,明朝的发zhan方向已经不是皇帝或是某些臣工可以改变的了,万历皇帝的“罢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闹矛盾,消极怠工长达三十年。而帝国统治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当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样,不顾名声为所欲为,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时代的潮流是难以改变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跟随着它,发挥自己的力量。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理应懂得如何与时代相处。但凡联系一下过往的历史,我们可得知,唯有符合大势所趋、站在时代风口上的人与事,才可成事、做人。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篇7
黄仁宇用其独特的视角,将明朝晚年,即万历十五年,作为切入口,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别样的解读,1587年,一个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发生了许多为人们易于忽视的事件。而在黄仁宇眼中,这些事件虽然表面看来无关紧要,但实质上却为明王朝最终走向没落,埋下了祸端。其新颖的视角给后人带来了新的启示。
纵观全书,每位人物都力图转变,却最终都被文官体制所束缚,以致明朝发展在万历十五年几近停滞。书中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训,自西汉以来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线上升,但治国不能一味只用道德,还需法的约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渐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国之道,但道德还是高于法的,从明朝官员遇到不能用法决断的问题时,则用道德来衡量这一点就能看出。
但当道德在社会中占比分量太大时,就会产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们都为自己谋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范例,官员一边把他标榜为人民楷模,要人人都学习其精神,一边却想把他架空,认为其是个麻烦,从书中“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就可以看出。
我想《万历十五年》之所以能够在如今,还能受到许多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还具有现实意义,人们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当今生活进行反思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万历十五年满分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