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
《农民院士》讲的是在全国精准扶贫中,老朱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前往澜沧蒿枝坝扶贫,他深感自己有义务改变蒿枝坝的命运,有责任回报曾经养育自己的农民同胞们。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8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一】
《农民院士》片中,因为观念上的差异,朱院士及其团队在科技扶贫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与村民相处的深入,朱院士努力融入村民,用真心与行动一点点改变着当地农民的思想与观念。在此过程中,高高在上的院士成为了纯朴、善良的村民心中“了不起的农民院士”;而那群原本缺乏内生动力的农民也成长为一群相信科学,充满自信的新时代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面对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于荣光饰演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如何开展科技扶贫?高泰宇饰演的新一代中国青年创业者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实现理想,一展抱负?《农民院士》可谓特色鲜明,看点多多,极具现实意义。
怀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志向,激扬“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担当,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电影《农民院士》从朱有勇挂帅扶贫,从调研到实操再到为澜沧农民打开新生活、新世界的这一段心路历程,反映了他的执着与担当,弘扬了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出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争做典型的昂扬斗志,展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强大支持下,贫困是一定可以战胜的,人民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用科技扶贫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二】
朱有勇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渊博学识、辛勤汗水书写了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时代华章。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三】
“朱院士真的是实至名归。”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西莉说。她向记者介绍了朱有勇于2000年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上以封面文章发表的学术论文《水稻遗传多样性及病害控制》。“这是我国科技界植物保护学科在该类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令业界感到震撼和鼓舞,他的学术光辉引领业界。”刘西莉说。
“其研究成果不仅对云南有重大意义,对全国、全世界都有重大意义,是对全世界农业生产的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荣廷昭,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对朱有勇都有这样的评价。
宋宝安认为,朱有勇开创性地将生物多样性原理和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相结合,几十年如一日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领域攻关,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再到转化应用各个层面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完整科学体系。其成果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行之有效的生态控害技术,充分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前瞻性、创新性。他发明的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技术被政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成功范例。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四】
已经80多岁的荣廷昭院士,评价朱有勇“对人真诚、善良、忠厚耿直”。不论对同行还是对农民,朱有勇说话都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特别是说到成果时从不吹牛。
荣廷昭最佩服朱有勇即便在入选工程院院士以后,虽然年过花甲还是亲自和博士生一起种样板田。“他从不要求农民必须怎么种,都是先自己种样板田,成功了,农民自然就愿意学了。”吴伯志说,朱有勇和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每次下乡都能很轻松自然地和农民打成一片。
“他是一个有知识的农民。”李永川说,每次见到朱有勇,他几乎都在地里,但是打电话找他请教问题却也能及时得到回复,实在是人民的好科学家。
刘西莉说,朱院士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生物多样性防控植物病害的创新研究平台和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推动了全国相关同行在这方面的生态防控研究和生产实践。在他的科研工作中真正体现了“解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以及通过科研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科学精神。
立足云南,胸怀天下。朱有勇带领团队多次到全球稻米生产区调研,希望把他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全球去。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
扎根大地,把解决农民的生产问题放在首位。2011年,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提出,希望专心搞科研,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两年后他如愿以偿。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五】
朱有勇院士是中国工程院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三十几年来他坚持从事植物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全国扶贫的政策推行中,中国工程院成了云南省澜沧县的挂钩单位,时年60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带着团队前往澜沧蒿枝坝扶贫一线。
朱有勇院士长期扎根云南省澜沧县扶贫一线,将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扶贫事业,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径。老乡们亲切地称他为“农民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朱有勇院士出生于云南个旧,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他生在云南,在云南成长成才。他将家乡的养育之恩铭记在心,当家乡需要他的时候,即使已经60岁,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家乡的脱贫攻坚事业中,可见他对家乡真诚的赤子之心。
2019年,朱有勇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朱有勇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电影《农民院士》真实还原朱有勇同志的精准扶贫事迹,向观众展现了这样的主题:贫困是一定可以战胜的,人民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六】
影片讲述了为改变澜沧县蒿枝坝的命运,心怀党和人民,一心想要以科技回报国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向工程院立下了军令状,带着团队前往澜沧蒿枝坝。
因为各种原因,蒿枝坝的部分村民秉持着“贫富皆安”的理念,对致富事业处之泰然。朱院士立即发现自己不仅要给这里带来能够致富的技术,更要帮这里的人民改变思想,燃起斗志。骨子里透露着坚定与倔强的朱院士开始深入村民的生活,寻求每个村民的心结,借助录音笔进行隔空对话,聆听他们的心声,最终一一解决了他们的心结。当村民树立起信心和勇气,朱院士才得以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扶贫先扶志”,算是《农民院士》的第一级格局。
随着朱院士带领村民从脱贫到致富,本片提升到了第二级格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基于原型人物朱有勇的特有格局。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大众眼中就是国家重点培养的顶级人才,是广大年轻人的学术偶像,是不得了的“大人物”。他的论文能在国际上拿奖,他的科研成果能让企业开出10亿人民币的价码。然而,他同样也是一名不忘初心的“农民”,心系着养育他的土地。这份情怀,因为朱院士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被放得更大。
更难能可贵的是,《农民院士》并没有陷入对成绩的简单赞美中,而是将格局进一步提升。在村民拍卖三七的时候,有些购货商一时上头,喊价越来越高。此时,朱院士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他叫停了拍卖,制止了购货商继续往上喊价。原来,朱院士是站在国家的格局上来做出此举的。虽然三七的销售价拍卖得更高,能让蒿枝坝的村民得到更多的收益,但是这份成本必然会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转后转嫁给消费者。朱院士的初心,不仅是让一个蒿枝坝富起来,更是要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用上高品质低价格的好三七。这份格局,不得不说是处于一个更高的level啊!
致敬时代楷模,传承榜样力量,坚守初心的朱院士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格局,什么叫人民的幸福。“农民在前,院士在后”,一部《农民院士》让我们对国家顶级人才有了全新的认识。有如此优秀的人在带领着大家前进,我们一定可以稳步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七】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2019年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从事研究的30年来,朱有勇带领科研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效应、机理和推广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创建的“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经过国内外数千万亩的示范推广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标志该成果的学术论文于2000年在《自然》杂志全文发表。
朱有勇寄语农大学子们,“人倦了,天远了,唯有山水相依,守候着那束透过红尘的梯田之光。”
与土地相亲,与农民相亲,是农家儿子朱有勇的普通情怀,也是科学家朱有勇从未变过的人生坐标。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回到云南搞科研;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独辟蹊径找到了作物品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并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该科研领域,将这项技术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国11省市累计推广1.2亿余亩,使百万农民从中受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正如草原上的火在一点一点地燃烧,一点一点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2005年获得国家减少发明二等奖,获得云南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不是凭借着创新精神,他怎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坐,我想,可以从朱有勇身上得到启发。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篇八】
向“时代楷模学习”,牢牢把握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援宁干部深入推进精准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到点上扶到根上。
向“时代楷模学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援宁干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各级党员干部要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不要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院士》观后感感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