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春节假期延至9天取消调休的说法
建议春节假期延至9天取消调休的说法一览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2月28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建议关于春节假期延至9天取消调休的说法,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建议春节假期延至9天取消调休的说法一览,欢迎参阅。
建议春节假期延至9天取消调休的说法
一、提升传统节日认知。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娱乐生活丰富,物质和娱乐逐渐成为春节附属物,回老家探望父母亲人成为中国人最核心的情感需求,而且这件事情只有在春节才能实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维系年味最重要的原因。春节看似七天的小长假,包含了双休日和调休,满打满算其实休了三天。调休更是让春节假期“变了味”,疲惫感攀升,还没陪伴父母几天就要复工复产,老百姓心里不痛快,干活也使不上劲,年味自然就变淡了。建议将3天春节法定假期增加至5天,加上一头一尾两个周末,取消调休制度,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以思维和形式的现代化,让老百姓安定过年,过个团圆年。
二、丰富传统庆典活动。“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从爆竹到烟火,体现着古代精湛的工艺发展和繁荣的文化传统。松绑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不仅是对我国绵延上千年过年仪式中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群众过年期间期待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回应。建议调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设立集中燃放点,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合理、有序引导禁放区有需求的市民前往燃放,以充分回应市民群众燃放需求,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及保障,对可以燃放的烟花爆竹进行分类,危险性较大的,不建议个人进行燃放,以场景和管理的现代化,保证老百姓安全过年、喜庆过年。
三、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在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建议强化技术赋能,丰富节目形式,深挖文化潜力,延伸文化内涵,让经典“活”起来、“火”起来。同时,变革传播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矩阵优势,形成传播合力,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表达和融合传播,促成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的有效链接,以内容和技术的现代化,让老百姓欢乐过年,过个多彩年。
春节法定节假日是几天
按照规定,春节法定放假三天,但是,国务院办公厅会再根据周末时间,调整放假时间,并发布节假日安排通知,调整后的放假时间为七天,要补两天上班时间。
所以我们一般就直接认为春节法定假日是七天了。
春节习俗
贴门神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