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的作文
描写家乡的作文
我们通渭的地方不咋大,礼数却很多。老辈人经常这样教育晚辈:做人要懂礼数。在我理解中“礼数”无非就是礼貌、礼性、礼节、礼让、礼仪、礼遇等方面的意思。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打个招呼是起码的礼数。
通渭人非常看重礼数,孩子三四岁父母就教怎么称呼左邻右舍的人,见了认识的人要问声好。“王爷爷好!”“李奶奶好!”“伯伯好!”“姑姑好!”等是孩子们最初学会的打招呼。孩子们如果见了长辈不打招呼,尤其是上大学或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到家乡见了熟人不打招呼,就会被人耻笑为:没礼数。
在通渭还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成年人有了孩子,对于平辈人就不再直接称呼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了,而是从孩子哪儿论称呼,如:他大伯、他三叔、他二姑等。或者把自家孩子的名字直接加在前面,如:永平他大大、狗剩他三叔、文霞她二姑等。初听起来粗俗,但不感到生分,反而显得更亲切了。
外乡人途经村里问路、问事时,也必须要有礼数,嘴巴要甜,可根据所问人的岁数或称呼大爷、奶奶、老哥、大嫂子等,没有礼数就会吃闭门羹。如果你向一位长者询问:“哎,××家住哪儿啊?”长者可能会不理你,或者忿忿然:“我是个‘哎’吗,一点儿家教都没有。”
其实,家乡的礼数也是一种规矩。比如吃饭时声音不能太响,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每餐都必须长辈们先动筷,小孩子才可以端碗;来了客人,首先要打招呼;客人进门,必须接住其手中的东西;客人告辞,应该起身,近的送出大门,远的至少要送到村头。
家乡还有互相借东西的习惯,不但米、面、油、菜刀、剪子、锤子等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可以互相借用,而且种子、牛、插秧机、拖拉机等这些生产资料也可以互相借用。在家乡人的眼里,借用东西不必为难,而被借用东西的人家也感到是人家看得起自己,是人缘好,是荣耀。不过,家乡借用东西也是有着许多礼数的,那就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有首歌这样喝道:礼多人不怪。家乡人在祝寿、结婚、生子、建房、植树等方方面面都是有着不少礼数的,而对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更是礼数多多。细想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礼数,通渭人才形成了浓郁的习俗,才形成了醇厚的民风,才形成了淡淡的乡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礼数,我们通渭人不管离开那个叫家乡的地方有多久,总是对那个地方念念不忘,并且是离开越久,思念越多。
世间之事有果必有因,家乡的礼数延绵不衰与其特有的地方风俗有关。家乡人活得随意,活得滋润。一个人不知礼数,大家会私下批评你,时间一长,别人批评的话就会传进你的耳朵,让你不觉间生出羞惭之心。为了避免非议,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跟大家一起讲礼数。
孔子曰:“礼失求诸野”。意思是当礼数缺失的时候,可以去偏僻的乡野访求。我喜欢家乡的那些礼数,我感谢家乡的那些礼数,也就是家乡的那些礼数让我学会了善解人意,温暖他人,珍惜美好,感恩生活。
作者:袁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