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
汪金权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着一件不普通的事,尽着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在现今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年代,却有这样的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确令人敬佩,汪金权不是横空出世的英雄、鹤立鸡群的圣贤。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怀有崇高师德的普通教师,成为了全社会瞩目的道德楷模。
无论我作为社会的公民,还是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我都由衷地佩服汪金权。在现在这样一个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铺天盖地的是利欲熏心,惟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风气,似乎科技的高速发展带给社会的是人际关系的简单化,机械化和冷漠化。我们很难听到“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号召了,这些正气凛然的话语似乎只成为了教科书的材料,作为人们纸上谈兵的素材,曾一时间出现了道德社会的“荒原”。当人们纷纷传述着山区教师汪金权的先进事迹时,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为这样一个不敢置信却又真实的故事掉下了感动的眼泪。我们就象受到了新世纪道德的神圣“洗礼”,人的道德素质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荒原”里又重新找回了“伊甸园”,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标准丰碑又一次被擦得“锃锃亮”。于是每个人都开始学习他的先进事迹,那么,我们究竟学他什么?也奔赴去山区支教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立足自己现在的岗位,用高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锻造自己,让社会的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要学习汪金权伟大的师德,为教育事业倾注自己的热情。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我曾看到一则调查,在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中,涉及到教师的师爱问题,他们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汪金权正是为我们筑起了这样一座师魂的丰碑,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整个社会学习他,不应作为这个阶段的一项政治学习活动的任务,而应贯穿在自己的每天的工作中。应时常用这样的精神来勉励自己为社会做贡献,那么我们不会再有道德“荒原”了。
汪金权,一位普普通通的山区教师,现已走进我们的心间。我们在他平平凡凡的事迹中,感悟爱心、感悟真情、感悟崇高;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理解他人、理解责任、理解奉献……让我们与汪金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