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传的读后感范文
这是一部讲述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传记文学。《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然而,英年早逝的路遥的人生状态始终像谜一样地困扰着读者。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路遥传的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路遥传的读后感1
路遥将足球视为自己最喜爱的运动,并将它比作诗与哲学,认为足球是一种人生与命运的搏击。在我看来,这也许是路遥一生的写照。当你热爱某个事物,你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和它联系起来,足球带有的不服输的精神吸引了路遥。
在厚夫《路遥传》中描写的路遥, 是一个热血澎湃的汉子,是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情怀并存的作家,是一个爱这黄土地爱的深沉的陕西人,是呕心沥血终成大作的奉献者。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想路遥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他很现实,他懂的那个年代自己想读书想出名不容易,于是他娶了一个北京的知青,他重情义,于是他的朋友真心待他,给他帮助,陪他走过最后艰难困苦的日子,他爱写作,爱到舍生之境,爱到甚至病入膏肓也笔耕不辍。但他不会生活,不会照料自己,自己的弟弟王天乐竟成了他的后勤,无论生活如何节俭,在烟和咖啡上绝不含糊。
然而路遥又是如此有血有肉的人!当我知道一位作家用心血浇灌自己的作品时 ,我才真真切切的体味到《平凡的世界》竟是沉甸甸的,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呐喊着,每个人物都企图与命运搏斗,从而迸发小人物的光彩。青年人真的应该看看这一类的人物传记。当我打开这本书时确实觉得我不能理解那个时代,于是觉得很难有兴趣读下去,但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察别人的人生,审视自己。
也许你面对各种作业焦头烂额,于是你囫囵吞枣般对付应事,路遥却有那种看一年的小说,参考消息等等只为积累知识的精神,只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长篇小说的精神。
我们缺乏特定时代所赋予的厚重感,于是轻飘飘的,甚至走向浮躁的功利的。对这个世界,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专注之心,正如路遥所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把这种精神代入生活之中吧!
路遥传的读后感2
忽然发现最近写影评更多,是的,看电影电视剧总是更轻松一些,写下来的个人感想也以标记为主要目的。好久没写书评,因为自己花在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的速度慢了,要反省。
《平凡的世界》是上初中的第一天,年轻的女班主任老师推荐我们看的,当时家里条件一般,忘了是借人还是自己存钱买的,十二年后的今天,依稀还记得里面的一些情节,以及当时看完的心境。《路遥传》这本书,是上培训班的时候赠送的。因为喜欢《平凡的世界》,在那之后也读了《人生》,所以就想了解作者路遥。
这本书算是读了很久,因为读的慢,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吸引我,主要是以时间+事情+相关信件为轴线展开路遥的一生。后来读着读着,就为作家那股执着的执拗的劲所钦佩。
此书让我了解到之前不曾知道的路遥,原来作家进行创作也是普通科学实验,前期需要大量的考查研究(在同时我读着电子书《激荡三十年》,里面关于投机倒把,路遥到广州考查,邓小平同志到深圳特区讲话等同时代的事情相互穿插,更显立体感);原来《平凡的世界》不是一开始就收文学界推崇,是人民群众的喜爱让这部作品更有生命力;原来创作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如此大的毅力——分三部分别到三处连续几个月的专心一致创作,初稿完成后还一字一句修改誊写;还了解到朋友对路遥的各种支持和帮助,路遥对家人朋友的帮助,他不完美的婚姻,对女儿深沉的爱,即时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仍对文学创作不灭的热情……
路遥说过: “作家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或者有了生活,而又不能用深邃的目光洞察它的作品就都将会是无根的草或不结果的花朵。”当然,还有他对黄土地深沉的爱,才孕育出《平凡的世界》。
路遥传的读后感3
喜欢《平凡的世界》,上学时,读到田晓霞的死,和同学们一起惋惜不已。在我的印象里,为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人物感伤的,这是为数不多的几次,还有一次,是为阿朱的死。但是对于路遥,却并不太关注。不可否认,路遥给人的感觉就是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值得关注的点。
前两天,听广播中播放厚夫的《路遥传》,对于路遥的生活、性格、经历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该书2012年出版,作者与路遥有较深的渊源,距离路遥热很久,很多内容都是比较客观的。连听带看,追着把路遥传听完,了解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路遥。光环背后的路遥,对家庭亏欠、亲情不够、要求朋友多而付出少、与妻子关系紧张……人近中年,对于一个不完美的路遥,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感同身受,更加愿意去了解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路遥的经历,尽管我没有经历,但能够很深刻的感受。因为他的经历就是我的父亲那一辈的典型经历。有能力,但是出身贫困,通过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就。从他的情况来说,路遥可以算是做到接近最好了。
当然,作为局外人,作为读者可能不免假设,假如路遥能够爱惜身体,能够兼顾工作家庭,也许能够做到更好,也许第一个诺奖该他摘取……
但我觉得,路遥的命运基本上是注定的。身体的疾病属于遗传,加上贫困和他的性格,悲剧几乎是注定的。同时,他的工作方式也是不可能改变的。路遥形容自己工作常常说“牛马般工作”“奴隶般工作”,可见其艰苦。但如果要他朝九晚五,喝着咖啡,按时作息,要取得成就,无异痴人说梦。另外,家庭、身体的兼顾,同样也不可行。写作中,投入到连自己都忘了,而且持续到数年以上,让他时刻想着家里老婆孩子的事情,也是不现实的。只能说,要成就伟大,必须要付出代价。
以路遥几乎赤贫的家境,能够想尽办法读书,直到初中毕业,已属不易,但他几乎抓住了可能的一切机会:领导造反,革命文学,工农兵大学生,进省城工作,连续获两届国家级文学奖,沉默六年完成长篇,获国家最高文学奖。这一切都证明他具有过人之处。从我的角度看,极度理性,执行力强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路遥传的读后感4
看过之后,着实为路遥的离去感到无限的惋惜,不光是对于文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对于我们这些所有的平凡的读者更加是无可挽回的遗憾。
个人觉得传记很一般(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东西,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盖茨比的父亲在早年间就对其说过,“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盖茨比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读者,都有资格去评论他读过的任何一部作品。可能他的评论胡诌八扯,但是那只是之于他个人而言,他就是认为不好,及时99%人都觉得好,他自己的觉得不好。那也是可以的。你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不要觉得自己墨水不多没有能力去说什么。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作者完全是从一个极度崇拜的角度去叙述一个人(当然,对于路遥没有热情,他也不可能给他写传),不能说是叙述,而是塑造,就像修缮,就像一个粉丝用修图软件PS自己多年的偶像一样,他想要的结果是:他是最好的就够了。所以,其中不免会掺杂着作者太多的个人的感情主观因素在里面。对于婚姻以及生活的细节方面所涉猎的太少,而且可以读出,作者对于路遥的妻子林达是有主观偏见的(个人阅读后的感觉,之于作者确实有无,不敢妄自肯定)。他想要呈现的就是像贾平凹所说的一个夸父的形象,而且处处都是着力地去刻画,为了实现让读者阅读后形成这样的想法而去在细枝末节中一点点地渗透着。但是,不得不说,从这一角度来说,他的目的实现了。不了解路遥的人读过之后,一定会觉得,这就是为了理想事业献身的英雄!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厚夫的《路遥传》改名为《路遥奋斗史》,这样子好像更加贴切于作品所能表达的主旨。
路遥传的读后感5
同样是好文章,金庸白天社评,晚上连载,行有余力,挥洒自如,三十多年笔锋犹健,人亦长青,古龙倒也享年不永,可他卖文取乐,得意尽欢,美酒佳人,生前未曾亏待自己丝毫。
唯独我的延大学长路遥, 文章千古事也许没错,但人比鸿毛轻就太不对了。关于文字的游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已经是个悲剧,至于慨然赴死,以命相搏,这真的需要吗? 路遥的豪气与坚忍令人感佩,可惜他的生活哲学里没有节制和平衡,看他的身世命运,仿佛一道早有答案的公式推理题目,一个吃尽苦头艰难成长的孩子,即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终究未能驱散命运一开始就笼罩在其身上的悲剧气息。看路遥的书固然是一种享受,但成书过程却让人望而生畏,这其中满是立言载道的使命感,是庄严艰辛的劳动,是无数殚精竭虑导致的元气大伤,这哪里还有趣味和兴致的立足之地,在这种境况下能写出一百万个字,已经是个奇迹。 所有作者都难免有劳形伤神的困扰,但有的作者就能发展出一套张弛间歇的技巧,碧波平湖,优游行止,而不是一味的惊涛骇浪,逆流而上。同样农家出身的贾平凹就深谙此道,写字,画画,参禅,当官,一样都没少,再看其作品的数量与高下,也不见得就比路遥差。贾在怀念文章里说路遥是“逐日的夸父”,充分体现了一个省作协主席的深刻洞察和形象思维能力,我觉得这是对路遥最精准的评价。贾平凹大概一直在纳闷,为什么他不能停下来,低头看一看再跑呢,我追的有那么急吗。
“我这十几年,吃的猪狗饭,干的牛马活”,试问一个有志于此的文艺青年看到这样的作家自述,谁还愿斗胆一试,如果山水有相逢,古龙一定会拍拍路遥的肩膀,轻摆两下大头:兄弟,你这又是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