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小说读后感1000字

| 芷晴

张爱玲《半生缘》小说读后感1000字

《半生缘》是张爱玲所创作的一篇小说,世钧、曼桢或许已经注定了只有半生的情缘,却要用一生的情来记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半生缘》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半生缘》读后感篇1

回首半生如梦,何处停留,住在心里的那个人,藏在泪中。回首半生匆匆,恍如一梦,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慢慢留空。

“世均,我们回不去了。”

多少的激动,多少的情感,多少的过往,在此时竟只化成了这一声回不去的叹息。我的心被深深揪紧了,多么盼望两人能在历经劫难之后,重新牵起对方的手,重拾那份纯真的爱,然而我无法否认,命运中的他俩,只有半生缘分。

曼桢与世均相识的那一幕,平平淡淡,只透着些微的局促,但命运的齿轮却在此刻开始转动。他们坚持着对爱的信仰,甚至规划着久久远远的未来,他们仿佛可以永远这么幸福下去,但总有些事不会尽如人意。

曼桢的姐姐曼璐,仿佛是一个梦魇,硬生生的将他们的爱情折断,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情来对待曼璐。说她是一个可怜人吧,她的确是,为了家,她牺牲了自己的名声与爱情,沦为一个妓x;然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为了丈夫,她可以狠心将自己的妹妹推入火坑。但她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呢?只是一个人孤苦的病死在床榻而已。

曼桢撕扯着喉咙喊着救命,渴望冲破这黑色的牢笼,冲进世均的怀抱,向他诉说着害怕与愤恨。她将窗户打破,却只伤了自己的手而已,黑暗依旧笼罩着她,渐渐夺去她所剩的希望。多年以后,曼桢就是在世均发现她手上这道疤痕的时候,向他讲述自己的经历的。她的语气很平淡,仿佛那是别 人的记忆。但曼桢不朝他看,仿佛看见了他就说不下去似的,那些岁月怕是已经深深地裂开在她的的心底,无论多少年也无法抚平了吧。

我那时竟是气狠狠地骂着世均,骂他软弱,骂他为什么不能去救出曼桢,却跟另一个女人结了婚,也许后来的世均也是这么深深自责的吧。我现在也不那么偏激地一味站在曼桢的角度去想了,站在世均的角度想想,其实他也没什么错,他的家庭给予他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在外的工作而是回家继承祖业;使他不得不顾虑曼桢的姐姐是妓x这件事,而因此引起两人的争吵;使他在多年以后重遇曼桢却再也回不去了。他也是这么莫名其妙的被曼璐欺骗了,说他笨也好,说他无能也好,却始终无法改变他是一直爱着曼桢的事实,爱情中没有对错,只不过他们的爱情中多了许多错过而已。那是命运给他们安排的不得不走下去的爱情悲剧。

我只叹命运捉弄人,人世间有多少段姻缘竟也是就此散了。人世间的许多东西,都值得我去感慨去深思,就如命运这东西,我却是无论如何也摸不透的啊!

《半生缘》读后感篇2

提起笔,又放下;思绪许久,居然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因为太喜欢张爱玲了,她的作品也看了不止一部,有的甚至是反复地看,可却是头一回有勇气来记自己读她作品之后的感觉,好想写好它——至少还能安慰自己尚能理解偶像的思想;但说实话,写她的作品的读后感真的挺难——尽管,这是我反复地看、最为钟意的一部《半生缘》。

曾经不止一次向周围的好友诉说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是一种享受,我在享受美好事物的同时,是十分注重情调的,特别是在读张爱玲作品的时候。在一个阴阴的雨天,拉上窗帘,打开昏黄的台灯,独自依靠在大沙发上,一边享受浓浓的咖啡,一边捧读《半生缘》。感觉真不错,会让我更快地融入这本小说,心都慢慢地跟着坠入、下沉,有时合上书居然无法很快恢复。因为,书的整个底色是:荒凉——一种悲观的感叹,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但,这确是我喜欢的味道!

《半生缘》是典型的张爱玲式的小说:基调是建立于对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而且是对日常细节的不厌其烦的描述上。所有的大题目都被浓缩在了生活的一幕或一角,平凡男女的平凡的悲欢,其间的曲折、跌宕成了生命的底蕴。

并不大喜大悲的文字承载着大喜大悲的感情。蓦然回首,18年间所有的爱恨喜悲都悄悄地溜走了,曾经爱过的人都只是站在记忆里远远地望着你。18年前是如此的相爱,都已是逝去的云烟,所有的曲折遗憾就像玻璃盒里的鲜花,变得不再真实了。生命,一点点磨蚀;灵魂,一天天萎缩。——“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能将男女之间的“爱”还原的如此透彻明白,恐怕也只有张爱玲了。

外柔内刚的曼桢,优雅含蓄的世钧,沧桑、自私却又凄凉的曼璐,“既像老鼠又像猫的”的祝鸿才。不论曼桢的遭遇究竟是谁造成的,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人物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更没有“爱”——或者说,曾经有过但终又逝去。

人的本质始终是自私的,这也许是张爱玲的观点。因为一个个人物总是那么寒冷、荒凉。一颗一颗的心是迷失的,是孤单的。

当我合上《半生缘》最后的那一页,久久地陷入忧郁,绵长而不绝,铭心而无法自已。我明白,它是笼罩着作品的挥之不去的雾霭,也是重重划过作家心灵的刀锋。

荒凉划过心灵时是痛苦,变成文字后就是唯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半生缘》读后感篇3

半生情缘,尘埃而已,只是依偎于尘埃落定时,生命的轮回中,太多的巧合和误会,情缘的迷离疏散在其间演绎了各种缺憾的人生。

三十年代的上海,世钧和曼桢是同一个工厂做工的恋人,曼桢早年丧父,家庭生活靠姐姐曼璐当舞女维持。后来曼璐沉醉于糜烂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失去了节操,当了妓女,最终嫁给了有妇之夫祝鸿才。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能生育的曼璐以一种怨毒的心态于夫合谋,令其欺负了妹妹,曼桢为姐姐、姐夫生下了一子,却葬送了自己与世钧的爱情。

姐姐死了,得世钧结婚后,面临崩溃的曼桢选择嫁给自己的姐夫,十多年后,世钧与曼桢再度重逢,当世钧希望再续此段半生缘时,曼桢却静静地向他诉说此情不再,并且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姐夫结婚已是难改的事实。从此,怕是回不去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随着曼桢的决绝而落定,相识,是一种缘,分离,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世钧与曼桢终有分开,几次命运的捉弄,几次擦身而过,或许他们已经注定了只有半生的情缘,却要用一生的情来记忆。《半生缘》是我唯一读过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他们虽然只有半生的缘分,却用一世的情分,这是何等高尚的爱情啊。可惜这样的爱情没有根基,一个个消失在当时的制度中,泯灭在当时的世俗中,可叹又可惜。

他和她,步入命运的迷宫,走进现实的迷谭,就此错过了。认识的时候,相爱的时候,分开的时候,连代价都没有计算过,喜欢的时候,怨恨的时候,都那么不顾一切。曼桢,一个有新思想的女性,一个自食其力的女人,一个对爱执着的女人,去一再被现实所逼迫,这是多麽可悲的事情啊。 我们常说缘分是天注定的,可有多少爱依照缘分而来呢?又有多少原以为缘分而等待?缘这个东西,猜不透,看不穿,错过了,就不在了,人生如戏,看戏的人围得密密麻麻,他依然觉得孤单,即使是喜剧,她也能从别人的美满中看出泪花,他用前半生换来了那段缘分,却用后半生惘然。

半生情缘,尘埃而已。

《半生缘》读后感篇4

在世上有许多相爱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而是和另一个说不上爱的人度过了一生。在《半生缘》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恋,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话未免有点无奈的味道,但问世上有多少男女结了婚,却过着没有激情、没有热情的生活,只是久而久之把对方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就这样死寂般的生活着,索然无味,但也就这样凑合着度过了一生。

当沈世钧向他的家人屈从,辞掉了上海的工程师工作,其实沈世钧和顾曼桢的爱情悲剧就已经注定,就算顾曼桢没被姐姐无耻的出卖,没被祝鸿才,沈世钧和顾曼桢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沈世钧的家人是瞧不起顾曼桢这种家境的人的,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做着舞女和暗娼的工作,他们这种自视清高的家庭又怎会沾上这种亲戚,因为顾曼璐的工作他们就断定顾曼桢也会像她姐姐一样,她们一家人都是“不干净”的人,所以顾曼桢和沈世钧的婚事就如同镜花水月,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我并不喜欢沈世钧这样的人,有点懦弱,有点小气。如果沈世钧可以为顾曼桢不顾一切待在上海,可能她们两个还会有一点在一起生活的希望,但在小说中可以看出沈世钧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就算勉强在一起,这么多人的阻挠,也不会生活的幸福,还是会悲剧收场。

顾曼璐是个挺可悲的人,很多人说如果不是她姐姐灭绝人性的出卖,顾曼桢就不会这样不幸了,但我认为事实并不是在这样的,刚才我已经说了沈世钧和顾曼桢的爱情悲剧是有着必然性的,顾曼桢人生的不幸,实质也是有着必然性的,顾曼桢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没有父亲,如果没有顾曼璐牺牲自己去赚钱,养活这一大家人,顾曼桢可能今后的命运会更加的悲惨,顾曼桢能接受教育,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都是她姐姐“卖肉”换来的。顾曼璐曾经也是和顾曼桢一样的人,单纯、善良的女性。她本来有着光明的未来,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张豫瑾结婚,但为了弟弟妹妹和母亲,她甘愿放弃这一切,能有这种牺牲精神的人本性又会坏到哪里去呢?顾曼璐是被这个社会,被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扭曲的丧失了人性,顾曼璐的出发点是多么的高尚,但社会上不会有一个人同情她,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有点瞧不起她,只有顾曼桢没有瞧不起自己的姐姐。顾曼璐的牺牲换来了什么?就换来了别人的轻视和蔑视,我相信任何人碰到这样的境遇都会心理失衡吧!顾曼璐开始知道祝鸿才对自己的妹妹不安好心时,她是想保护自己妹妹的,所以她还有意识的和家人疏远,让顾曼桢不要像自己那样落在祝鸿才这个流氓的手中。但是后来顾曼璐和祝鸿才的关系越来越来差,她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本身就被别人瞧不起,所以她就像捉住救命稻草似的,想捉住祝鸿才,如果祝鸿才这种人都不要她了,还会有谁要她呢?再加上她误认为自己的妹妹也像别人一样看不起她,还抢了自己最喜欢也是最放不下的人张豫瑾,所以产生了嫉妒之心,激起了已埋藏在心中扭曲的人性,没有一点人性的把自己的妹妹“卖”给了祝鸿才,但最终顾曼璐也受到了惩罚,悲惨的死去。

在小说中顾曼桢的坚强、独立、勇敢的和命运做斗争的精神是那样让人为之动容,特别是小说中顾曼桢千方设法逃出祝鸿才和顾曼璐魔爪的描写,感动的可以让人流下眼泪,顾曼桢在被他们俩囚禁的那段时间她本想一死了之,但是她一直对沈世钧是抱着希望的,她盼望着沈世钧会来救她或者自己逃出去还是能继续和沈世钧结婚,过上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的生活,虽然被祝鸿才有了孩子,她觉得这算不了什么,她始终相信沈世钧是爱她的,沈世钧在知道她的遭遇后会更加的爱她、保护她,但她的幻想从始至终也没有实现,当顾曼桢费劲千辛万苦逃出来时,得到的却是沈世钧已经结婚的消息,这对于顾曼桢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但顾曼桢依然坚强的生活着,靠自己的双手,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堕落。顾曼桢为了自己孩子不受虐待,也选择了牺牲自己,嫁给了祝鸿才。她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呢?难道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

虽然《半生缘》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但张爱玲还是给顾曼桢设置了能看得到希望和光明的结局,最后顾曼桢成功的和祝鸿才离了婚,也得到了儿子,她又可以重新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或者在今后她还会遇到自己很想和他结婚的那个男人,但这个人绝对不会是沈世钧,沈世钧的家庭和性格已经决定这段爱情会是悲剧,顾曼桢被姐姐出卖,被祝鸿才这只是他们之间的小插曲,也就把他们俩拆散,但顾曼桢的心中和沈世钧这段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从始至终都是美好的,她也没有去憎恨沈世钧,这一切并不能全怪他,顾曼桢就留守着这份爱独自的坚强的生活下去,况且爱一个人并不是要得到对方,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只要知道对方过得幸福这已足够。

《半生缘》读后感篇5

张爱玲是一位怎样的女子,为何能写出如此空灵的作品。之前很早就听说张爱玲,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拒绝她。但看完她的作品我深被她的内涵和平静所震摄。有人说张爱玲是一口古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越淘越有。今天读来,真有此感。

不知现在还有没有《半生缘》中让人有泪难流但心情比流泪还难受的无从发泄的爱情故事。他们虽只半生的缘份,却有一世的情份,这是何等高尚的爱情,可惜这种爱情没有根基,一个个消失在当时的制度中,灭迹在当时的世俗中,可叹可惜啊!但是他们那种发自心底的爱,那种旷日持久的爱又怎能与如今速成爱情同日而语。我总是很欣赏和向往那种天长地久的爱情,那种为了爱人能牺牲一切的爱情,那种无论发生什么事遇到什么罪都深知对方会怜惜自己不必去自怜自卑的爱情。小说中的惠桢,一个有新思想的女性,一个自食其力的女人,一个对爱执著的女人,却也一度被社会世俗所迫害,当她惊醒的时候,却只能面对爱情无能为力,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不知道现在还没有没如此刚烈的女子。

我总是对现在的爱情抱以怀疑。现在的爱情没有相识相知的过程,大体是一认识了就有了肉体的接触,哪里能有心的碰撞与灵魂的结合,这种能称为爱情吗?他们省去了心灵沟通的过程,难怪现在把结婚离婚当成儿戏的人不少。不知为什么,我非常羡慕小说中的惠桢和世钧,虽然他们无缘结合,但是他们可以用思念来温暖自己的一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在他们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只能以书信来表达情感,甚至各自走进婚姻连书信都不能有,他们就惟能用思念和回忆来维系自己的爱情,这是何等的艰难却又是何等的感人。物欲横流的今天,不知还有没有如此感人的故事。


张爱玲《半生缘》小说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半生缘读后感1000字

半生缘读后感

半生缘读后感

张爱玲金锁记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1000字范文

《三体》小说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荆棘鸟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小说《活着》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2000字范文

4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