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读后感1000字
黄帝内经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饮食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影响人的寿命,所以清闲时间随手拈来《黄帝内经》——祖国医学之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从中医角度讲述四季养生之精髓,与大家共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黄帝内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1)
今日阅读中医传世名著《黄帝内经》,对人之所以生病和短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尤其对自己的病损和短寿忧心忡忡:
一、现代人眼界太宽了,见的太多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一。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但你见识有那么多,因此你的烦心事肯定就多,肯定就会影响你的情志、心态,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你是不是看见啥好吃的就想吃、看见啥好喝的就想喝,看见啥好穿的就想穿,看见啥好玩的就想玩,看见啥挣钱就想挣,看见有啥好事儿就想占一份儿,看见哪美女都想多看一眼,看见谁家孩子考上北大清华都艳羡?自己的信仰自己怀疑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推倒了,自己的德行修养自己丢弃了,自己的守持自己放松了……
二、现代人的腿太长了,社会关系太复杂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二。俗话说,常过河必有一湿脚,但你天天东西南北到处窜,你经受的自然考验和你遭遇伤害的几率会少下来吗?关键是,你的腿有多长,你的社会关系就会多复杂。社会关系复杂了,你的琐琐碎碎、丝丝嚷嚷、恩恩怨怨、爱恨情仇自然就少不了,少不了的结果,就是你纠结难缠、劳心伤神、生气上火,最后急急如律令,仓皇把自己送给马克思。
三、现代人吃的太滥了,五脏六腑负担太重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三。俗话说,病从口入。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但拿一些站的高看的远的人的话来说,现在还有什么是人不敢吃的?各种各样的肉,各种各样的菜,各种各样的奶,各种各样的小吃、零食,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料、添加剂、防腐剂……还有我很无能为力的就是现代人都好吃各种各样的药,谁要是不懂几样药,不知道几个偏方、秘方好像就会被看不起。更吓人的是,现代社会人人都是医生,这是很要命的。你现在敢在朋友圈里说你不舒服?嘿,马上就有好多好多关心你的人给出各种各样的方子。
四、现代人住的太好了,高楼大厦不沾地,这是短寿的原因之四。俗话说,人是土造的。我们经常要求别人接地气,不是叫你买一袋面送给群众,而是叫你到群众生活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和群众聊聊土地的那些事儿。拆迁难,群众刁?不是的,群众是真不想上楼,群众是真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土地,你们真的懂吗?高楼大厦阻断了人与大地母亲的亲密接触,阻断了三里五村那份邻里亲情,阻断了人们与大自然的沟通交流……高楼大厦有什么好?活动少了、见阳光少了、辐射多了、压抑抑郁多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大家守持自己的礼节操守,简单地活着,愉快地生活,随世俗处事,糊涂地处世,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法天、法地、法自然、法自体,简单地活着,愉快地生活,随世俗处事,糊涂地处世,尊重并亲近自然,尊重并适应规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睁只眼闭只眼,看见美女就当没看见,你能做到吗?
黄帝内经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2)
前阵子突然对易经,黄帝内经,难经和手诊等感兴趣,胡乱看了一通
什么对人最重要,当然是身体健康了
现总结一下看黄帝内经的感受,我认为一般人只要知道以下几点和一个图就够了,不要想成很神秘的。
1。 五行和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2。 均衡就是健康。阴阳平衡,冷要取暖热要降温,成年了就该结婚不好单身,晚上应该睡觉白天该运动等;营养要均衡,不能太足,也不能缺乏,以前是营养不良而得病的多,现在是营养过剩而得病的多;七情六欲,满就泄,压抑就出问题,过了也出问题,适可而止;体育锻炼有益身体,挖掘人体极限的所谓奥运比赛就过了,有损身体了;饱一顿饿一顿最伤身体,举例如,今天吃1斤肥肉,而胆汁还按昨天的2两肥肉的标准供应,肠胃就不适;明天你改吃1两肥肉,而胆汁按今天的1斤肥肉量供应,多的胆汁只好存储起来,经常如此,胆囊放不下,就压缩,最后可能就结石了;一个部位太强,会打破平衡,影响上下,如金肺太强,不但克制肾水,而且反压脾土了,人体器官相互关联,一个出问题,会上下影响,继续下去就连锁反应了,如最初得某个病的人,而往往最后要其命的是另外一个病。
3。 五行相生相克,具体看下图
注:心肝肾脾肺是五脏,胆胃膀胱大小肠三焦是六腑
肝胆属木,春季旺,青色食品补肝胆,酸味食品也有益肝胆,注意防风,肝胆旺易发怒等,其他类似。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我们怎么来理解相生相克的理论调理身体呢?还是拿肝木来说,春天时候,肝火易旺,由于木克土,春节如果多吃酸的,会让肝火更旺,而伤脾胃,我们应该补弱势的,多吃甜的,黄色食品,补脾胃,让肝胆与脾胃平衡。其他由此类推。
相生为母子,如土是金的母,金是母的子;当有实症热症,就得泻/清子,当有虚症时,那就补其母;举例,如果胃热,肺是脾胃之子,那就清肺,如果肝虚,肾是肝之母,那就补肾。还有要记住:心肝肺宜清不宜补,脾肾宜补不宜清。
黄帝内经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3)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经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心包的经脉,为手厥心包经,起始点在胸中,出属于心包络,再下行穿过膈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横出于胁下,再从腋下三寸处向上行到腋窝,又沿着上臂内侧下行于手太阴经与手少阴经的中间,进入肘中,然后沿前臂两筋之间下行,直入掌中,经过中指到达手指末端,它的另一支脉,从掌内分出,沿无名指直达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经气发生异常变动,会发生以下病变:掌心发热,臂肘关节拘挛,腋下肿胀,甚至胸胁满闷,忐忑不安,面色发红、眼睛发黄、喜笑不止等。本经所主的脉发生病变后可出现心烦、心痛、掌发热的症状。治疗以上病症,属实症的应用泻下法,属虚症的当用补益法,属热症的须用疾刺法,属寒症的宜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的就用灸法。而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的病症要通过本经所属的腧穴加以治疗。由本经导致的实症表现为寸口脉比人迎大一倍,而其所致的虚症,则寸口比人迎脉小。
通过这段科知识的学习:让我样懂得了手厥阴心包络经的起始点、循行途径,最后达到指端。及手厥阴心经发生异变而发生的病变以及治疗方法,掌握了这些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从迎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肾的经脉,为足少阴经,起始点在脚的小拇趾下,斜向而于足心,从内踝前大骨的然谷穴穿出,并沿着内踝骨的后方,向下而行,进入足跟,再上小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然后继续上行,经过股部内侧的后缘,贯穿脊柱,进入肾脏,与膀胱相连接。其直行的经脉,再则肾脏向上,经过肝和横隔膜,进入肺部,又上行并沿着喉咙归结于舌根;它的支脉,由肺而出,连接心脏,再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联接。足少阴肾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会发生的病变有:感觉饥饿但不想进食,面色憔悴、暗滞如漆柴,痰中带血,喘息有声,不能平卧,坐立不安,目视模糊,忐忑不安,腹鸣如鼓,气虚易怒,心跳惊悸如人来逮捕他似的,称为骨厥病。本经脉所主的肾脏发生的症状为:口热、舌干、咽部肿胀,气上逆,喉咙干燥作痛,心烦、心痛、下痢,脊股内侧后疼痛,足痿软而厥冷,神疲而嗜卧,足心发热疼痛。治疗以上病症,属实症的就用泻下法,属虚症的应用补益法,属热症的当用疾刺法,属寒症的须用留针法,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的宜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的病症,要通过本经所属的腧穴加以治疗。用灸法可增强食欲,促进肌肉生长,强身健体。散披着头发,扶着粗大的拐杖,足穿重履,缓步而行。凡由本经引起的实症,把脉时可知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二倍;如寸口脉比人迎脉小,就表明为虚症。
本段知识详细地介绍了足少阴之脉的起始位置、循行走向,最后进入肾脏与膀胱相连接。以及足少阴经脉发生病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平常养生有极其重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