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高中作文

| 启智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建立档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这样就可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非遗高中作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篇1

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象山好比一颗明珠,镶嵌在我国海岸线中部;象山好比一棵果树,上面长满了饱满的硕果;象山好比一个宝藏,宝物众多而毫不单一。

今天我来到了象山非遗馆。所谓的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别看它的统称只有七个字,但它是各族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象山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刚走进非遗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鼻而来。前方,是一面土黄色的大墙,上面刻着许多象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我熟悉的鱼拓、元宵制作花灯,也有我听也没听过的绣花鞋制作、徐福东渡传说,就连我常吃的米馒头、萝卜团都列入了非遗。哇,太令人震撼了!

走进非遗馆的参观入口,首先看到的是海洋文化项目。大大小小的渔船模型建在左侧,船上有几个蜡像“渔民”,他们一边撒网打鱼,一边唱着渔歌号子。另一艘船上,徐福站在船头,眺望远方,东渡去日本。

再往前走,还有鱼拓、海盐晒制过程、元宵节习俗等等。它们不是县级的非遗,就是市级的非遗,元宵还是省级的呢!

来到了非遗馆的中间,有一个石浦富岗如意的亲信俗,模型很小,刚想略过,定睛一看,呀,竟然是国家级的!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起来。前面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许多供品,几位村民手里拿着香,望着远处的“如意娘娘”。如意娘娘则由八个村民抬着轿子往前走,左右两边各有三四个村民守卫着;后面还跟着许多人,不是敲锣打鼓,就是放鞭炮,还有几个人举着旗子和大扇子,每个人都穿着黄红相间衣裤。看着模型,我仿佛就回到了那个时候。会场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祭拜的人整齐地排着队,十分尊敬地跪拜,嘴里念念叨叨,希望得到如意娘娘的祝福。

竹根雕极为奇观,它们展示了象山人的智慧和才干。人们将毛竹根截下来,根据它的形状来进行雕刻。有的雕刻成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雕刻成动物,有的雕刻成景观,各种各样的都有。

米馒头也是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水磨粉扮白药发酵而成的面粉进行蒸制而成的馒头,甜甜的,糯糯的,很有较劲,百吃不厌。

除了这些,非遗馆里还有许多对非遗有所贡献的名人和他们的照片。照片里,每个人都是喜笑颜开,展示着自己的非遗项目。

非遗馆不大,参观一下子就结束了,但我的心中却自豪不已。大海的波澜壮阔,证明了象山人的勇往直前;土地的饱满丰富,证明了象山人的勤劳能干;市井的炊烟袅袅,证明了象山人的安居乐业;非遗的多姿多彩,证明了象山人的文化传承。

希望人民可以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同生活发展下去。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篇2

今天,我在文化馆艺术中心参加了“我来学手艺”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六双花灯的制作。

六双花灯以竹篾为骨,以宣纸为面,以祝语为表,以烛火为心。其制作精巧,具有原始农耕性、历史传承性和浓郁的乡土性,渗透着浓浓的岭南文化色彩。

六双花灯有很多种类,有传统白花灯、八角灯、红莲灯、编织花灯、金子牌灯,有造型精致的齐天大圣、春耕水牛、凤凰、稻草龙,还有与时俱进地加入了新式材料的防水花灯,等等。

令我惊讶的是,来自信宜市镇隆镇的六双花灯是广府文化、高凉文化、壮瑶文化的结合体,让人感叹历史的久远!

在活动现场,六双花灯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甘理明老师亲自教我们制作六双花灯。

首先,在预先做好的六边形花灯框架上涂上浆糊,把宣纸绷紧,分别粘在框架正、反面;接着,把边沿多余的宣纸撕掉或粘住;然后,用与侧面同宽的粉红色纸把花灯的六个侧面封住,再用细长的纸在正反两面修边。等待片刻,浆糊差不多干了,我们在灯的正、反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六双花灯就做好啦!

制作步骤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并不一帆风顺。就在我小心翼翼地粘贴侧面封边的时候,细心的妈妈发现花灯正面的宣纸破了!这可怎么办?还能补救吗?我连忙找甘老师求助,只见他轻轻地揭开侧面的彩纸,撕开破的宣纸,然后用一张新的宣纸重新粘上框架。看他那娴熟的动作,三下五除二就粘好了,真是佩服啊!

活动结束后,作为小记者的我有幸采访了甘老师。谈到此次活动的意义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办这些公益活动就像播种,把非遗传承的种子播撒到我们孩子身上,希望有一天种子能开花结果,把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非遗”是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给予我们后辈的“宝藏”,通过此次体验活动,我体验到非遗的魅力,我们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篇3

听妈妈说,她工作的乡镇有一项很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今天我和几个好友带着好奇心又来到了皤滩,妈妈把我们带到了制作无骨花灯的工作室。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只见她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打招呼,还作了自我介绍,她说她叫王汝兰,是仙居无骨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中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83岁了。

王奶奶递给我们六张纸,上面都刻着同样的图案,王奶奶告诉我们要用针把图案的轮廓都戳出来,这样灯亮起来就会显得更好看。就这样我们一边戳一边听王奶奶讲花灯的历史故事,王奶奶说:仙居皤滩花灯源起唐朝,据当地宗祠堂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皤滩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当时人们把花灯称为唐灯,也有人称它为神灯。民间制作花灯的工艺也比较复杂,要经过绘图、烫纸、凿花、刺绣等十道主要工序。 听了王奶奶的话我兴趣大大提升。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漫长过程,我们终于把花灯装好了,我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看看自己的成果——美美的针刺花灯,心里还是很自豪的,虽然比不上王奶奶的手艺,可是我觉得自己做的花灯是最美的。

怎么样?想不想也来皤滩试一试制作传统的针刺无骨花灯呢?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篇4

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回去写一篇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文,我不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去问妈妈,妈妈也说不清楚。

于是我和妈妈用了“百度”搜索,网上是这么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看了这些,我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我又去请教爸爸,爸爸说:“我们武义有一个非物质遗产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看见里面陈列着许多来自民间的玩艺儿,这里有精美的剪纸,有竹子做的生活用品,还有根雕艺术品……。还有些东西我看都没有看到过。

这时我突然看得一只木头做的小船,我问展览馆的叔叔:“这是什么?”叔叔说:“这是龙舟,以前我们武义人是推龙舟的。在端午节那天,人们在河中把龙舟从上游推到下游,表示把疾病送走,因为以前河水很浅,所以我们这里的是拿来推的。”

我们要离开时馆长对我们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让大家去认识它,了解它。”我明白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认识它开始。

中国非遗高中作文篇5

从古至今,物质文化遗产一向是人们的宠儿。它们可摸,可触,精美的做工,别致的外形,给人触觉上极大的满足。相比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欢迎程度就少得可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今天,我跟随妈妈来到上虞图书馆,还了书,也借好了书。下楼时,我一眼瞥见电梯旁边有一座仿古建筑,我抬头看牌子,上面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大大的问号占据了我的头脑,于是我在征得妈妈同意后,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建筑的大门。进去之后,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泥塑:一位老人与一位妇女正在补一张破掉的渔网,旁边有几只小鸡在啄食米粒,还有一只强壮的母鸡,墙上挂着铁叉和各种渔业工具,这泥塑雕得活灵活现,尤其是那几只鸡,更是栩栩如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了,这里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浓缩成六幅图,分别是“英台思读”、“三载同窗”、“私定终生”、“楼台相会”“哭祭山伯”、“化蝶双飞”。

每幅图都是黑底白线,与名字丝丝入扣。旁边同样有一座泥塑,讲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的故事。祝英台男装正与梁山伯在桌前诵读,两人的神情都很严肃,我不禁为他俩的故事轻轻叹息。我又看了古代戏剧道具,舜虞传说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都是很精彩。出来后,我仍然回味无穷。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直接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给予人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3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