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

| 启智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7篇(精选)

博物馆其实它又称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者机构,并通过常设展或者特展,使公众得以观看这些物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1)

出了梅,天气突然就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有一个地方,既可以避暑,又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好地方就是博物馆。

上好英语课,妈妈带我到城北沿着大运河,依次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没想到,炎炎夏日,博物馆里好不热闹,参观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

通过参观,我了解了伞的起源、制作工艺,欣赏了亚洲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伞。在扇博物馆,我有幸现场欣赏了一位技艺高超的阿姨,几分钟功夫,就把一把精美的纸扇做好了,真是一绝啊!还有大师正聚精会神地制作精美的风筝。展台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风筝,颜色鲜艳,形象逼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篆刻区域。有位爷爷正专注地雕刻着知了,一块石头经过打磨,变得如此活灵活现,旁边一位叔叔看我惊讶的样子,说:“小朋友,有没有兴趣?你姓什么,选一块你喜欢的石头,自己刻一颗章带回家,很有意义的。”我说我姓“崔”。于是,叔叔(后来我知道是潘老师)帮我挑了一个小篆的“崔”字作为样子参考。潘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先把印章要刻的一面在铁丝网上来回磨,直到磨平为止。然后,根据这个字的结构,用黑笔在刻面上大致划一下位置。然后,再把“崔”字反着,一笔一笔画在刻面上。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篆刻了。潘老师让我左手戴上保护手指的手套,右手拿小号刻刀。大姆指和食指握住刀头,中指紧紧地抵住刀头的另一面,在刻面上,由下往上,由里往外,根据画好的线用力一点一点刻下去。真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啊。我一不小心,就把刀头划了出去,还好手没弄破,不过刻面被破坏了。潘老师耐心地和我说:“没关系,刚开始学是这样的,你再把刻面稍微磨平一点,然后用刻刀再补一下,刚才的划痕就会没有的”。果然,经过“弥补”,我的姓氏章终于刻成啦!

我和妈妈说:“我很喜欢篆刻,下次能不能再来学啊?”妈妈微笑着点点头答应了。刚才专注地刻着知了的爷爷,抬头微笑着对我说:“小师弟,欢迎下次再来啊!”原来,老爷爷也是潘老师的学生呢!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2)

周五,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平潭博物馆。

大门外,有一座雕像:在一辆人力车上,一个三弦的评弹演员将要表演!走进大门,有一个手里拿着茶壶的男人的雕像。因为他经常给听评弹的观众倒茶,他知道很多朝代的变迁,历史的波澜,历史上很多英雄的史诗故事,所以人们叫他“茶博士”。

然后,我们来到了展厅。第一个引起我们注意的展品是一个蜡像,他在神秘的景色前讲述了一本书。据解说员介绍,当时苏州还没有评弹艺术,也就是这个人是神秘观之前的第一个说书人,评弹在苏州慢慢流传开来。苏州是评弹的天堂,评弹在苏州扎根并广泛发展,成为江南著名的艺术明珠。评弹艺人生动的表情和委婉的唱腔实在太让人着迷了。不过从幻灯片上知道,学评弹很辛苦,无论是冷还是热,每天都要努力练习。那些著名的评弹大师们为取得成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时间和精力。得到观众的掌声是多么的难啊!

最后,我们来到听评弹的地方,里面有一张桌子。听解说员介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不小心撞上了一家茶馆。茶馆里坐着许多人。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听着讲台前一个人抑扬顿挫的说话,又唱了起来。乾隆起初对苏州人如何在茶馆里开会有些怀疑,但想起北京的评书,立刻明白是评书。乾隆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听书。台上讲故事的是广宇社创始人王。这一天,王才开始说起《白蛇传》。下次讲重点的时候请听。乾隆正听得兴起,却被活活折断了,不由得担心起来,便叫手下人通知王去找他谈书。两人对面而坐,他感觉王好像是怎么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所以让他不要紧张。王说,我不是紧张,而是因为茶馆里的说书人比较好。说书先生在上面喊,听书的都在下面。每个人的神都会来,这需要一个氛围。乾隆想了想说,我们去茶馆吧,让所有拿了头奖的都来茶馆陪我听书。突然,顶尖学者来了。从此说书先生书桌前的桌子被称为状元桌。说了冠军一号桌的由来后,评弹演员还为我们演示了江调和鱼调的《枫桥夜泊》,我们都被迷住了。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评弹的艺术魅力和知识,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真的令人难忘!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3)

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晴空。妈妈的同事送了我们三张博物馆的票,于是,爸爸、妈妈和我决定今天去游博物馆。

我们三人来到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许多高科技机器人:有的机器人能用钢琴弹出动听的曲子;有的机器人能百发百中地把篮球投进篮;有的机器人能踢足球……我首先观看的是拼图机器人。顾名思义,拼图机器人就是用一个吸盘来把一个黑板上打乱的小卡片按顺序吸到另一个黑板上,使小卡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开始,拼图机器人拼地很好。我想:这样让拼图机器人拼下去,它一定能拼成,不如我来试一下……于是,我把拼图机器人刚才拼的一张卡片移了位置,可拼图机器人居然马上转过身来把我移的那一张移回原处。

我想:看来机器人也不是很呆。不料,我刚想完,拼图机器人就拼错了。当拼图机器人拼完倒数第二张卡片后,就罢工了。原来,拼图机器人以为它刚才转回来把我移了位置的卡片移回去,是又从黑板上吸了一张卡片到这里来,所以,拼图机器人没吸黑板上的最后一张卡片。我想:看来机器人还是没人脑灵活。一楼大多是机器人,我们观看完了一楼,就去参观二楼了。

二楼多如牛毛的物品使我眼花缭乱:可测力量的机器,可以开的赛车,可射出炮弹的大炮……每一样都十分精彩、有趣,真是一应俱全。我们观赏了一些物品之后,就去观看了“听话的颜色”。它的用法是:对着话筒喊出前面大屏幕上有的颜色,大屏幕上相应的颜色就会亮起来。我半信半疑地对着话筒喊出了“蓝色”,可是,大屏幕上亮的却是黄色。我又喊了几遍,可大屏幕上不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就是亮到了其它颜色。这时,爸爸也走了过来,喊出了几声“蓝色”,大屏幕上的蓝色竟然听话地亮了起来。我想:可能是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而爸爸的声音电脑刚好能听懂。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它就是不能按我说的话亮到相应的颜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走出了博物馆。回家的路上,我想:高科技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这些不足之处全部完善!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4)

七月的一天,我们学校四年级组织了“法制阳光,快乐成长”夏令营活动。这天上午夏令营一行人来到了镇江博物馆。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了博物馆。哇,这里面可真大呀!还有这么多展览厅!青铜器、金银器、工艺品等等,凡事按顺序来,既然青铜器展厅在一楼,就先从它参观吧!于是,我们先进了黑黝黝的展厅——青铜器展厅。

这里约有一半的展品都是西周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周是制作青铜器的盛期。我和同学一件件地浏览着,虽然古代制造没有现代的高新技术,但它们柔和的纹路,隐约的光泽,也足以称得上巧夺天工了。当然在这展厅里最令我诧异的是,居然有夜壶(尿壶)!真有意思!

接着参观了工艺品、金银器展厅。在这两个展厅里,其中“樱桃树”、金元宝(锭)我印象最深。起初,我并不在意这棵树:有什么稀罕!可仔细一看,我大吃一惊:原来果子、树干是玛瑙做的,叶子是用的玉,刻得多么细致呀!看到这儿,我不禁由衷佩服古代人民精湛的手艺。另外金锭、金元宝纹路清晰,金光闪闪,也非常耀眼。

同样博物馆里面墙面上的浮雕也美轮美奂。雕了孙权、张玉书、王文治等历史上的镇江名人,可谓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我和同学们赞叹不已。可笑的是同学刘进居然把“王文治”念成了“王蚊子”!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我爱家乡的博物馆,因为它是镇江三千年古老文明历史的见证者,这里面的历史宝物代表着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看到它心中就涌起一股对家乡的自豪感!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5)

“哇,这么多精美的照片啊!”我望着自己手机中的相册,不由惊喜地感叹。这,可都是我游学时的满满收获啊!

前不久,我们四年级展开了向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游学活动。下了车,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旅程。我们先来到一楼的生命长河。哇,这风神翼龙的化石的左右两根肋骨就像两根石柱般支撑着身体,在天空中凯旋飞翔,仿佛一架褐色的飞机。这霸王龙的化石虽算不上庞大,但眼睛阴森森的瞪着我,龇牙咧嘴的,两只粗壮有力的前爪放在胸前,还是让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好像它随时会朝我扑来。再看梁龙,咦,它的脖子怎么在动?我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个机器梁龙,可以控制。它是个庞然大物,嘴巴微微张开,露出了一口锋利的牙齿。它的脖子又细又长,犹如一架巨型滑滑梯。我看了看梁龙,鼓起勇气,闭上眼睛,牵着伙伴的手走过了它。

看完恐龙,我又看了人类起源、非洲大陆、植物标本……其中,我对蝴蝶标本印象最深。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蝴蝶组成了一个大环,一抹抹色彩映在标本上。远看,还以为是一个真正的大花环呢!那是多么美丽呀!

上海自然博物馆实在太好玩了,我下次一定要再来玩!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6)

星期六上午,我还没弄明白要参与什么活动,老师已经把我们带到目的地了。

原来是来参观县博物馆,就是我以前在这里学书法的地方,这地方已经焕然一新了。那苍健有力的“平阳县博物馆”这几个大字特别显眼。门口还挂着崭新的红带子,在风中飘扬,似乎是在迎接我们这些小客人的。

我们随着人流踏进博物馆,“巨型大鼓”——萧江大鼓,映日我的眼帘。久闻萧江大鼓威名,只是不曾见过,这次竟能亲眼目睹了。据资料记载这大鼓是我县萧江镇桔坡山陈府庙内的大鼓,始于明末清初。民间传说“初一打鼓,声传十五”。这鼓面可放一张八仙桌,边置八张八仙椅,八人对坐饮酒,周边容一人端菜,还是畅通无阻的。这时我们听说打打这鼓会有很多益处,大家便蜂拥而上,顿时鼓声连连,但没有震耳欲聋,毕竟我们不是鼓手。我也上去足足击打了九下,也许会敲来什么好运,我这样想着,更觉着这大鼓的历史渊源值得探究。

我们来到温州蛋画展区,我更惊叹于这个民间艺术的魅力了。那个画画的阿婆告诉我们:作品的材料是鸭蛋壳,可以在上面描绘山水、花鸟人物传说等。等她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在一旁细细观赏。画艺精湛的她一会儿挨着蛋壳睁大眼睛;一会儿又皱起眉头,举着蛋壳细细察看;一会儿又工笔细描,把人物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变出现在蛋壳上。这时阿婆开口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平阳蛋画曾在欧美等地风靡一时,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一批老画师的相继去世,传统的蛋画艺术慢慢被人们所淡忘,几乎到了失传的地步。”说话之间,有一个被披上美丽衣裳的蛋壳摆放在我们面前,哇!这次画的是一副春暖花开的景象呢,大家连连拍手称奇。

木偶剧《二郎神大战妖怪》真是令人叫绝,在名人展区里,我认识了数学王——苏步青,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还观看了颇有特色的头发吊灯……

今天,我真是大开眼界,想不到就我们这个小小县城,竟然如此神奇。平阳的这些文化瑰宝应当代代相传,越传越活!

我的博物馆之旅作文(精选篇7)

10月27日,我跟着小记者团来到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文物可真多呀,我怎么看都看不够,好在有讲解员阿姨为我们一一讲解每件文物的来历。

经过了两个主题展厅,一直在我脑海念念不忘的两件文物是一块小孩的头盖骨部分和一艘独木舟。

原来几千多年前的小孩头盖骨是这个样子的呀,与我在DK人体百科全书看到的人体骨骼与这个大不相同。时隔几千年,人类的骨骼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艘独木舟的年龄,可是足足比我大了1000倍呢。八千多年前的人们在水上出行原来只靠着一艘独木舟和几根浆啊,真是不容易呢。在此之前的人们出行只靠一双脚,遇到河流的时候,光靠脚过不去了,于是就发明出了独木舟。

随后,馆长阿姨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馆长阿姨告诉我们:这些文物是八千多年前跨湖桥人留下来的,并且,这里的文物都是真实的,没有一个是仿制品,以及考古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容易。

以前对考古不屑一顾的我通过今天的参观,渐渐喜欢上考古了,考古是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以后我想当考古学家,那现在必须好好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要有耐心,有细心。

短暂的一个半小时飞快地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和馆长阿姨道别,离开了博物馆。回家后,我立马和爸爸妈妈说:“下个周末,我还想去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还有些文物再仔细地看一看。”

2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