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精选5篇
推荐文章
有关《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精选5篇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励志影片,讲述一个女孩子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努力奋进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风雨哈佛路》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
电影简短,故事脉络清晰,经典的永远是老话题。因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所以不忍吐槽电影本身,只谈谈我有点小矫情的感动吧。每个人都活在一层透明的膜下面,我们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接触不到。中国从来就有阶级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显性的,可以达到“上品无寒门”的地步,寒门人上升的空间局限在那一隅小地;有时候是隐性的,自由平等的局势下依旧有先富和后富,这是一个以物质和金钱划分阶级的时代。
一个阶层的人总是仰望上一个阶层,就像城乡结合部总是以城市风格为潮流,而乡村总是模仿县城一样,这也是一层隐形的膜。这个膜真的打不破揭不开吗?现在看来当然不是。
平民子弟入大学再正常不过,贫苦出身后来站在人生巅峰的比比皆是。所以我能够相信伊丽莎白·玛丽的故事,也愿意相信。尽管这个故事是以美国为背景,处处充满美国元素,吸毒酗酒收容所,逃学乞讨去偷盗,轻易来去的学府教育,惊人的高额奖学金。剥去这些外衣,故事的灵魂是世界性的:愿不愿意给自己一个梦想去摆脱生来注定的贫困!我们不一定有伊丽莎白的天才,可以两年读完四年的书,能够以第一名成绩赢得纽约时报奖学金。但是是否至少能够做到,不因为目前的环境否定自己的前途和潜力呢?我们整天谈论梦想,可是我们真的敢想并且去朝着这个方向做吗?难道不是做了一会白日梦,想到成绩,想到家庭,感慨一下社会的压力,调侃调侃政府政治,继续浑浑噩噩下去吗!我觉得相对于以前,这是一个公平的互联网时代,尽管竞争与吞并更为严重,但终究有了成功的可能。
有才华肯努力的会有一条路去走,尽管不如那些出身好的走的容易,但又怎么样呢?我们干嘛要比最后的高度,行进的距离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吗?不管我们最后想做什么,首先要敢想,不妨试一试嘛,万一成功了呢?!感觉有点像心灵鸡汤,还是结尾吧,我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这个女孩。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2
虽然《风雨哈佛路》在2003年就已上市,但我却今时才得以欣赏。时隔8年,不知道当时看的人们的感受,和我是否一样。若在2003年我就看了,我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之说,因为那时的我只是一个10岁的小孩。
莉丝,这部影片的女主角,故事围绕她而展开。用传奇形容她,名副其实。影片开始时,整个屏幕都是压抑的颜色,还有她无助的眼神。莉丝的母亲近乎发狂的向她和姐姐哀求,为的是可以从她们那里拿到家里最后的积蓄。而她们的父亲,似乎是看惯了这一切,舒服的摊在沙发里看着电视。
整部影片看完,我才明了,莉丝是生活是如此的多舛。她的父母吸毒,家里到处都是垃圾。8岁乞讨,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17岁开始用两年的时间学完高中四年的课程。1996年,获得了“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后进入哈佛学习。这短短的简介,就能看出她的人生过的是如此不凡。金色的头发犹如阳光一般,她的眼神永远那么坚定。虽然,她没有过多的打扮,总是宽宽的运动服,舒服的牛仔裤,看起来却是那么的自由。
她的母亲因为吸毒去世,没有葬礼的仪式,没有华丽的棺木,甚至连葬地都没有母亲的名字。只知道是在公墓,说不定下一次来就不知在哪。当棺木就要被下葬时,她跳上了棺木。一层木板,阻隔了生死两个人。一个是爱母亲的女儿,一个是爱女儿的母亲。躺在棺木上的她,连亲情都变成了奢望,这儿是离母亲最近的地方,如此的靠近却又如此的冰冷。她没有沉沦这最后的思念,她坚强的选择离开,选择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母亲离开了,没有预兆的离开了莉丝的人生。也许母亲依然想念她,但是逝去让她连想念都没有了。我看着莉丝,拍拍自己身上的泥土,一边走一边回头,身边漂浮着最后的眷恋。
她开始了新的生活。
她用智慧和真诚获得了参加进入中学考试的机会,父亲作为她上学的担保人,办理完手续后。她的父亲对她说:“好孩子,坚持学习,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她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毅然决然的走进校园。她很聪明,也很努力,她的老师也很清楚这一点,鼓励她,帮助她。带她来到了一个学习的圣殿——哈佛大学。红色的房子,金灿灿的树叶,斑斓的琉璃……
这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有朝气。她不分昼夜努力着,为的是获得奖学金后进入哈佛大学,影片的最后她如愿以偿的以哈佛学生的身份站在学院里,身上依旧是那套舒服的运动服和牛仔裤。
她的童年看起来是悲剧,但她并没有因此倒下,她乞讨是为了生存;她离开是为了开始;她学习是为了成功。回头看看,其实,我们比她要幸福得多。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3
很偶然在BT上发现有人发《最贫穷的哈佛女孩》,又名《风雨哈佛路》,这片子找了很久,还找来原著小说来看,今天终于看到电影版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利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患了精神分裂症,双眼失明、后来死于AIDS。利兹的生活颠沛流离:住过收容所,睡过地铁站,捡拾垃圾......从来没有一个像样的家的她,青少年的岁月多半是在慌乱的流浪中度过的。偶尔,她还要扮演大人的角色,回去照顾她的爸妈和姊姊,多少次,她流泪坐在妈妈的病床前面。她身便的人,多半是遭遇不幸的人。同儕暴力、性虐待和精神疾病。一日复一日,她活在一个沒有希望和梦想的世界裡。母亲去世时,她跑到大厦的楼顶,在天空飘下的雨中无助地抽泣。母亲下葬,没有牧师没有仪式,待寥寥数人散去,她静静地躺在母亲的棺木上,低声诉说过往的点点滴滴……
利兹真的凭借着这份自己的毅力和坚持考上了哈佛大学。为了支付哈佛昂贵的学费,她找遍了所有的奖学金资讯。面試的那天,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沒有,穿着一件破烂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來的大衣勉強充场面。果然,她得到了那笔奖学金,进了哈佛。
领奖致辞的那天,她说,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永远的改变。Liz Murray,一个最贫穷,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在哈佛金色的秋天里,女孩仰起脸,眼睛里是坚毅的光。
利兹1980年生人,这部电影拍摄于2003年,后来利兹发现哈佛不适合她,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去了。
这一切的取得,除了利兹自己的努力之外,跟她的伯乐戴维老师也很有关系,一个最小的例子就是刚才那个场景下课以后利兹有点不满意只得A-的作业,因此去找戴维老师,下面的细节体现了戴维的良苦用心,很感动。
戴维老师:嘿,新来的同学
利兹:(有点抱怨)你批准我入校的,却不记得我的名字
戴维老师:我记得你的名字,我只是想让其他人站到你一边。
利兹:你很聪明
戴维:你也是
利兹:(鼓起勇气)你给我一个A-
戴维老师:是的,我认为写的不错
利兹:我怎么办才能得到A?
戴维老师:利兹,A-是个非常高的分数,在怎么说这也是你第一次学校作业
利兹:(顿了顿)如果我写的话管用的话,我希望你能帮我改正它。(把作业递给戴维)
戴维:(赞许的咧咧嘴)好吧......
(戴维开始给利兹指点作业)
其实这里利兹的表现也很值得学习。我总是很愿意留心细节,留心这个如此不幸(母亲吸毒死于爱滋,父亲在收容所)的一无所有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孩究竟做了哪些努力,让她只上过两三年学就可以考入人人艳羡的哈佛大学,也许又好多小事,都只是坚持,坚持一个信念,坚持一个梦想。
电影中很多细节都很让人感动,有些台词真的棒,也许这是真的发生过。比方说,利兹在课堂上关于教材问题的讨论就很吸引人。
背景:课堂讨论,同学们抱怨总发活页容易弄丢,质疑为什么不发教科书
戴维老师:嗯,教科书,为什么不发教科书?谁知道
女孩A:太重了?
戴维老师:(否定的象声词 )卟兹~~,是的,但是不能给雪茄糖(雪茄糖是对好的课堂发言的奖励)
女孩B:它们太贵了,学校负担不了。
戴维老师:(否定的象声词)卟兹~~,我今天要自己留着雪茄糖了。
(指向利兹)你,新来的同学
女孩C:(打抱不平的)她叫利兹
男孩D:(补充)噢,天哪,戴维,她都来一周了,你还记不住她的名字
戴维老师:(耍赖的)利兹,到法院告我吧。
(丢给利兹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利兹翻开封面)教科书,教科...书,
(利兹从头开始翻)打开,里面说什么?
利兹:单词
(大家笑)
戴维老师:(开始引导)什么样的词?
利兹:(刚翻到前言)作者的话
(大家又笑)
戴维老师:不,不,这很重要,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指发给同学们的活页)
利兹:(开始反应过来)许多其他人的话
戴维老师:为什么我要发给你们?
利兹:(明白了)因为一种观点给你一方面的见解,(合上教科书,往前推了推)
戴维老师:(很开心,但未表现出来,给利兹丢雪茄糖,丢了一个又一个)雪茄糖,雪茄糖,“商业记号”(刚才课堂讨论的话题),卖给我泡泡糖的人,雪茄糖!为什么我们只能看他一个人的故事?(在同学边巡视,走到利兹身边,看着大家,用手指指着教科书,放慢语速强调)
男孩B:(质疑)但是那不是记载着官方历史么?
戴维老师:不,(对利兹说)孩子,告诉他什么是历史?
利兹:历史是,(停顿),我们全体,我们全体都算
戴维老师:(看着利兹,颔首)
下课铃声响。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普通。
很多人很喜欢励志影片,因为看到别人的故事,看到曾经的自己,只不过通常的结果没有别人那么辉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Liz那么了不起。她几乎不去学校上课,一个月去3次都不到,但就像那场戏一样,不让老师拿走试卷,仍坚持要做那份语文题,她说:“不,我要做,看起来没有那么难”。人,总要追求一些东西,而这些追求真的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难,最难的是怎么让自己不要以为它难、以及迈出第一步。
很多成功人士总结自己的过去都爱说:
“我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没错,我们都是普通人;
“我只不过一直在……”,嗯,再小的事情坚持下来也不小;
“爱因斯坦也要付出很多努力”,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我们确实可以让自己不普通。
Liz那份试卷答了满分,老师问她怎么做到的。
Liz:“我读了很多书。”
老师:“你读了些什么?”
Liz:百科全书。我楼上的伊瓦女士,她找到了一些书,但是没有R-S部分,如果你问R-S部分的话我肯定什么都答不上来,我只不过是比较运气罢了。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4
丽兹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贫穷的丽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随着慢慢成长,丽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从现在起,丽兹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然而,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从不退缩的奋斗是永恒主题。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5
有时候我们总要尝试着做些什么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电影《风雨哈佛路》不得不承认影片从头到尾都很经典,不仅感人而且励志。
人总是要面临选择,当莉斯的母亲因为艾滋死去,父亲又被送去收容所,爷爷把她当垃圾一样看待的时候,很显然他一无所有了,她不得不做些什么来改变现在的状况,她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上学。
“我很聪明,我知道我会成功的,我只是……我只是需要一个机会,我需要一个机会让我从糟糕的环境中爬出来。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人都是愤怒的疲惫的,他们试着活下去,但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才是更好的世界,更好的发展,我想要住在那里。”当莉斯说完这段话的时候,我意识到他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了,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选择——读书。那么现在在看看我们自己,现在又多上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未来会怎样?我曾经问过我几个朋友“你的小学梦想是什么?那么初中呢?高中呢?现在呢?”知道我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吗?呵呵,他们是这么回答我的“小学的梦想是科学家。”呵呵挺起来很不靠谱但很棒对吗,毕竟是小学生允许我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初中的梦想……忘了”呵呵,好吧忘了……这是答案吗?根本就是没想法,好的初中没想法没关系,我们还 有时间!“高中……不知道”哈,ok,依然没想法。“现在……不知道”呵,这个时候说不知道,20多所了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干嘛,可以想象着有多可怕吗?有多少人依然是这样浑浑噩噩的浪费着自己的青春。我用了21年的时间去寻找方向,值得庆幸的是我找到了。
“一种观点给我们一种对世界的认知。”还 记得这句话吗。我们应该尝试着去拥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里呢。
说到这我开始感慨中国教育的悲哀,小时候,老师家长会告诉我们什么事对什么是错,但我们却不知道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我们只会按照他们所给的路去走,当然这样做确实很安全,同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失去了自己余生俱来的创造力和允许我们犯错的机会。有多少人就这样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长大了,我们开始踏足社会,社会会告诉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不得不尽力去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它不会给我们太多犯错的机会。这让我们丧失了自己的观点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过我想这并不代表无法改变,这仅仅只是需要我们的坚持和敢于尝试。
莉斯用了两年的时间读完了4年的高中课程,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很多时候当我们以一个常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件事的时候很会觉得它遥不可及,但当我们决心去尝试并获得成功后在回头看自己所做的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这让我想起了当初骑自行车从武汉到北京,几乎所有人都对我的这个想法报以怀疑的态度,包括我自己也觉得这1300多公里的行程是那么的遥远,但是我做到了,这对我的人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现在我学画画,每次看到别人的作品,我都会觉得这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我总是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这样的作品,但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和一次次的成功后。我觉得我需要改变些什么了。
“我迫使自己向前,我必须这样……没有后路,当我意识到这点,我想我必须竭尽所能的工作,看会发生什么”好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事实上当我们没有退路的时候,我么只能一直向前一直向前,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即使不会成功但至少努力过,至少不会堕落,至少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