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高中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像萧红这样的童年,是正常人无法体会得到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高中篇1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一书。我刚看到书名时以为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可是一翻开书时才发现这本书是作者用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在呼兰河这个镇子里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三处:第一是作者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宠爱她的祖父。作者小时候总是跟祖父在大花园里一起玩耍,一起干活。有时祖父戴一个大草帽,她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她跟着栽花;祖父拨草,作者跟着拔草……祖父还会教她念诗,因为没有书,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她就念一句,比如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她也跟着说:“少小离家老大回……可想而知作者的童年是多么有趣,祖父多么慈祥,多么疼爱作者啊!
第二是小团圆媳妇和婆婆。小团圆媳妇十三岁就结婚,每天还要做很多家务活,因为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家庭贫穷的十多岁的女孩就会被卖掉当人家媳妇。她的婆婆非常迷信,非常狠毒,愚昧无知。活泼可爱的小团圆媳妇是被她婆婆活活地折磨而死。读到这里我十分气愤,好想教训她婆婆一顿。小团圆媳妇是多么的可怜!想想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的年龄跟小团圆媳妇相仿,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的疼爱,衣食无忧,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我们有如此好的生活,怎能不好好学习呢?
故事里有一个人叫冯歪嘴子。他家境贫寒但他生性乐观,是一个有爱的人。他很爱他的妻子和孩子。他不顾别人的冷眼,勇敢迫求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妻子在生二胎时难产而死的,家里只剩他和他的两个孩子,之后他坚强扛起家里的重任,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并自信地活在这个世上。我们要学习他,做一个坚强勇敢、乐观、有责任心和心中充满希望的人。
作者的童年浸润着泥土的清香,祖父的辛勤呵护作者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活泼伶俐的小团圆媳妇,被人们的迷信愚昧残害致死,让人不胜唏嘘;冯歪嘴子的儿子依然活着又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呼兰河传》是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也是一首悲喜交加的歌。
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高中篇2
逛书店,在书架推荐的书目中,看见了一本我熟悉的书,那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加了很多精美的画片。而我家中藏有的这本书的封面是黑色的,只有一张作者的小照,忧郁的眼晴看着前方。
初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年龄还小,对于书中表达的深层次的悲哀无所体会,只觉得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涯是格外的生动搞笑。慢慢长大,再次阅读萧红的时候,却从她那字里行间读出了淡然的忧伤。《呼河兰传》由几节故事组成,看似这些故事是零
是零落的,形不成完整的线索,但文章始终带着细腻的抒情。她用一种很散淡的语言来描述荒凉,“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种笔调就像有人给她写的传记中说到的那样:这个人的手臂里有内伤,伤到了骨骼,那骨骼就是给扁鹊看,也已经变色。但是她倒背着双手。她到门外面去,她说天凉,说风大,说橡树的红色叶子落了满地。
萧红的一生是很不幸的,虽然她被鲁迅认为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但她柔弱多病的身躯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和苦难:社会的、民族的和性别的;精神的和肉体的`。她在临终时的留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正因我是个女生。”令人心酸。印像中萧红总是在路上漂泊,在战火纷飞中从中国最北方的城市到中国最南方的城市,她总是在行走,而在行走的路上,过往的、留下的,皆又是最寂寞的风景。
《呼兰河传》写作的时刻跨度很大,在“七七”抗战爆发时开始酝酿,“八?6?1一三”上海抗战失败后开始动笔写作,直到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而这个时期几乎是萧红一生不幸的缩影,她在疾病中还因战乱颠沛流离;在感情是中深泥淖。她虽被开除出“祖籍”,故乡也早沦于敌手,但人总是会有一种思返的心理,尤其在对前路深感茫然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愈发的强烈。
从《呼兰河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深地感觉到当时的萧红是孤独、寂寞的。她曾对老朋友白朗这样说:“未来的远景已摆在我的面前,我将孤寂、忧郁以终生!”她渴望着从现实的重负中解脱,而这种解脱恰恰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她便想留守着一方童稚年代的美丽的土地,幻想着远离喧嚣的宁静。
但是,作者小时候对于荒凉的记忆像是深深的烙印,存于她的思想中。因此整部小说的基调是深沉的、哀婉的。印像最深的那一段是她写的跳大神:“跳到了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个性凄凉,寡妇能够落泪,鳏夫就起来彷徨。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途的人在夜里拆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在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人世间,再多的繁花胜景,终了也难以逃脱最后的凄凉。很平淡的一些句子,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哀。
那里的人们似乎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雨冬雪,也但是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地过着。”“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联。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吞;走不动了,就瘫着。”“病,人吃五粮,谁不生病呢?”死了,哭一场,埋了之后,活着的仍旧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小说描绘的日子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过去是怎样来的,未来又会怎样样,生或死,都是自然的规律,该发生的事就那么平静而自然地发生了,有什么是不该发生的事呢?人们麻木地生活着,一天又是一天。
我不知道,作者笔下后园的小倭瓜是不是还在年复一年地开着小黄花,但我却知道,岁月能够流逝,人会变老,而有些记忆却永远都不会走远。于是我开始向往,向往着去那片黑土地上走一走,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时空的流转,也许,在此刻与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都知道,风景向远方。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也是在大家群众观看之下,被认为有鬼附身,以致于最后为了给她驱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后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也是透过磨房里的窗户观看外面的人与被窗外的人观看。
小说在写法上主要采取散文式的文字风格和抒情笔调,叙述灵活,生动搞笑,而且每个章节的资料相对独立,在叙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说前后联系那么紧密。小说中仅有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也几乎相互独立,感觉像写完一个就过一个,读者也能够看完一个过一个。但我觉得,小说一开始,萧红就不断在“看”,看呼兰河的每一条街,之后看每一家店铺,最后又看每一个人,但一向没变的是那种看的态度,不太近也太远,好像始终有一种适宜的距离,而且总是那么认真,之因此感觉像写完一个过一个,那是正因萧红看完一个就记得一个。
萧红写出来的呼兰河城那几个人物,各自的命运都感觉像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着,发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仿佛瞎闹一般。这些人物迂腐而纯真,无力但不脆弱,他们察觉不出生命应有的那种绝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们逛庙会时会叫大人买的那些不倒翁,“十分灵活,按倒了就爬起来”,而且是很快地爬起来。无论他们身上的故事怎样滑稽怎样喧闹,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终归是静的,始终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萧红最爱祖父,她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萧红从小喜爱跟着祖父念古诗,但那个时候她还读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详细解释了,她依旧不懂:“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小说中间有一段写萧红与祖父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我最感动的,是萧红一个人在后院里玩耍的那段描述:“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正是《呼兰河传》的创作缘由。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之后萧红离开呼兰河城开始逃荒。小说完稿于19年12月12日,距萧红逝世仅不到两年。
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高中篇3
前不久,我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作家称这是一部优美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卑琐,落后的生活和愚味的精神。
《呼兰河传》中的第三章写出了“我”和祖父的童年时光。第三章中,祖父让我记忆深刻,因为他和蔼可亲,总是笑盈盈的。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比如把小孩子的帽子取下来,有时放在袖口里,有时放在衣襟下,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你来找吧!”祖父很喜欢孩子们组,孩子们也喜欢祖父,而对于我,祖父尤其喜欢。第四章写了“我”家房子的荒凉。第五-七章写了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有二伯的故事和冯歪嘴子一家的不幸生活。冯歪嘴子的王大姑娘死后,她就一个人坚强地带着两个孩子,虽然有时候也偷偷抹眼泪,但他一旦看到大儿子能牵着小驴喝水了,就立刻笑了起来,他只是想满怀希望地活下去,他对生命有一种珍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光明,而这丝光明,足以让我们拥有希望。
《呼兰河传》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小团圆媳妇是封建愚昧思想与恶俗的牺牲品,她是老胡家花钱买的童养媳。初进家门是一个“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孩子,后来被婆婆打出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直入等不同人不断折磨,摧残,最终离开了人世。多好的一个姑娘啊!那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女孩去哪儿了?她的青春和童心呢?对,是她的婆婆,她的婆婆迷信了跳大神的鬼话,亲手一步一步地将这姑娘送上黄泉之路,使12岁的女孩子永永远远地合上了眼。看到这,我多么想冲上前,一把救下那可怜的团圆媳妇,让她不再饱受痛苦。可是,我不能!为什么人们只顾看,他们怎么这么没人性呢?这便是他们的愚昧。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人人都要有颗善良的心,要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是啊!哪怕生活再苦再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值得大家去阅读。
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高中篇4
近几年看多了通俗小说,习惯了热热闹闹叙事,对于文学名著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这次因为师父布置的作业,才硬着头皮啃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看起初几页时,我是浮躁的——当真看进入后,却产生了物我两忘之感。不得不说,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是有原因的。
萧红的笔触细腻,温婉,动人。她的叙述,画面感极强,甚至于不用逐字逐句的细品,一目数行的扫过去,在脑海里自然会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画。这图画不是大写意,不是印象派,而是细致到了骨子里的工笔画。
看完小说第一章,呼兰河城的东二道、西二道、十字街,乃至那个吞噬了无数头牲畜的泥洼坑,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这画面是具体而鲜活的,常忆常新。
好的文字是会形成通感的。呼兰河传描绘的是东北的小城,我读的时候,眼前出现的画面,却是我小时候居住的那个弄堂。那个僻处繁华城区一隅,仿佛被世俗遗弃的弄堂。这里的一切都是懒洋洋的。只能容纳一个人走过的街道,斑驳的土墙,带着泥土腥味的风,墙角上趴着的慵懒的猫,隔壁传出的饭菜香味,以及在弄堂角坐着晒太阳的老太太。
小说的某些段落让我产生了阅读《百年孤独》时的恍惚感:虽然小镇的一切在萧红笔下是如此鲜活,色彩是如此艳丽,而这里居民的生活,却是静止的。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静悄悄的,每个人仿佛都演着默剧,每个人都悄悄的生,悄悄的死,每个人都只是别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配角罢了。
这里的人们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杀人大案,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消于无形,以至于人们谈论起来就像是几个世纪前发生的一样;这里不允许任何标新立异的东西,容不下任何打破小城平静的东西。如果有这个苗头,小城的人们会齐心协力把它扼杀。
这是一幅恶魔的画卷——画卷里的每处景色都美轮美奂,而画卷中的人,都没有灵魂。
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高中篇5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且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
书的开头,就这样将呼兰河城带入大家的视野,一座带有不动声色、荒凉底色的小城。这里的人们,糊里糊涂地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物质匮乏,为了能吃到猪肉,他们选择性的相信便宜的猪肉是淹死的猪,而不是瘟猪;他们精神生活贫乏,城里的一场大戏绝不轻易放过,即使人山人海,看不到戏台上在演什么,也要赶个马车,拖家带口的在呼兰河边呆个三天两晚的;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人死了也就死了;他们爱看热闹却又麻木,他们生病了就扛,再不行就“跳大神”。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你可以说他们无知、愚昧、麻木、没有精神追求,但别忘了他们生活在一个食不果腹的苦难年代。在那样的年代,小人物的命运如同浮萍。
你看那小团圆媳妇,十二岁就到了老胡家。团圆媳妇来的第一天,大家都争着去看。高挑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开朗的性格,见了人就笑呵呵的,多好的一个姑娘啊!
但她开朗的性格,竟成了大家口中谈论的毛病。因为大大咧咧,太不像团圆媳妇该有的样子。于是,没几天,她的婆婆就开始打她。刚开始是断断续续的打,后来是不分昼夜的打;刚开始是为了给她点下马威打,后来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只要婆婆哪不顺气就打她,吊起来打,打的那叫一个惨烈!
从此,十二岁的团圆媳妇总是说着想回家,夜里经常喊叫着从恶梦中惊醒,梦里她婆婆在打她。当她婆婆靠近她时,她以为又要打她,经常大叫着跑开。
这一切,在我们现在看来,都知道这孩子有阴影了。可是在那个时代,她是病了,一种怪病。于是,她婆婆“跳大神”“请狐仙”“闹神闹鬼”“帖字符”,还有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团圆媳妇脱光衣服,在院子的大缸里,用滚烫的水洗热澡,以驱除身上的恶魔。
大家都在看热闹,没有一个人理会一个姑娘的害羞和热水浇在身上的痛苦,她拼命挣扎,却无一人帮忙。等到她晕过去了,大家一忽而上,纷纷过来关心她的死活。她不想脱衣服的时候,她婆婆叫人喊着口号给她脱了,她晕倒在水缸被人抬出来时,她婆婆又说她光着身子不知害臊。
那个年代的人们,人心是无知无畏呢,还是人心可畏呢?他们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麻木的?只是可怜了一个元气少女。
洗完澡后,团圆媳妇昏睡了好久。“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棂。鸡在架里边睡觉,狗在窝里边睡觉,猪在栏里边睡觉,全呼兰河都睡着了。”
小团圆媳妇也永远睡着了。
看完这一篇章,我失眠了一晚上,可怜的小姑娘。如果她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将会是一个多么招人喜欢的孩子呀。可是在那个年代,她竟然被活活折磨死了,死在了她婆婆臆想的各种疾病,死在了呼兰河城人们的看热闹之中,死在了那个无知、麻木而又可悲的年代。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再看那冯歪嘴子。一个磨坊的磨倌,整日辛苦的劳作着。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打着梆子,半夜半夜的打,一夜一夜的打。他住在四处漏着风的磨坊里,窗子开着大洞,房盖透着青天,炕沿上的瓦盆能冻得跟小冰山一样鼓鼓的。
生活清苦也就算了,毕竟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的人,过着这样生活的也不是少数。但有一天,冯歪嘴子突然被人们得知,他有了媳妇,还生了孩子,她的媳妇还是邻里街坊都曾经夸赞的王大姐。
这下呼兰城又热闹起来了,人们又开始品头论足,这样一个磨倌都会有媳妇有孩子,简直就是天理难容。那王大姐,曾经人人称赞,现在人人唾骂,啥也不是了。
冯歪嘴子的掌柜,把他的媳妇孩子赶出了磨坊,他们住进了一间草房,刚出生的孩子就睡在草堆上。
人们天天在他家房子外偷听,希望能听到他绝望的、悲惨的、活不下去的任何一点点信息,如果没有他们就臆想一个,第二天再传给别人。
在大家看来,冯歪嘴子就是一个笑话,一个不自量力的人,一个应该活着绝望的人。他竟然还娶妻生子,竟然还生了二儿子,这完全不符合人们所认为的。唯一让人们觉得合理的是,冯歪嘴子的媳妇在生完二儿子后就撒手人寰了。
人们都等着看冯歪嘴子的热闹,“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的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份能力,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负责他那份责任。”
你说冯歪嘴子这是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吗?我有点说不上来,更多的感觉只是一种无奈的坚挺。作为一个苦难时代的底层老百姓,他食不果腹,屋不挡风,凄凉至极,他只是一天一天像别人一样尽力活着而已。
萧红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所以她的整部作品里感情荒芜,除了她与祖父之间的人间温情。人们都是麻木而机械地活着,“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忧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带来了悲哀。”
读完整本书,反思自己,审视我们现在的社会与生活,一种庆幸感油然而生。庆幸自己生在新时代,生在一个能接受学习、教育,男女相对公平、物质丰富、崇尚科学的时代。
所以,不能矫情,珍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