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书笔记感想

| 阿祖

读书笔记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用来记录自己的所读内容及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实在值得每个人去看、去读、去研究。在读完一本好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写一篇读书笔记,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学生读书笔记感想”,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300062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1

世界上最美丽的呼唤莫过于母亲的呼唤,为人母亲,每一个都可以为子女豁去生命,这应该就是母爱的伟大吧!

她,一个别人眼中的疯子,被迫离开自己刚出世的儿子,“让我再抱一下他”是她离开时最后一个愿望,除了这样,她还能有什么来给他。十几年后,当儿子长大后,她又回来了,却受到一双双白眼,她没有灰心,当儿子考上大学后她记住了几十里山路,捧着几个鲜桃给儿子,就因为一句好吃,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人们在山崖下找到了她,到死时还紧紧握着几个桃子,出了这样她还能拿什么来爱他?

仔细回想,一个疯子都可以明白母爱,为子女可以不顾性命,不顾危险。在别人眼里在她的行为上,或许她是一个疯子。但在我的心中在她的精神里,她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无私的母亲。

有这么一位母亲,在家中最困难的时候,她背弃了乡里的习俗,把中间的孩子过继给了大妈家,而这个孩子太小,根本无法理解这位母亲的苦心:大妈家的条件好。她一直都想把最好的给他。在那位母亲病危时,说出了“石头,别怨妈”这几个字,让他在心里想撕开了一道口子,后来大哥把真相告诉了他,那时,他哭了,他第一次哭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母亲的苦心,却换来了他的不解,他的怨恨。为了这个举动,他始终是母亲生命里的一道永远愈合不了的伤疤,为了这个举动,母亲爱了一生,想了一声,也疼了一生。

你还能拿什么来爱我呢?在生活的苦难面前。而如今,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呢?在生命的无情面前。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母爱是那么伟大!

爱的伟大不在于生的光荣死的伟大,而在于爱是无限的,是无私的。不管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母亲永远是为你挡风的帆,母爱可以像疯娘一样至死无悔,也可以像故事中的母亲一样,默默无闻的祈祷,但无论是哪一种,母爱都是巨大的火焰,母爱都是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篇章!

#300016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2

独立,这个已经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词,在慢慢展示着它的重要性。坚强,是每一个人必须的品质。《双面猎犬》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这本书讲了一只叫洛戛的猎犬,在一次捕猎中和一只叫达维娅的豺生下了“白眉儿”。由于母豺和洛戛很早就去世了,所以“白眉儿”的童年过得很苦难,不到两岁就被赶出了豺群。在雪地里呆了半天才得到的小羚羊又被一只猞猁给抢走了。它不得不投靠人类,成为一条猎狗。就算这样,它还是历尽了艰辛——被它的旧主人逼迫偷鸡,后来又被冤枉。但它不放弃,在屋外呆了七天,终于抓住了真凶,成为了村长阿蛮星的爱宠。

读完了这本书,我有许多的感想,也有一丝疑问——为什么“白眉儿”能在残酷的生活下生存下来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它自立,因为它坚强!如果它不自立,早就被冻死了。如果它不坚强,就会背上一个偷鸡贼的罪名,人人都唾弃它,人人都说它是豺狼胚子,人人都想把它杀了。它这种性格,让我想起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他们一离开了父母,就像失去了天,失去了地一样。自己什么事情都干不了,每次一有困难就呼天喊地的让爸爸妈妈帮忙。我很想对他们说,别再依靠大人了,你又不是残疾人,完全可以自立更生。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你是一个残疾人,就算你没办法自力更生,就算你再在没有用,你也可以上街乞讨啊。用不着像条寄生虫一样,一离开别人就没法生活呀。说些现实的,父母不在了怎么办?你靠谁?事事都依赖别人的话,你以后在社会中不可能生存下来。而且坚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坚强,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一遇到挫折就害怕,那我敢肯定,你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你早已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所以,请大家记住,没有自立就没有未来美好的生活,没有坚强就没有成功的喜悦!

#299990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3

那是一个下午,我正在读妈妈给我买的一本书,笑猫日记,那个黑色的下午,看完这本书,好像我有经历了一场大地震似的。

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永远定格在了笑猫和人们的心中。在这场大地震中把笑猫和他的妻子及孩子,还有马小跳的爷爷奶奶,大白鹅,大黄狗和黑旋风震散了。笑猫最后找到了所有亲人,除了黑旋风。

这本书中有些记忆最深刻的地方,那就是笑猫带着自己第一个找到的孩子二丫,去寻找自己的妻子,孩子及朋友,他们经历了许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3处,第一处是:笑猫找到了三宝,三宝和公爵在一起当搜救队员。在这过程总三宝长大了。第二处是:笑猫在寻找二丫时,二丫找到了一位身穿红衣的母亲躬跪在残垣断壁间,她头上堆满了从墙上垮下来的砖头,她的双手却紧紧的将一个七八个月大的婴儿抱在怀里。这位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身体已经变得僵硬了,但她手里还无哦握着一部银色手机。笑猫让鹩哥找来搜救队员,女搜救队员从那为已经死去的母亲怀里把婴儿抱了过来。男搜救队员想把那位年轻母亲的尸体放平,可是,他那僵硬的尸体仿佛已经成了舍身救子的誓言,她那躬着身子跪在地上的姿势已成了永远的雕塑。

那位母亲的手机上有一条短信,啊,上面写着: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能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第三处是;舍己救人的母白鹅,那是地震过后,笑猫第一次带着鹩哥和二丫回马小跳的奶奶家,家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是片废墟,二丫在废墟中看见了一个男人被压在几根交叉着的房梁下面,那是爷爷。旁边还有一只像鸭子的白鹅。笑猫发现爷爷还活着,马上让鹩哥飞出去找人把爷爷救出去,又让二丫去找水。它们走后笑猫在母白鹅的身边找到了两个鹅蛋壳,每个上面都有一个洞。原来母鹅把蛋液喂给了爷爷,爷爷才活下来。这三处是我印象最深的。

这本书很好看,希望你们也看一看。

#300014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4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那个黑色的下午》的书,使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笑猫在5。12大地震前发闷,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正在这时发生了地震。把他和妻子和他的孩子都失散了。笑猫经历艰险,终于他找到了他的朋友和妻儿。他的孩子三宝变得沉着、机智、足智多谋,胖头变得吃苦耐劳,动作利索。二丫变得朴实能干。寻妻之路上,还遇到许多感人的事情,都催人泪下。

我认为,笑猫之所以能够找到他的亲人,是因为它永不放弃,持之以恒。从文中“你们在哪里?无论你们在哪里,我都一定要找到你们!生死不离。”这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了解了笑猫这种精神,我想到了类似人物,他是掀动人类通信进步的莫尔斯。莫尔斯是一个著名画家,一次,他看到一个极其平常的电磁魔术表演莫尔斯走上了电报发明之路。他丢开画笔,全身心投入电报研究中。研究到第五个年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本电报编码。发明电报编码后,他一鼓作气,根据编码开始设计和制作电报机。1837年9月4日,莫尔斯终于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电磁电报机,但只能在500米内工作。莫尔斯没有灰心,从头研制。又过了几年电报机终于诞生了,便向国会提出拨款3万美元,但为通过。有的议员赞同,有的不赞同。经过多少次讨论,才通过莫尔斯议案。莫尔斯奋斗了十二个春秋,终于胜利了。莫尔斯之所以成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是很重要的,但永不放弃以为是非常关键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否实现理想与目标,不再与速度,而在于永不放弃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耐力。

记得有一次,我去书法比赛。比赛时间为一个小时。一开始,我还能心平气和的去写。到后来,我再也忍不住了,急躁不安起来,就乱写起来。结果我什么奖也没得到。我想:正是因为我缺少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没得到奖。

读了这本书,我应该深刻反省一下自己。我要向笑猫学习永不放弃的精神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耐力。

#550859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5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然而身处俄国上层社会的人们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在 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赴沙场,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着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自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难怪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择《战争与和平》。

#300015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6

总有一个人,在你孤单的时候陪同你;总有一种感情,在你懊丧的时候激励、鞭策着你。这个人便是母亲,这种情绪便是母爱。

今天,我满眼热泪地读完了《疯娘》这篇文章。读完这篇文章,我眼里已看不见任何货色,由于我的眼里已浸满了泪水。

23年前,一个不知耻辱的疯女子来到作者的村庄,因为家穷的关联,爸爸娶了那疯女子。一年后,那疯女子生下了“我”,可奶奶却不让生母抱“我”,并把她赶出了家门。在“我”七岁的时候,向奶奶要妈妈,奶奶说“我”妈死了,而小搭档却说“我”妈是个疯子。多少天后,被赶出家多年的母亲居然回来了,当“我”吵着不要她时,奶奶却把她领回了家。上初中时,始终是疯娘给我送饭。一天,一个同窗凌辱了“我”,疯娘竟然当场教训了他。当“我”的心里刚接收这个疯娘时,疯娘却为了给“我”摘鲜桃,可怜摔逝世了。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无奈用语言来形容我的感触。对一位母亲来讲,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与生惧来的本性,这份爱就流淌在她的血液里,存活在她的生命中,只有生命还在,爱就会一直的倾泻。从她成为母亲的那一刻起,母爱就在疯娘混沌的世界里投射下了一道刺眼的光芒,这道光线照射着她,让她情愿甘心地为孩子付出所有,甚至她的性命。兴许,在医学跟常理上,疯娘的行为永远是个奇观。但作为一个母亲,这种行动却平凡而一般,因为母爱永远不会疯癫,它光亮如炬,足以照亮蒙昧无知的世界。

母亲为了孩子的光华,可以做最陈腐的幕布;母亲为了孩子的盼望,可以做最蜜意的哑忍;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可以化作最久长的钙质。假如未来孩子的跳跃奔跑须要母亲让出最辽阔得空间,那母亲能够把身材贴在墙上,紧紧的,牢牢的。

咱们在率性妄为的时候往往损害了母亲默默的爱,我们在游戏玩乐时往往疏忽了母亲的爱……所以学会爱自己的母亲吧?无论她贫困还是富饶,无论她漂亮仍是丑恶,都学会感恩本人的母爱吧!

#299864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7

《雾都孤儿》的作者是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奥利弗的小男孩儿这悲惨的童年生活,同时描述了上层社会优雅的生活,下层社会饱经风霜,渴望丰衣足食的心愿。

这个小男孩奥利弗正在饥饿无助的时候,是一个叫费金的把它领回了家,给他面包吃,还让他住下了。当时奥利弗还很感激费金,但他不知,费金是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小偷,替他去卖命。

有一次,费金让奥利弗和其余两个孩子去上大街上去转转,他们走啊走,看见一个有钱的老人站在书摊旁,那两个孩子就走上前去,偷走了老人的钱包后,撒腿就跑。奥利弗吓呆了,也慌慌张张地跑,书摊老板说:“你的钱包被偷了!”老人摸了摸,后头一看,正见奥利弗在慌慌张张的跑,就误把奥利弗当成了贼,叫路人把它抓了起来,送到了警察局。

这还不是我读过最心痛的地方,最最心痛的地方就是:

“费金让奥利弗爬上窗台,去把一个富人家的玻璃砸碎后再跑去把大门打开,让费尽他们一伙人进去偷东西。”此时的奥利弗是那么的不情愿,但他却又不能不去,因为有一支枪再逼着他呢!这儿的时候,我真想上去把费金那伙小偷给降服喽!让奥利弗从此过上幸福而又快乐的生活!

生活的贫穷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而且还让奥利弗有一次的成为了一个孤独无依的孤儿。

开头部分有讲,一个好心人收养了奥利弗,但他们家实在是太穷了,再也不能有多余的饭、多余的钱养奥利弗了,她的养父就背着她的养母偷偷的把奥利弗卖了。

哎!可怜的奥利弗!

虽然奥利弗的生命经历那么多的困苦和磨难,但他仍然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可能身陷绝境,但是千万不要绝望,要呵护好自己的心灵,朝着光明前进!

#550858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8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 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因为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

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299802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9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299991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篇10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让人难以忘怀的文章,它的名字叫做:《疯娘》。我想,但凡是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一定会被感动的!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孩子,他有一个疯娘,他的娘是在23 年前流落在他们村里的。那时,他的父亲已经三十五岁了,因为他的父亲在石料场干活时被机器绞断了左手,而且家里又穷,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结婚。后来,他的奶奶见这女子长的还不错,便让这疯女人和他爸爸结婚了。之后,生下了他。但他一下生,就被奶奶抱走了,碰也不让他娘碰。待到他长大一点,上小学了,离家五年的疯娘又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可他却因为有这么一个疯娘而感到自卑,甚至连一声“娘”都不喊。但他的疯娘,却无时无刻的在保护他,在爱他。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雨,他的娘千里迢迢的跑来学校了给他伞,在路上,他娘摔了好几跤,满身都是泥泞,引来了许多同学的嘲笑。其中,有一个同学居然学起他娘的样子来,他气疯了,便和人家打起来。他个子小,打不过人家,谁知,就在这时,他娘突然冲过来,把打他的那个同学给拎了起来,狠狠地将那个学生给丢到了水坑里。到了他上高中的时候,他的奶奶去世了,他的疯娘却每天都按时给他送饭,明明是个疯子,却把这条这么长,这么陡的山路给记下了。一次,他娘给他带了十几个野桃吃。第二天,他的婶婶跑来他的学校来问他他娘昨天来了吗,他说来了,还给他带了十几个野桃吃呢!他婶婶说,这下完了,这野桃树是长在悬崖上的,他娘有可能掉下去了。他们下到悬崖下一看:他的疯娘正躺在身旁,旁边的血早已凝固了,手上还紧紧的握着一个野桃……

在这个故事里面的那位疯娘,她虽然疯,但她只要是为儿子做的事,却一点儿也不疯,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父母,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对生命的向往,对生活憧憬的源泉!

学生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学生读书心得交流5篇

有关学生的读书心得范文5篇

学生读书心得范文6篇

有关学生读书心得和收获7篇

学生暑假读书感悟5篇

课外书学生读书心得五篇

学生读书日心得感悟5篇

读书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学生读书月心得体会5篇

23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