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
“我与婚俗改革”征文应紧扣主题,通过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以生动笔触、真切感受,讲述与婚俗改革的故事,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欢迎查阅!
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1
遏制天价彩礼迫在眉睫,对天价彩礼坚决说“不”!
“绑新郎搂伴娘”:不是热闹,是胡闹
婚闹本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图的是一个喜庆,烘托婚礼的气氛,比如人们常说起的闹洞房就是婚闹的形式之一,“闹一闹才喜庆”“结婚不闹不热闹”等闹婚习俗根深蒂固。
然而,这种行为早已超出传统风俗和开玩笑的底线,出格的庆祝方式,让本该温馨的婚礼演变成低俗的恶作剧,有的甚至伤风败俗,影响社会风气,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比如,新郎被关铁笼浇绿漆,新娘被喷一头一脸的面粉,新郎父亲被打造成“烧火佬”造型,甚至还有伴娘被趁机猥亵。更有新闻报道,在郑州街头,一名新郎官被人用吊车吊至空中“喷烟雾”、“打屁屁”,场面很是尴尬。
结婚是一生的大事、喜事,按照当地的习俗适当地热闹一下,适当地“为难”一下新人,可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也无可厚非。
但是,偏离文明轨道的婚闹披着习俗的外衣、打着祝福的幌子,其本质就是“恶俗”。
婚闹民俗要遵循基本社会公德,不能偏离文明轨道。破坏公序良俗、超越法律红线的婚闹习俗就是极端恶俗,绝不能当作传统民俗看待,应该被列入“改革”的范畴,加强规范和整治。
婚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项任务,婚俗改革改的就是那些“不正婚俗”,使婚俗更文明,使婚姻更纯粹。
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2
年轻人是婚俗改革的主力军。“我更喜欢安静一些的,有文化色彩的婚礼。至于彩礼,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和普通家庭接轨就行。”赵女士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她期望的婚礼是富有文化的、符合个性的,希望婚礼开销能在普通家庭承受范围之内。
“婚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项任务。婚礼应该彰显对于新家庭的责任。量力而行是非常实际的考量,如果能够融入时代特点,比如数字化婚礼、极简婚礼,这些恰好是这个时代的印记,将来记忆会更浓厚。”刘先生今年22岁,他认为婚礼是必要的形式,希望婚礼是符合实际而又个性化的。
在年轻一代中,婚礼作为婚姻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在理想婚俗中占有一席之地。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年轻一代的婚俗观恰好与婚俗改革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这无疑为全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注入了年轻力量。
婚俗改革是一项触及基层、惠及全民的民心工程,我县作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县,已奏响了婚改新歌,正努力打造幸福婚姻的“广饶样板”。
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3
“我看中的是人,不是钱。很多人认为彩礼要得越多,越显示男方对女方的尊重。我不这么想。”回想起自己“零彩礼”出嫁的决定,家住河北河间市的石静这样说。
近几年来,各地高价彩礼的消息屡见不鲜。河间的一些乡村,女方要彩礼流行“万紫千红一片绿”——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钞票,再加若干张50元钞票。
高价彩礼、婚礼大操大办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由此引发的浪费、攀比等问题,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河间市通过邀请道德模范等当地有影响力人士为“零彩礼”“低彩礼”新人颁发结婚证等方式,倡导庄重简约的新式婚礼风尚。如今,当地为办婚礼“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撑门面筑债台”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湖南澧县倡导节俭办婚宴,控制喜宴菜品数量、份量,鼓励餐后打包,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并确立单方举办婚宴不超过20桌、男女双方合办不超过30桌的标准。
江苏南京建邺区在举办公益单身交友活动的同时,宣传文明婚俗新风,邀请参加活动的年轻人在杜绝天价彩礼、豪华婚宴等倡议书上签名。
河南宁陵县从党员干部、教师、军人入手,倡导彩礼不超过3万元,随份子不高于100元。
“大部分实验区将婚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婚嫁事宜操办流程,制定限高标准,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婚嫁负担。”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说。
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4
“绿色婚礼”作为一种新的婚礼形式,与县民政局在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中唱响的“一二三四”婚改新歌不谋而合。
这首新歌概括性地总结了我县婚俗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内容,即提倡一个“重人品、轻物质”的婚嫁原则,注重夫妻二人生活事业相持到老,采取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旅行结婚等婚礼新形式,建议彩礼从四组金额中选择,最高不超过60000元。
同时,县民政局也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婚庆公司在显要位置张贴《广饶县喜事新办九提倡》,制定喜事新办套餐,简化婚礼流程,降低费用标准,将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家风家教等内容融入婚礼过程,举办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婚俗礼仪。
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5
讲排场比阔气”:别让婚宴变“剩宴”
婚宴,作为一种典型的家庭消费,除了见证美满、传递祝福外,也是一种“人脉宴”。尤其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跟风搞“大场面”的现象更为突出。
一场婚宴结束,留下满桌剩菜剩饭,很多人对这样的婚宴浪费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各类喜宴上的餐饮浪费令人咋舌,剩菜剩饭一般会占到菜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让喜宴变成了“剩宴”。
空盘就是“亏面子”、“硬菜”好看不中吃、喜宴标准年年高、吃不完也不愿兜着走……讲排场、爱面子以及守旧俗是造成浪费严重的主要原因。
殊不知,这种讲排场、铺张浪费的做法,加重了婚礼举办者的负担,与当前全社会倡导的节俭之风格格不入。
婚礼不应该是互相炫富,更多应该体现对前来祝贺嘉宾的一种感谢;打造“剩宴”并不能代表自己有多体面,追求健康餐饮理念、理性生活方式才是最大的诚意。
主人想着热情招待客人,在分量满满的菜品上体现诚意,但是,不浪费的婚礼更体面。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因虚荣心和旧风俗成为餐饮浪费重灾区的喜宴应该踩下“急刹车”。
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一等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