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

| 金梅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1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决。阳明心学像一束光,照亮我陷入困厄的心。它使我明白:生活把这苦难赐予你,是来磨炼你的意志,考验你的'能力的。通过不断的解决生命中的难题,我的意志力愈发坚定,内心愈发强大。

我心光明,一切皆光明。

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2

接触阳明心学已有大半年,今天重新梳理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的四个词: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感悟有所不同。

立志:先前的理解认为就是我们要确定一个人生的目标,比如我要创业、我要成为老板、要升职、要赚钱等等,但是通过学习,渐渐感悟到,原来自己以前所谓的目标其实已经偏离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志向是,无我利他,一定是要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要抛弃心中的小我,成就心中的大我,不是每个人都要可以成为圣人,但是我们必须要有圣人的志向,朝着这个方向去走,去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因此我重新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他人友善、对工作认真、对家人关爱。

勤学:先前认为勤学无非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通过学习渐渐发觉,所有认为的知识其实都是术,这些东西只有在道的引导下才能发挥作用。术是可以学的,而道不是靠学的,是要靠我们一点点去感悟体会的。心-道-德-事业,要想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首先要在心上面下功夫,在道上面下功夫。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而挖掘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磨练自己的心,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有了高尚纯净的心灵品质,才能有无穷的智慧和激情去保持学习的热情,去为社会做贡献。

改过:先前认为,改过就是犯错后的改正。但是通过学习,我慢慢领悟到,改过其是一个磨练内心的过程,没有之前认为的那么简单和肤浅。责己其实很难,是要真正敢于在内心深处捅刀子,要敢于去剖析自己所犯的错误。绝对不是轻描淡且就草草了事的。没有感受到心痛的责己是没有用的。也是不能彻底算改过。改过的前提就是要深刻的剖析自己。无论多大的错误哪怕是盗匪,只要知道错,知道悔改,只要反省深刻都是可以改过的,都是可以恢复良知的,也都是可以重新走上正道的。因为人人心中都有良知。

责善:先前很纠结,很怕说别人不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因此很少去指出他人的不好。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我感悟到,责善朋友之道也,这事朋友之间相处应该具备的品质。只要是发自内心没有恶意的责善,再加之正确委婉的方式,所有的责善都是帮助朋友进步。理解了这一点,自己对于别人的责善,也开始从开始的抗拒,怨恨转变了心态去接受,去反思,去诸己。

立志、勤学、立志、责善,这四个词我认为不同阶段我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牢记这几个词,不断的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含义,用这四个词去鞭策自己。

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3

近代流传一句名言:五百年来两个完人。一位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一位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

有很多人会说曾国藩,我们都知道的,但这个王阳明怎么有些似曾耳熟,却甚陌生的感觉。他为何能够与曾文正公相提并论呢?

首先,在宝岛台湾,随处可见阳明学院、阳明学堂。八十年代时,李敖先生的别墅就在著名的台湾阳明山上。

蒋介石也曾经说过: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我是自十八岁从顾葆性先生时候起,就开始研究的,以后五十年来,更是读了再读,研究再研究,他的《传习录》与《大学问》这两个小册子,真使我百读不厌,不知其乐之所止。

当年,在湖南有位毛姓学生,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堂初始,就以一篇研读阳明心学的文章《心之力》,受到校长杨昌济先生的器重。没错,这位毛同学,名叫润之。

还有,阳明心学在日韩等东南亚国家也是非常的盛行。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王阳明的心学是推崇有加。章太炎先生就说过,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

据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的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一生随身带着一枚印章,上面篆刻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什么呢?

在解读阳明心学之前,先要把宋明理学,也就是程朱理学简单的说一下。程、朱是指北宋的程颐、程颢(就是程门立雪的主人公),还有南宋的朱熹,他们创立了儒家的注解新说。

程朱理学自从元代之后,尤其是朱熹,他的《四书集注》和《五经传注》,是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目,是官学唯一的学术标准,也是当时道德层面的至高准则,更是统治阶级禁锢天下人思想的法宝。

大家都知道,程朱理学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就是“存天理,灭人欲”。那么天理是什么呢?天理就是天地间运行的规律,在儒家思想中演变为指引人的行为规范。世间万物都有天理,人人都要遵循天理,才是正道。

我们每个人只能遵循这个天理,要把自己内心的私欲给消灭掉,而且这个私欲非但不能去做,甚至连想都不能去想。

举例来说,男欢女爱,是为了娶妻生子,这是合乎天理的,也是这个社会运行、人类繁衍的基础。但是当这个正当的欲望稍微一放纵,就不可以了。你为了生理上的欲望,去找情人,眠花宿柳,那就是人欲的堕落,道德的败坏,人性本恶的体现。

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

所以,程朱理学就认为,既然人心是不可琢磨的,所以只能靠天理,圣人之道来指引,发扬善的一面,遏制坏的一面。

这也就出现了那句被千万人唾骂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话是程颐说的,他认为人只能遵循天理,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要用生命去捍卫天理。

这就是把人的行为归于外界的规则来指引,要求你遵循天理去做事,克制自己的私欲,圣人之言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不能有自己的私欲,更不能去放纵自己。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坚定地把程朱理学作为官学的唯一思想,就是为了把人性禁锢在这“天理”的条条框框之中。

据说,程颐作为帝师的时候,看到小皇帝偷偷折了一根柳枝,就严肃的教训皇帝:万物复苏,生命不易,你怎么能折杀生命,这是没天理的啊!

你看,连折一根花草,都是不允许的,都变成了人欲的恶。

总之,程朱理学认为,人是不可靠的,唯有用天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用外部的力量来指引、指导人们的行为。

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4

在春风和煦的午后,当我翻开这本书后,我得到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我被一个个曲折、奇异又充满哲理的故事“深深迷住”了!

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的对话方式,结合当下流行的事物,教会我致良知、修行、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重建,萦绕在我脑海中久久寻不到答案的种种困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20____年初,我有了自己的宝宝,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处处谨言慎行,并常常自问:如何让她读书自爱而不产生逆反心理?当她知道攀比、追求奢侈品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在她遇到挫折否定自己的时候,什么样的措辞和方式才是有效的鼓励?我一遍遍在脑海里思考,而王阳明给我指明了道路。

当她质疑读书和学习的价值时,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目标强加给她,然后告诉她读书是为了实现这个、实现那个。而要去发现孩子内心真正的期望,帮助她设定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然后鼓励她去实现,要把鞭子抽在心上,而不是抽在屁股上。自孩子幼儿时期,就应警示他“须是食其所当食,欲其所当欲”,有人听到后会说“这太可笑了”,但时下种种的“套路贷”案例,正是人们在社会上肆意横流的物欲中放纵自己的体现。小时候玩具、服饰、吃食“有求必应”,成年后脱离自身实际,盲目攀比,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又没有能力通过“合理”和“正当”的方式实现,这样的人,他终将被欲望的深渊吞噬。

通过阅读《王阳明心学》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内心高贵的人,是如何与这个不平静的世界相处的。我懂得了“温凊定省”、“存天理、去人欲”的真正含义,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真诚和有效的沟通。我相信,翻开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能在王阳明的传奇故事里,读懂人生,收获力量!

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5

我想先说一说我在接触阳明心学之前的一些个人经历,主要讲的是我在心理学方面获得的帮助。我能在一开始接触心学的时候就有很强烈的亲近感,主要归功于我的那段经历。

可以说,正是一段心理咨询的经历,帮助我走到现在修习阳明心学的路上。在三年前,我参加了我们市的一个心理咨询师体验班。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静坐冥想,或者说是半催眠的状态下,收获了很多以往没有的体验,主要就是理清了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打通了“心”与“脑”的链接通道,从那时起我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转变,个人的精神气质,家庭关系,工作状态,都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明显的改观。(分清心和思维不是一回事,是心学入门的第一个障碍)

在那段时间里,我首先接触的一个观念就是爱的秩序,如果爱的秩序混乱,人的情绪状态就会固化在一个混沌之中,感到处处不如意,体验不到幸福和真正的喜悦。最让人感到舒服的爱的秩序是什么呢?这里的排序是,第一位是自己,接下来是配偶,亲人,朋友,事业。

正如阳明先生讲到的,有我的一点灵明,才有世间万物的感应,所以出发点是自己,配偶是自己的另一半,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的基础,有了基础,孝顺父母,教育子女,都能更顺畅。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对他们的爱是自然的事,这也是良知的一种体现。工作和事业只是我们修行的途径,关键还是修好自己。(工作和生活只是人生的载体,而不是人生本身。这个次序清楚了,就很容易理顺了)

初次听到这样的新概念“爱的秩序”的时候,我感到豁然开朗,从此,我不再纠结于别人的眼光,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一段时间,我暂时放下了一些曾经在乎的事情,专心做回自己,可以说真是打开了一扇心门。(“心即理”是人与世界的相对位置,这个位置定了,才能谈到其他)

以上是我接触心学前的经历,下面说说加入阳明心学群以来,我对一些概念的体会。

其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概念强调的是以“心”感知万物,用心观察万物。以前看待事物会受到外物的诱惑,或者他人情绪的干扰,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就随之波动;现在对待事情能以平稳的心态看待,就是能稳住自己的心绪,并尽量保持觉醒的状态。关于心的感应,我想分享一段小说里的描述:

科幻小说《三体》中一段描写,说的比较有趣,写的是一只蚂蚁,爬在一个墓碑上,从它的视角看,就是凸起和凹陷的一些路线,它并不能感知到全貌,(即使看到全貌也不能辨识出这是墓碑,它并没有这样的概念)。

其实很多概念,名词都是人特有的思维辨识的结果,是心体落在事物上的感应。

用这样的'感知方式去观察事物,观察人,我感到了人的渺小,就像一个蚂蚁走在世间,并不知道它自己在经历什么,我也感受到了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是从自己的经验经历得到的,放下自己原有的经验,以“空白”的心态感知万物,就会有全新的视角,也会进入“无我”的状态。(这就是不自欺的“心有敬畏”)

人的一般状态下,监察功能并不能总是起作用,但要时常感知省察,就不会偏离太多。而这种省察,不是用脑,是不虑而知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时常要省察自己是否有私欲攀附。所谓“私欲”,我的理解就是基于“人道求有”的自己判断,就是主观意愿,有时事情本来是一个样子,经过观察后形成感知,再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就变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这种认知时常会偏离事物的原貌。

其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要追求学习的速度,围绕很少的几个概念反复琢磨和实践就好,所谓大道至简,把精力用在感悟上,而不是一词一句的学习上。阳明心学承接了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并向世间撒下智慧种子。学习阳明心学后,我感到自己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看书的时候比较快了,也比较容易看出书里的宏观架构,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描写的用意。比如,《白鹿原》。


王阳明心学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5篇

原则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5篇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10篇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书心得个人所感五篇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1000字五篇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五篇

2021《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范文5篇

2021优秀的《致良知》读书心得五篇

《致良知》读书心得800字左右范文五篇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1000字五篇

17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