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

| 阿祖

《我不是药神》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名为程勇的人从印度走私便宜的“假药”卖给国内的白血病病人,《我不是药神》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在娱乐性与艺术性之间做了较好平衡,在制度审查与舆论表达之间做了巧妙妥协的中国现实题材商业片。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684401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1

我很少写电影观后感,昨天看了这一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真的很难受。我虽然没有哭,但是的确是现在中国人当下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只要勤快点,不怕没有饭吃,但是在中国生大病,那就是倾家荡产,一病回到解放前。可能卖保险会给你说,我以前给你推销保险,你说你身体很好,得病后想买保险,保险公司又拒保,但是我想问一下,现在中国贫富悬殊真心太大,你叫人家一年缴上万的保险,人家还能活不,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1.中国人多,穷人也多,富人必定是少数。

2.现在各种的污染,得病是迟到的事。

3.虽然全民有医保,生小病,还能承担。生大病,对于一家微薄的收入,完全是雪上加霜。

4.中国人天天努力赚钱,对于养生没有观念,就像现在广告说得好,我跟你谈养生,你认为你身体很好,不需要养生,但是我想说,现在养生大于预防。还是就是多锻炼才是根本,现在全民玩手机,真的不是一个好现象。

5.有的前三十年拼命赚钱,后三十年全部把赚来的钱送进医院。

6.医院是最不讲人情的地方,没钱,就只能等死。

7.对于很多慢性病,虽然现在纳入医保,但是自己还是需要承担一半的医疗费用。

8.天价药不是每一个人吃得起。

9.病痛的折磨,真的是让无数患者心灰意冷,没钱又拖累家人。

10.在本剧中,患者没有说出卖药的人。老婆婆对警察说了几句真实感动的话,警官我想活,天价药我们吃不起,求求你们就不要再追问卖药的人。最后警察都不忍心办案,太多渴望活下去的人。

11.卖假药的张长林被抓,到最后都没有拱出程勇,可想而知。

12.程勇被捕后,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在警车上,警察让司机开慢点,全民的白血病患者都在马路两边目送程勇,程勇最后真的是一个月亏几十万,来让病友吃药,这价恩情真的是比天高。

13.最后由于这件事情轰动了整个中国,而且是真实案例,所以最后这种药,纳入医保,百姓受益。

医院现在越修越多,越修越豪华,但是患者越来越多,中国人多,也不可能全民都能照顾得到,我们发展中国家,真的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年,对于教育,医疗泛滥成灾。我希望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改善我们目前的状况。

我不是药神更多的体会就是,从小锻炼身体,只是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其它的都是浮动,身体好了,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自己现在注重讲生,以前没有怀老二的时候,会一周跑一次步,天天吃早餐,晚上11点前睡觉,中午每天小睡一会,时不时看一下喜欢的书籍,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我现在不是怕死,是我不敢死,我还有未尽的责任,我有女儿要教育,我有父母要赡养,因为我是独生子女,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真正的夹心层。

#684397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2

看到影片中的白血病患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

他和片子里的小黄毛特别像:都不戴口罩,皮肤黝黑,老家在农村。不过,他身材矮小,长得不帅,没有黄毛那样讨人喜爱,所以,总是成为我们的调侃对象。他是患者,但他和普通人无异。

一次美术课做手工,他手上划了个口子,班主任脸都青了,立马把他送到了医院。我从那时才知道他有白血病。但我不知道白血病是什么么,只能大概猜测和我奶奶的糖尿病差不多。之后,我一直有些可怜他—一联想到让我奶奶总是抱怨的糖尿病。

不到半年,他就走了,据说是转学,但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住院治疗了。他临走前两天借了我一本练习本,到现在都没还。

白血病似乎离我很遥远,但我恍然发现,他就在我身边—只是我没有去在意过。我那半年的同学若不是划了个口子,恐怕没人会发现他是患者—他在我们之间学习次饭玩耍,成绩不比我们差,玩的也不赖。我们和他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他的第九和第22条染色体的位置有些不同罢了。

但就是这点偏差,让他们经历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片中吕受益清创时撕心裂肺的喊叫让我当时都快碎了。真正的白血病人恐怕比这痛苦的多,他们要脊椎穿刺,要化疗,要做各种手术还有许多听起来就痛的事情。我不知道这些有没有发生在我小学同学身上,“god bless him!”

这片子让我第二个想到的,是里尔克《沉重的时刻》中的一句话“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这场 没钱买药,只能等死 的悲剧里,谁有罪?”有一个回答说:“没人有罪,制药厂要收回研发成本,程勇是为了救人,公安执法办案,老百姓则更是无辜。” 而相对的,另一个回答是:“所有人都有罪。”

我觉得第一个回答固然没错,但逃避了责任。这部电影并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对于《哈姆雷特》我可以说:“所有人都无罪”,因为这样的悲剧不会在现实发生。但对于这部电影中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

“谁能保准你一辈子不生病!”电影里的大娘声泪俱下的话语其实和《沉重的时刻》如出一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命运的受害者。健康的人应当帮助生病的少数人,因为你对他人的冷漠最终会换来他人对你的冷眼,当你自己成为病人的时候,发现没人来帮助你,你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创造者啊!

第三个想到的,是我们的社会确实在变得更加温暖。

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例子,没有各种“小鲜肉”却能创造20亿票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水滴筹”“爱心筹”等许多公益组织也越来越活跃。

最后引用徐峥第一句话“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吧”。

#684354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3

昨晚看完《我不是药神》,作为泪点低的我还是几次忍住了眼泪,直到电影的结尾大家脱下口罩为勇哥送行那一幕才禁不住潸然泪下。如果说是什么戳中泪点,大概是他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尽力为素味平生的众多慢粒病人争取一点希望吧。

这两天看了一点背景资料,好像勇哥的原型人物本身也是一位慢粒病人。这样大概会让故事更好理解一些吧,也可能吕的角色是主角的另一个化身吧。首先是自己需要,才最清楚身为病人的感受,才知道做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

昨天也和几个朋友探讨了一下这部电影,同为医学生或者是别的专业的同学,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吧,讨论最后也没有对错是非。相对于非医专业的同学在电影里看到的病人治病难没钱买药的状况以及病情恶化时承受的苦痛而感到的残酷,现实中每天发生的更多更痛更残酷。而每一个生病的人可能都会无数次问上天,为什么是我?没有答案。没有返回键。所以我看到那个阿姨对着周一围苦苦相求不要再追踪下去,给自己一点活的希望的时候,其实是挺戳心的。大多数人都是想活着,好好地活着,抑或不那么好但有个盼头活着。但是她做不了什么,只想抓紧手中最后一根稻草。

不知道是不是对于穷病治不起的悲哀比较容易引起大众的同理心,恰好戳中很多人感同身受的点,毕竟多多少少身边都会遇到过生病的人。但现实的残酷可能是除了穷,仍然有些病是钱财尚不能治愈的。你根本不知道该抓哪根稻草,或者你无法确定抓住的这根稻草能不能救命。这又让我想起《滚蛋吧,肿瘤君》,你可以在疾病面前脆弱不堪,但你却又如此坚韧。

说回《药神》,吕的逝去唤起勇哥内心的正义,必然与之相对的是原发药公司的不近人情。但很显然,吃仿制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故事的主角这种程度?这种个人的拯救对大多数人而言又可以持续多久呢?为什么药价这么贵?因为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的成本昂贵,值回这么昂贵的定价。但如果是一个前景光明的新药为何还要定价这么贵?因为公司要赶在别人仿制药出来之前把研发成本赚回来。为什么会有仿制药?因为新药太贵了。所以讨论的时候有个朋友说,这是个死结。那么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只能说恰好这个仿制药的疗效可以与原产药相当,对于穷人而言是读音。如果某些仿制药疗效打折呢?如果仿制药被大家默认允许,那这些仿制药的泛滥是否带来更多假药和仿冒药?新药市场价格定制的合理化,是不是与市场对仿制药的限制和管控有很大关系呢?

可能一切秩序的合理化都要经历漫长的波折演变。青黄不接的过渡期最是令人们饱受痛苦。时代的更迭总会让痛苦的回忆变成历史,而那些勇敢站出来撑住场面的人,也许只是在那个时间点选择了他认为对的选择,至于他是否经受住后人的热议,其实在看到那些摘下口罩一路目送的面孔之后,大概也觉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世上本没有神,期待的目光多了,也可能造出一个神话。

#684355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4

近日,因为经不住朋友的极力推荐和诚心邀约,我来到了久违的寒亭电影院,观看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因为对本片中的导演和演员都不熟悉,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兴趣,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和深入,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继而带来的是触动心灵的震撼。电影节奏鲜明,痛点成熟,内核直指人性,戳中了人们心中的隐痛——疾病。人们在影电中看到了失望与绝望,同时又看到了希望和光明,所以在影片上映的那段时间,整个社会都被这部现实无比且催人泪下的电影刷屏了。

电影虽然看完了,但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一直感慨着、思索着,影电中的内容不断地和现实中的场景相交汇。中国是人口大国,患疾的人数自然也是庞大的,很多家庭由疾致贫,进而对生活产生绝望,这一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药品的昂贵。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活透着心酸和无奈,那么现在是不是需要有爱心的制药企业影身而出?为社会分忧,为政治和国家分忧,为广大人民群众分忧呢?

现在,我可以非常欣慰的告诉大家,正有这样一家有爱心与担当的制药企业应运而生,挺身而出,凭借医学素养与专业精神生产着让所有国人都用得上、用得起的高品质药品,他就是中盛博爱(天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博爱医药集团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大型医药集团,多年来,公司研究团队一直与国内著名学府的科研机构的联合,共同研发世界稀缺的原料抗癌药——紫杉醇项目。截至目前,紫杉醇注射液,是唯一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微管聚合的药物,也是目前临床效果最好、用量最大的抗癌药物,在国际抗癌药物市场上稳居首位。

对于广大的疾病患者来讲,药品疗效是非常关键的,但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就像电影中一位老大妈说的:“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药,把房子吃没了,把家庭吃垮了……”听来让人禁不住心酸落泪。博爱医药不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历经十年的呕心沥血,苦苦探索,终于在20x年成功研发出紫栅醇植物细胞提取技术,因此解决了原料稀缺和价格昂贵这两个世界性难题,老百姓用药费用直接降低了60%,这无异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与希望。

博爱医药集团在董事长的带领下,本着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而研发的紫杉醇注射液,是一款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的抗癌药物。它的诞生标志着癌症不再意味着死亡,人类的健康将从此被改写,博爱医药公司董事长和整个集团公司一起向党和国家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广大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为无数个家庭带来了曙光和生机,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对于博爱医药集团所做出的贡献,我心潮澎湃,难以言表。衷心地祝愿董事长带领博爱医药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684356观后感我不是药神600字5

由文牧野导演,宁浩监制,徐峥监制并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曝光了主演徐峥特辑。在特辑中,不仅呈现出徐峥在片场“战斗力”惊人的全情投入,还有130场戏的艰苦付出,更让人感受到他对角色的深切情感,以及颠覆以往的精湛演出。

从读剧本被角色魅力所吸引,到努力为观众呈现一个“大家都没见过的徐峥”,徐峥在深入体会角色特点的过程中,赋予了角色生命力。影片聚焦因“药”而展开的小人物成长为平民英雄的故事。程勇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交织着复杂的心理变化,塑造角色的难度不言而喻,导演文牧野给予了角色“烂人”的设定,并透露徐峥在影片中有130余场高强度戏份。

在影片中,因“药”集结的“治愈小队”之间的情感是一大看点。特辑中,主创之间的深厚情谊从戏中延伸到了戏外。徐峥和主创们不乏“神油群舞”、“火锅趴”等温暖欢乐互动。片场融洽氛围下,徐峥直言其更是贡献了以往影片中少见的刚性表演,同时突破了自己哭戏的瓶颈,颠覆演绎出大家从没有看过的另一面。在拍摄一场重情感戏份时,主创们都在场以拥抱和安慰,陪伴哭戏中的徐峥直到凌晨五点拍摄完成。

徐峥阐述:“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就是他内心的转变,一开始是想自救,是想赚钱,在过程中见证到了生命的脆弱,然后主动站了出来。”为了塑造出这个角色, 徐峥在片场始终保持着全情投入的状态,以体会角色心理,正如他自己形容的,“感觉自己像一个小孩子重新回到片厂”,他始终以一种热情的状态活跃在繁重的拍摄任务之中。

对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而言,实力班底中的所有人都做出了专业出色的奉献,主创之间的神奇“化学反应”,更是让彼此成就了最精彩的表演。正如徐峥所说:“我很幸运,一起工作的是一帮真正的演员。”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徐峥不仅是领衔主演,更是监制之一,和宁浩五度合作,一同为电影保驾护航,备受业内关注。作为电影的监制和主演,在这部影片中,他认为自己作为监制,主要作用是可以提供表演方面的经验和建议,并身体力行与导演文牧野在片场沟通磨合,践行着“细节见真章”的宗旨。



我不是药神观看感悟相关文章:

看我不是药神有感观后感5篇

我不是药神感想观后感作文5篇

看我不是药神有感观后感5篇

《我不是药神》电影个人观后感5篇

观我不是药神观后感500字

我不是药神真人观后感心得5篇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800字5篇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范文5篇

保险人员看我不是药神观后感范文5篇

我不是药神七年级学生观后感2021年5篇

117267